他预料到项羽肯定会首先攻击刘邦,因此,出于想给项羽制造麻烦的目的,以关心项羽的名义,写了一封信。
张良在信中说:“汉王本来就是应当得到关中的人,但却没有得到,这是因为项羽违约。
如今汉王发动战争,目的只是为了取回自己应得的封地,并不是要与您争夺天下啊!
如果能让汉王像当初约定的那样成为关中的主人,汉王就心满意足了,绝不会再有其他的想法。
现在最紧迫的问题其实是在您的北方,齐国和赵国现在已经结成联盟了,而且还煽动各国诸侯一起谋反。
我这里有他们的书信,可以作为证据一并呈献给您。这两国可是公然向您挑衅,请您一定要尽早做出决断啊!”
张良的意思很明确:刘邦只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并没有向东扩张的野心。
你项羽违背了当初的约定,这是你的错,不应该试图阻止刘邦。
如今齐国和赵国公然造反,证据确凿,你应该去攻打他们。
项羽看完张良的信后,脸色一阵红一阵绿,然后又是一阵苍白。
项羽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
他心里清楚,无论如何,刘邦先进入关中,而自己却将他赶到巴蜀,这件事确实不太地道。
现在刘邦自己去夺取,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章邯是杀害他伯父项梁的凶手,实在没必要为了救章邯而背负不义之名。
再者,刘邦在鸿门宴上对项羽毕恭毕敬,鸿门宴之后更是让他往西就不敢往东。然而,田荣和陈馀呢?
项家有难时,他们不但没有伸出援手,还从未向项羽表示过臣服之意。
现在,他们竟然煽动诸侯背叛项家。那么,该找谁算账呢?答案不言而喻。
世上了解项羽性格的人很多,但能像张良这样巧妙抓住项羽心理弱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项羽果然如张良所料,轻易落入圈套。他放弃了西进援助章邯的计划,转而准备北上攻击田荣。
然而,此时传来了汉将王陵率领一军即将到达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消息,这让项羽对刘邦心生警觉。
于是,他迅速册封好友郑昌为韩王,命其抵御刘邦,并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在阳夏拦截王陵。
张良成功地将给项羽的信送出去后,便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之旅,这次他选择投奔刘邦。
怀着对项羽的满腔怒火,张良决心助刘邦斩杀西楚霸王,自此,项羽又多了一个死敌。
“怎么样?信上都说了什么?”朱河一脸焦急地在牧双旁边询问道。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似乎对信件中的内容非常关心。
牧双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让我和他一起去平定反叛。”说完,牧双面无表情地放下手中的信。
朱河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的担忧愈发加深。
他皱起眉头,语气焦急地说:“双哥,你打算怎么办?毕竟我们的金矿才刚刚开采出来,一切都正在步入正轨。如果你离开,这里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牧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回答:“现在只能装病,拖着了。”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决然,仿佛早已做好了决定。
朱河张了张嘴,还想继续劝说牧双改变主意,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因为他知道,牧双一旦做出决定,就很难被改变。
而且,他也明白,牧双留下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要牧双愿意留下来,他们就可以继续安心地开发金矿,不用担心其他的麻烦。
所以,尽管朱河内心依然有些担忧,但他还是选择了相信牧双的决定。
牧双对生活其实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和追求,如今他已拥有可供耕种的土地达十万余亩,这还是在将大部分土地分配给手下兄弟后,自己所剩余的部分。
此刻,他只想安稳地度过余下的人生,享受平静与安宁。
此外,他还获得了一座金矿,这让他感到十分满足和幸福。
毕竟,他曾在项羽身边待过一段时间,深知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而且,他能取得98场战斗连胜的辉煌战绩,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聪慧之人。
如果他不够聪明,绝无可能达成如此成就。
“对了,老弟,现在情况也可以产出黄金了,你把我的那份黄金拿到牧家去采购一些生活必用物资,我好给我手底下的兄弟们一些福利。
毕竟也打了好几年仗了,他们都还没有娶上媳妇,我作为他们的好大哥,应该替他们着想。”牧双适实的说了一嘴。
