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好吧。”桑翎有些犹豫。
桑翎对舅父一家没什么感情,尤其知晓舅父竟然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写信给父亲极有可能是让她嫁给其中一位表哥,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听了薛漾和冯海潮的怂恿就有两分动摇,但更多的还是井水不犯河水,希望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自己就不去窦家,厚着脸皮跟着周诚薛漾,多学点本事也不怕没能力养活自己。
薛漾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搂着桑翎的肩继续蛊惑:“若你舅父是好的,没想让你嫁给他儿子只是关心你的婚姻大事,那就还是亲戚。
要算计到你头上就只能怪他们心思不纯,出了什么事也是活该。
你们说对吧?”
“对。”
除了周诚和三个小姑娘,所有人都严肃脸,异口同声的大声附和。
破天荒的,隋玉瞻这次居然没跟薛漾唱反调。
阿照几人也都各抒己见,总之都是劝桑翎再弄个名义上的丈夫。
周诚不知道说这些人啥好。
薛漾是从思想开放,女子离婚并不可耻的现代穿越而来,诸位可都是女子把名声看的比性命还重的古代土着。
事关名节,怎能如此儿戏。
从侧面来说,薛漾洗脑还挺有一套,一番话说到人心坎上。
当事人桑翎被众人的七嘴八舌给说懵,晕晕乎乎的就答应。
压根没考虑日后被人知道自己成过亲,影响到自己的姻缘。
只能说一个个都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都是闲的。
周诚在心中咋舌。
这姑娘乍一看挺机灵,实际上不是一般的傻愣,很容易就被绕进去,被人牵着鼻子走。
能平安长到这么大还没被卖了着实是运气好。
周诚不发表任何观点,作壁上观,安心当吃瓜群众。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大家商定好计划,傻姑娘傻乎乎的听安排换了身旧衣,拎着薄薄的包袱去窦家。
薛漾还给她脸上捣鼓了一下。
一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孤女千里迢迢来寻亲的样子,孤零零可怜巴巴的出现在窦家屋前。
窦家是前些年逃难过来,朝廷规定荒年一过各地灾民便要返回原籍,但因云州多年战争人口锐减。
朝廷便鼓励灾民留在云州。
愿意留下在云州定居的灾民,官府按人口划地盖房,并发放安家费。
官府发的银钱不多,但足够盖两三间屋子。
开荒种地不但提供农具还提供粮种。
云州是府城,靠近海边有丰富的海产品,不出海也能捡到很多食物,比起山高路远的家乡更强。
千里迢迢回原籍未必还能一人齐齐整整,不如留在云州。
窦家五口便跟大多数来云州逃荒的灾民一样,定居下来。
窦家只是农户,逃难过来没什么家底,这几年全靠两亩薄田、打零工、海边捡海货为生。
富不了也饿不死。
三个儿子早已到娶妻的年龄,老大运气不错,娶了同村来逃难的姑娘。
家贫,老二老三干活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懒又穷没姑娘愿意嫁。
两个儿子娶不到媳妇就埋怨爹娘没本事,桑翎的舅妈就想到去世的小姑子还留下个女儿。
便怂恿丈夫亲上加亲,写信给桑翎的父亲。
信上先关怀一番桑翎的婚事,又说自己家在云州经商,虽比不上家大业大的皇商,倒也算殷实人家。
目的就是让爱财的桑父把桑翎送过来。
转眼过了半年一直没接到回信,窦家都放弃了,没想到桑翎孤身一人不远千里寻来了。
面对天仙般的表妹,兄弟俩都挪不开眼,谁也不让谁。
吃着饭就打了起来。
小白兔桑翎近来深受薛漾影响,越来越胆大包天。
更何况还有两位武功高强的大哥暗中保护,胆子就更肥了。
即便兄弟俩为她打起来,她还能淡定地捧着碗跑到门外,一边看戏一边喝粥,完全置身事外。
这粥是她亲自做的,是跟冯海潮学的海鲜粥,非常美味,不吃就浪费了。
而且她牢牢记得薛漾对她说的话,窦家若是打她的主意就千万别同情他们。
舅父舅母知道她从家里逃出来且身无分文后瞬间变脸,舅母冷嘲热讽,拉着脸使唤她干活儿,并直言让她嫁给老二。
跟薛漾猜的八九不离十。
她要真在这个家里生活,恐怕不会比在娘家好多少。
他们都把主意打到她身上了,那她也就没什么好客气的。
