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任宣大总督名为郑洛,挂兵部尚书衔。

郑洛对于处置明朝与漠南蒙古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呕心沥血。也正是由于郑洛的努力,漠南蒙古基本上处于明朝的羁縻统治之下。

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插曲。

漠南蒙古,主要是土默特部。

自隆庆五年俺答受封顺义王以来,明朝开放互市,自宣府、大同、山西向西直到甘肃,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战事。

冲突,有,但极少,而且都是小规模的。

现在漠南蒙古的当家人,为三娘子。

三娘子九岁嫁给俺答。

俺答死后,又嫁给俺答的长子,辛爱黄台吉。

辛爱黄台吉死后,又嫁给辛爱黄台吉的长子扯力克。

后来,又嫁给了扯力了的长孙卜失兔。

当时的草原上的习俗就是这样。

土默特部的男子当家人,是俺答的长孙扯力克服,但他没有三娘子威望高,双方矛盾很大。

扯力克,自封顺义王。

什么叫自封,顾名思义,就是自个给自个封的,没有经过大明朝的册封。

而顺义王的印信和兵符,在三娘子手中。

三娘子就想把顺义王的印信和兵符,交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俺答的第九子,不他失礼。

双方剑拔弩张。

明朝是不希望漠南蒙古乱的,因为一乱,一些蒙古部落失去约束,必然会趁乱寇边。

明朝也不是怕和蒙古打,蒙古也打不过明朝。

主要是和草原部落作战,是个赔钱买卖。打赢了,除了得点牛羊之外,啥也捞不着。

蒙古寇边,主要是为了抢生活物资。

如今双方和平共处,漠南蒙古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挺好的。

俺答和他的封在西北的几个儿子死后,那里的蒙古部落逐渐已经不受约束,隐隐有寇边西北的迹象。

可漠南的情况不同,俺答的嫡系子孙在,三娘子也在,双方没必要动兵。

所以,兵部尚书梁梦龙便给宣大总督郑洛下了一道军令,尽快解决漠南蒙古纷争,不能耽误下一步打辽西蒙古。

郑洛接到兵部的军令后,第一步,先调兵。

宣府总兵赵崇璧,大同总兵麻贵,兵压漠南。

麻贵,本身就是大同右卫人,对于大同的兵马很熟悉。

赵崇璧这个宣府总兵虽然是上任不久,可他对于宣府的情况并不陌生。

赵崇璧的父亲赵卿,曾担任过宣府总兵。赵崇璧本人,也在过宣府任过职。

他对于宣府,可谓是轻车熟路。

宣府、大同两镇的兵马压上去之后,出于稳妥,郑洛又命山西总兵董一元,率军在后压阵。

大兵压境,那什么事就都好谈了。

三娘子本身很是亲近明朝,扯力克也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在郑洛的斡旋之下,三娘子将印信和兵符交给扯力克,双方正式合婚。

明朝也正式册封扯力克为顺义王,并再次册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事情解决后,郑洛便将经过详细写在奏疏中,呈报京师。

见漠南事端已平,朱翊钧召内阁的三位大学士,户部尚书张学颜,兵部尚书梁梦龙,腾冲伯戚继光,乾清宫议事。

“前者辽西四部进犯辽东,幸得我大明将士英勇,击退来犯之敌。”

“辽西胡虏屡屡犯边,朕有意集蓟州、辽东两镇之兵,扫荡辽西,以护百姓。”

扫荡辽西蒙古这件事,朱翊钧没有刻意隐瞒,很早就透出风来,当朱翊钧说出口的时候,众人也不觉得意外。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行。”兵部尚书梁梦龙最先表态支持。

“自俺答势大,一些蒙古部落被迫东迁,并与当地泰宁卫等部落媾和,辽东镇虏患骤增,二十年间,战事不断。”

“若能趁此次辽左大捷之余威,扫荡辽西,定能事半而功倍。”

兵部尚书梁梦龙表态要打,其他文官也表态要打。

蒙古人打大明,大明没理由不去打他们。总不能不能光等着挨揍,不还手吧。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支持出兵,若是被那些好事文官知道,备不住又要受到弹劾。

而且,在场的六个人,知兵就一半,戚继光,张学颜,梁梦龙。

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别说带兵经验了,就是地方履职的经验都没有。

明朝内阁大学士,基本上都是进士及第后,入翰林院,而后詹事府、礼部、吏部等中枢机构,最后入阁。

一辈子都在中枢打转转,军政经验有所欠缺。

让这三位内阁大学士讨论兵书战策,选将用兵,他们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可具体的战略战术,实际操作,他们就不行了。

但人家也有个优点,不知道的事,绝不多言,免得露怯。

因此,基本上没有人反对出兵。

不过,内阁首辅申时行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是内阁首辅,他看的是全局。

“陛下,蓟州、辽东两镇兵马夹击辽西,臣亦以为可行。”

“只是蓟州镇乃拱卫京畿之门户,重防御而非出战。若是蓟州兵马出塞,致使京畿防线空虚,引起有心之人觊觎,怕是得不偿失。”

“还是申阁老考虑的周到。”朱翊钧说的是真心话,内阁首辅,必须要有这种全局意识。

“蓟州兵马出塞期间,让临淮侯李言恭领五军第一镇、泰宁侯陈良弼领五军第二镇,共计三万兵马,移防蓟州。”

申时行躬身道:“陛下英明。”

“腾冲伯,”朱翊钧看向戚继光。

“你在蓟州总兵任上时,便提出过类似战策,关于此战,你有何看法?”

戚继光立刻回答,“回禀陛下,我军对战鞑虏,关键不在于战斗,而在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若是鞑虏一心逃跑,我军无处可寻。”

“出塞作战,当配备大量骑兵,以步兵、车兵相配合。如此,方可保进退有度。”

“有理。”朱翊钧点点头,“稍后你写一道奏章呈上来。”

“臣遵旨。”

朱翊钧接着又问,“蓟辽总督张佳胤年前病倒了,此次统合蓟州、辽东两镇兵马协同作战,何人可以挂帅?”

内阁首辅申时行躬身回答,“回禀陛下,臣举荐户部仓场侍郎张国彦。”

有资格担任总督,而且是边镇总督的,合适的人选是有数的。

“张国彦晋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另调神枢第一镇、神机第一镇,昌平、保定两镇骑兵,配合作战。”

“臣等遵旨。”

戚继光呢,朱翊钧并没有用。

因为戚继光更擅长于步兵作战,而非骑兵作战。

还有就是,戚继光未必能压得住辽东镇兵马。

戚继光原来担任过蓟州总兵,指挥蓟州镇的将领兵马,没有问题,可辽东镇的将领兵马,未必就服他。

戚继光虽然被册封为腾冲伯,可他毕竟代表的是南兵。就算他是伯爵,北兵也未必就服他。

朱翊钧虽然在极力的缝合北兵、南兵之间的矛盾,有效果,但还不至于立竿见影。

这一仗打赢了,朱翊钧帝王权威增加,顺势就能开银行。

戚继光很有能力,可朱翊钧不能赌。

同时,朱翊钧也需要戚继光这尊大神,坐镇京师。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粥天下周天子异世权谋:重生智者王爷有点懵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云尧长歌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唐朝那些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汉末新传:国贼吕奉先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