其实,牧双内心很清楚,如果没有这些兄弟们跟随,他很难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
所以,他决定拿出一部分黄金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也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尽的责任。
牧双手底下的兄弟,大部分都是从中原招募而来的。
当初,项羽分封天下时,牧双曾找到那些与他一同来自牧家的人,并邀请他们前往自己的封地生活。
然而,有些人选择了接受邀请,而另一些人则依然坚定地追随项羽。
对于那些选择留在他身边的兄弟,牧双深感感激和责任重大。
他们一直以来都忠诚地跟随他,为他效力。因此,他决心要好好照顾他们,确保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行,双哥就按你的意思来办。”朱河点点头,答应道。
牧双拍了拍朱河的肩膀,感激地说道:“还好有你的帮助,我现在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因为我的封地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要不是有你的帮助,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还好,现在是正值天下大乱,遍地都是流民,所以我才能安置这么多流民,为我们开荒。”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唉,我现在才知道当家作主有多难啊!
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还要想办法让大家吃饱穿暖,真是不容易啊!
不过,看到这些流民们能够安居乐业,我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朱河笑着安慰道:“双哥,你别太辛苦了,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而且,你看现在的情况不是越来越好了吗?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牧双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够把这片荒地变成一片繁荣的土地。到时候,我们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朱河看着牧双,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说道:“双哥,你说得对。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
就在项羽准备北上之时,突然传来消息,说有一支军队正在逼近阳夏,领军者正是王陵。
项羽一听,顿时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王陵可是个人物,不能小觑啊!于是,他急忙召集将领,商讨应对之策,并迅速安排兵力前往阳夏,试图阻止王陵的进军。
说起王陵,那可真是一个有趣的人物。他和刘邦一样,都是沛县人,两人可以说是老乡。
然而,尽管同在一个县,但他们的身份却有着天壤之别。
当年刘邦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顶多算得上是个富农,而王陵的家族则是沛县为数不多的豪强之一。
在刘邦还未担任亭长之前,他常常跟随在王陵身后,就像一个小跟班一样,尽心尽力地伺候着王陵,犹如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般。
然而,王陵的性格与刘邦大不相同。刘邦是个典型的市井之徒,而王陵则是一个读书人,他性格倔强,直言不讳,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尽管刘邦一直努力讨好王陵,但王陵却始终看不上刘邦。
后来,刘邦跟风起义,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一方诸侯,最终成功打进咸阳。
与此同时,王陵也举起了起义的旗帜,聚集了数千名士兵。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刘邦是个潜力股,纷纷前去投靠,但王陵却对此毫无兴趣,他选择带着数千人马盘踞在南阳(今河南南阳),自封为王,独树一帜。
在天下豪杰反秦时,只要随便拉点人马就能成为一方势力。
然而,如今秦朝已亡,天下成了各路诸侯的战场。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王陵想要继续守着南阳过日子已经不再可能。
恰逢此时,刘邦从汉中杀出,展现出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
王陵心想:反正都是要找个人投靠,既然如此,那为何不选刘邦呢?