窦母见桑翎一副事不关己看戏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暗骂真是个狐狸精,才来就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偏偏还是个傻的,这种情况还只知道吃。
眼珠子一转,对打的鼻青脸肿的两个儿子低喝:“别打了,你们仨一块儿成亲,再打我就把她嫁出去,让你们谁都捞不着。”
那长白腻腻的漂亮脸蛋,窈窕的身段,肯定能卖个好价格,卖了说不定能给两个儿子都娶上媳妇。
“砰”
桑翎手中的碗掉到地上,惊愕的眼睛瞪的溜圆。
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问题,居然听到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话。
她只知道男人妻妾成群,不知道一女可以同时嫁二夫。
她这位舅母比薛姐姐的想法还惊世骇俗。
两名死士也都惊讶地对视一眼。
窦家兄弟俩异口同声:“不能卖。”
比起容貌普通的姑娘,他们宁愿吃点亏,各退一步,共同娶桑翎。
窦家另外三人似乎对这个提议并不反感,甚至都没过问桑翎的意愿,直接拍板。
定在明晚成亲。
桑翎弱弱的插嘴:“我不愿意。”
窦母轻蔑道:“你以为你是谁,你说不愿意就不愿意?”
窦允同充当老好人,软下语调跟桑翎软硬兼施。
夫妻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窦家大嫂也是个嘴利的。
桑翎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在心里撇了撇嘴,沉默以对。
二男娶一女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兄弟俩抽签决定谁做明面上的丈夫。
劲爆的消息传到周诚等人的耳中,薛漾眼睛一亮,拍手道:“可以啊,那位大婶提议非常棒。
谁说只能男人三妻四妾的,咱们女人也可以。”
周诚伸出手指在她额头上弹了下:“给你安排几个猛男要不要?”
薛漾皱了皱鼻子,抱住他的胳膊,弯起唇:“要你,给不给啊?”
“不给,撒手,大庭广众之下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周诚扯开像没有骨头一样缠在自己身上的女人。
“我跟知府有约,晚上不回来。”
薛漾连忙追上:“我也去。”
周诚挑起眉梢:“喝花酒你也去?”
“去。”
肖想了多年的男人,费了老大的劲儿都没吃到嘴里,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便宜了别人,她得呕死。
周诚带上牛皮糖去赴约。
云州知府是彭敬的同窗,年逾五十,矮小精干的老头。
他这个年龄想往上走走已经没什么可能,但老头想在在任期间能多为云州百姓做些实事,让百姓的生活能更好些,也算是不枉此生。
周诚就喜欢跟务实为民的官员打交道。
所谓的喝花酒不过是诓骗薛漾。
薛漾才华横溢,带上她正好让她提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她也能发光发热。
不然学了那么多知识不用就太浪费了。
老知府与二人彻夜长谈,天边亮起鱼肚白,周诚打了个哈欠,知府精神矍铄,薛漾神采奕奕。
在府衙吃了个简单的早餐,走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道上,周诚侧头看着薛漾。
诚恳说道:“薛漾,你工作的样子最有魅力。”
薛漾抱住他的胳膊轻笑,眼神狡黠:“你让我如愿的话,你会发现我更有魅力。”
这次周诚没推开她:“是嘛,那今夜试试?”
薛漾的自学能力非常强,他有书,以薛漾的能耐,把精力用在研发上,捣鼓出蒸汽机指日可待。
不就是牺牲点男色么,他可以的。
薛漾眼睛亮的像盛满了万千星光,惊喜道:“你说的,反悔是小狗。”
“反悔是小狗。”
得到承诺薛漾走路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一整天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
隋玉瞻看她笑的傻不拉几,满眼的嫌弃。
薛漾原本还想去围观一下桑翎和窦家兄弟的婚礼,但她有更重要的事,天塌下来也无法阻拦她的好事。
周诚出来一年多就素了一年多,薛漾馋他,他也馋薛漾。
要不是给薛漾刻骨铭心的教训,他也不会为难自己这么久。
薛漾如愿了,第二天也爬不起来了。
睡到中午才醒,吃饭都让周诚喂。
“桑翎那边怎么样了?没出人命吧?”
