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见面
秦彦见状,也不多解释了。
一家人做好了考不中的准备,想着还回村不?要不直接回淮安府吧?
但转念一想,他们不回去,不成心虚了?孩子能不能考中,他们都回!
没中就炫耀彦哥儿聪明,头一场中第一名,覆试是失误了。
孩子年轻嘛,不着急,不像那三十多还在科举,连个童生都没考中的。
他们这次,就是打算让秦彦下场试试水。
这一试,果然有所成就。等下次,孩子有经验了,肯定能发挥好。
钱凤萍已经在心里想好对外的说辞了。
方铜则突然想到,也不知道秦书才那孩子能不能考上。
要说之前,他是不在意的,都行,反正比不过秦彦。
但现在嘛,方铜有了点隐秘的、暗戳戳的,不太能见人的心理。
他家彦哥没中,秦书才中了,那秦高飞尾巴不得又翘到天上去。
所以,还不如那啥。
咳咳,俗话说得好,既怕侄子过不好,又怕侄子过得比儿子好,大概就是这意思。
不过这隐秘的心理,被他那点良心战胜了。
不管怎么说,回村!必须回。
翌日天才亮,一家人去爬山,上寺庙,赶上了头香。
住持笑呵呵道:“诸位施主福气深厚,定会心想事成。”
暗示的是秦彦院试。
住持这么说,不单纯吉利话,他是知道秦彦第一场考了头名。
以往院试,不管怎样,第一场头名都注定有个名次的。
除非考生想不开在覆试答题得罪了考官,谁会那么傻?
有点傻秦彦温和道:“借您吉言。”
方铜怕孩子上火,转移话题:“不知道魏公子今日怎么样?”
住持以为他们一家人低调谦逊,心中越发有好感了。
“阿弥陀佛,多亏了方小娘子,净初伤势已经恢复,只是他本就体弱,还需要多休养几日。”
说话间,住持叫了个小和尚来,让他带几人去禅房见人。
禅房在寺庙三进院子,穿过连廊就不远了,外人寻常进不去。
方南枝和小和尚挺熟悉:“净元,你们住持今日心情好像不错,是不是有香客捐了一大笔香火钱?”
净元才十三岁,长得白净,性子单纯,和方南枝年纪相仿,很投缘,说话也不避讳。
“方小施主,你怎么知道的?”
“有位姓万的老爷,他上山祈愿过,前段时间说是如愿了,派人通知要上来还愿。”
不等方南枝追问,净元就把事情竹筒倒豆子说了。
方南枝对别人的愿望不感兴趣:“哇,你们寺庙很灵验吗?经常有这样的客人吗?”
净初点点头,又摇头。
他伸手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不好意思说:“上山还愿的不少,也有求了许多年,也无法如愿的施主。住持师傅说了,佛度有缘人。”
“且如愿以偿的不全是有钱人,更多是附近百姓。”
“像万老爷这样的,住持师傅每次都很重视,因为他们会捐银子,或者帮我们修缮寺庙。”
方铜听的津津有味,心里觉得这小和尚一点也藏不住事,别人问一句,他能答十句,连根底都交代清楚,也不知道住持怎么教的人。
“那不错,你以后也能吃饱,不用受师兄弟欺负了。”
方南枝为他高兴。
别看寺庙的和尚无欲无求,他们之间也相互欺压。
其中净元年纪小,人老实,最关键他一张嘴没把门。
今天不小心说了大师兄偷看姑娘,明天又失言提到二师兄偷懒没给大佛像擦身。
明明之前这小子答应保密的,可他就是忍不住。
天地良心,净元真的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嘴比脑子快。
一来二去,他得罪不少师兄弟。师兄弟们也有脾气,暗中克扣他伙食。
方南枝认识他那天,他饿了三顿,鬼一样晃晃悠悠飘到净初的院子。
许是没秘密,也不怕暴露什么见不得人的,魏庭并不讨厌他。
以前就经常帮他,净元才在走投无路时候过来的。
明明是魏庭把素斋让给他,但他和方南枝更快速成为好友。
净元露出干净单纯的笑,似乎很期待。
秦彦听着两人谈话,却若有所思。
他不信佛,或许在父亲死后,他快速懂事,靠自己顶立门户的时候,他就更相信自己。
相比虚无缥缈的东西,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更重要。
且什么万老爷,他得偿所愿也未必是神佛保佑,或许是努力见了成效,或许是运气好。
一件事情成功,本来就是多种因素的。
他见魏庭次数不多,但印象很深。
他觉得后者也是不认命的,比如他身体很弱,却非要参加科举。
比如他病秧子靠不住,家里要为他寻找妾或者妻留后,可他就能上山当了和尚。
这是个很有趣的人。
想着,他们已经到了地方,秦彦一抬头,就看到在院子里打坐的魏庭。
“师兄,你身子还没好,怎么就来院子里了?等你病了又要吃药,这几天住持大师已经私下念叨好几次药贵了,还不知道方家什么时候给药费。”
净元小跑着去扶人。
他身后的方家人,包括方南枝都有点僵硬。
要不是了解这小和尚的嘴上从不把门,他们要以为对方故意催债了。
魏庭的病一直是方南枝诊治,但她带来新安府的药不多,除了最开始两三副药,后面都给了方子,让寺庙的人去抓。
可他们一家,真没打算赖账不管魏庭啊。
方铜干咳几声:“哦对,我突然想起来,还有药钱的事,没和住持大师商量,我先出去一会儿。”
说完他就走了,像是身后有什么撵他。
净元迷茫挠挠头。
净初面上没太多表情。只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许久不见,秦施主越发俊朗了。”
秦彦颔首:“魏兄同样变化许多,白公子可没少念叨你。”
魏庭浅浅一笑,伸手将人往屋内引。
钱凤萍和儿子去了,方南枝觉得他们说话没意思,不如去和净元打水。
寺庙有一口井,说是两百年了,平日吃用的水全靠它。
俩人屁颠屁颠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