毕竟他们之间还有些交情,说不定以后还能得到照顾。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带领自己的人马归降了刘邦。
刘邦对于王陵的到来自然是十分重视和欢迎的,欣然接受了他的归附。
而此时的刘邦正忙于在关中剿灭章邯,分身乏术,无法亲自前往沛县迎接家人,便派王陵代劳。
出来这么长时间了,父亲、妻子和孩子还在项羽眼皮子底下。
现在刘邦没公开打项羽,倒也罢了,以后要是打起来,难保项羽不拿刘家人要换他,所以必须接出来。
要接刘邦家眷哪那么容易?毕竟他们现在身处沛县,而沛县如今已被项羽控制。
王陵作为刘邦的忠实支持者,决定亲自去沛县接回刘邦的家眷。
然而,当他刚刚有所行动时,项羽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并迅速派兵将王陵拦住。
秦汉时代,地方势力强大,尤其是一些郡县中的豪强。
这些豪强在当地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甚至可以左右一县的政治局势。
因此,如果某个郡县出现了一个豪强,那么很快就会传遍全国,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项羽自然是对王陵的大名早有耳闻,知道他是沛县的大豪强。
而项羽本人非常敬佩那些豪强,认为他们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实力。
同时,他也喜欢与这些豪强结交,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大业。
听说王陵投降了汉王刘邦后,项羽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策反王陵,让他跟随自己一起征战天下。
因为在项羽看来,像王陵这样的豪杰如果能加入自己的阵营,无疑会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
于是,他开始策划一系列的计划,试图拉拢王陵。
项羽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王陵的老母亲还在沛县呢!
他立刻两眼放光,赶忙命令手下将王老太太接到军中,并派遣专人向王陵传话:“你的母亲如今已在我手中。若你肯背弃汉王、归降楚国,便能确保你的母亲平安无事;倘若你执迷不悟,休怪我无情!”
王陵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一听闻老母落入项羽之手,顿时方寸大乱。
他匆忙派遣亲信使者前往拜见项羽,表明只要能保证母亲的安全,任何条件都可以谈。
项羽听闻使者转达的王陵有投降之意,心中大喜,当即设宴招待使者,同时也将王陵的母亲请出,安排她坐在上座,而自己则以晚辈的身份坐在下首陪同。
项羽此举,实则是想通过使者的嘴告诉王陵:我待你母亲如亲人一般。
酒足饭饱后,项羽决定送王陵的使者回汉营。
这时,王陵的母亲提出要单独送一送使者,并顺便叮嘱几句。项羽爽快地答应了。
王老太太把使者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我以前在沛县时,曾见过汉王刘邦。那时他虽然并不起眼,但我能看出他绝非池中之物。
如今我身在项羽军中,经过观察,发现这个项羽绝对不是汉王的对手。
将来,天下必定属于汉王。你这次回去,务必替我给我的儿子带个话,让他一心一意地跟随汉王,不要因我而分心。
我已经老了,不想成为儿子的累赘。今天,我就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请你立刻离开。”
说完,老太太突然抽出使者腰间的佩剑,自刎身亡。使者惊恐万分,不知所措。
王氏倒在血泊之中,这一幕让项羽怒不可遏。
他愤怒地下令,将王氏的尸体扔进滚烫的油锅中。可怜的王氏,生前遭受折磨,死后还不得安宁!
在这件事情上,项羽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无论是从道义还是自身利益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首先,从道义上讲,王氏是长辈,而且已经自杀身亡。
项羽作为晚辈,与王氏和王陵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却将王氏的尸体油炸,实在是残忍至极。
其次,从自身利益出发,虽然王氏的自杀与项羽挟持她做人质有关,但人并不是项羽亲手杀死的。
如果项羽有刘邦那样的手段,他可以在王氏的尸体前流下几滴眼泪,表示悲痛,并妥善安葬王氏。
这样一来,即使王陵不会感激他,至少也不会对项羽恨之入骨。
然而,项羽却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地做出了这种残忍的行为。
对于项羽来说,王氏已经去世,油炸她的尸体并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厚葬王氏,则有可能挽回一些负面影响。
使者一脸惊恐地逃回王陵军中,将王氏托自己带的话以及王氏死后的下场一五一十地讲给了王陵听。
王陵一听,只觉得心如刀绞、万箭穿心,痛得眼前发黑,“噗通”一声晕倒在地。
等他醒来后,已是泪流满面,咬牙切齿道:“项羽啊项羽!你好狠的心肠!我王陵与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