薛漾暗戳戳的想,可别两个丈夫都挂了。
“没有,不过,洞房前窦家兄弟都病了,病的还不轻。
桑翎的舅父舅母要把她卖到青楼,阿言把人带回来了,现在正在外面吃午饭。”
周诚怀疑若是窦家兄弟只一个人娶桑翎的话,估计小命直接就交代了。
简直是用命娶媳妇。
邪乎的很。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桑翎心大的很,一点影响没有,回来后跟大伙儿有说有笑。
薛漾哑然:“那游方道人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确实。”
薛漾捧住周诚的脸严肃地说:“桑翎虽漂亮,但娶她太危险了,你娶谁都行就是不能娶她,还没跟你过腻呢,我可不想年轻轻就当寡妇。”
周诚笑:“不娶,薛姐姐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大度了?”
他哪敢啊,看看美人养养眼就行了,用命娶媳妇这种事他绝对不干。
薛漾哼了声:“再不大度点我就只能肖想你一辈子没结果。”
当她愿意跟别的女人分享他似的。
次日城门刚开,周诚便带上众人去海边,租艘渔船直奔红树林。
云州有几万公顷红树林,红树林里有许多吃鱼虾蟹贝类的鸭群。
海鸭子下的蛋比家养的鸭子以及野鸭下的蛋更营养,腥味不重,无论是做咸鸭蛋还皮蛋都好。
可惜身边跟着的人太多,没法往空间塞,运到京都又太过遥远不划算,只能捡些自己吃。
除了弄鱼胶、捡野鸭蛋。
周诚还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再捡到几块龙涎香,或是跟渔民收点。
红树林离云州城较远,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到。
平日只有附近的渔民会来红树林捡海鸭蛋,成千上万只海鸭子生活在红树林里,滩涂上是一个个椭圆的鸭蛋。
上千个鸭蛋看得人眼睛都直了,全都像没见过世面的,一窝蜂的涌下船捡鸭蛋。
捡蘑菇摘果子捡蛋都是非常解压的事,让人沉浸其中。
周诚打算把这些海鸭蛋全都做成皮蛋,皮蛋凝固后比咸鸭蛋更方便运输。
人多做什么效率都高,不一会儿就把鸭蛋全捡了。
把渔船划到附近一个小渔村,正好遇到两条回航的渔船。
周诚一眼看到其中一条船上有条一米多长的黄唇鱼,大概有百来斤左右。
“老伯,这条鱼怎么卖?”
黄唇鱼的鱼鳔具有很强的滋补功能,尤其是妇人产后血崩有极好的疗效,可以说是药到病除。
除此之外还能治疗结核和风湿。
周诚前世听说沿海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家中都会攒些品质好鱼胶。
甚至作为女儿的嫁妆。
周诚也想给自己的女儿多攒些品质好,有药用价值的鱼胶做嫁妆。
这类鱼体型比较大,生活在五十米以下的海水中,以现在的捕捞工具很难打到如此大的鱼。
遇到了自然要买下来。
老伯第一次打到如此大的鱼,也想卖个好价格改善家里的条件,思索了下伸出巴掌:“五两。”
黄唇鱼肉质细嫩,价格比牛羊肉更高些,但这个价格不低了。
而且鱼离了水就没法活,这么大的鱼还没拉到城里就死了,也就只能贱卖,此时能卖了最好。
“好,就这个价,我要了。”
冒着生命危险打上来的鱼,周诚没有跟人讨价还价的想法,别说五两,光这条鱼腹中的鱼鳔就远不止这个价。
父子俩脸上扬起兴奋的笑容,另外一条渔船的渔民羡慕了。
今天一天的收获就够一家人买两年的粮食,这运气真是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