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时容也整理好了各村民的情况,交到陈县令手中。陈县令接过一看,喜笑颜开的说道:“时容字写的很好,不愧是无渊亲手教出来的。”
苏时容行礼谦虚说道:“陈大人过奖了!”
“不用谦虚,本官是认真的。”陈县令伸了个懒腰,问师爷今晚堂下的人怎么安排是好?
师爷脑子一转,计上心来,连忙开口道:“大人,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去跟李家客栈商量一下,今晚我们可以把这些人安置在那里。”
陈县令听后,有些疑虑地问道:“这能行吗?”毕竟现在正值年关,各路人马都在返乡过年,客栈是否还有空位是个未知数。
师爷自信满满地笑道:“应该没问题,我和那家客栈的老板可是老相识了,交情匪浅。”
陈县令听后,点了点头,应道:“行,那就快去安排吧!”他也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早点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师爷得到陈县令的首肯,转身准备离去,但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回头看着陈县令,欲言又止。
陈县令见状,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师爷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大人,客栈需要银钱……”
陈县令一听,顿时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苏时容突然主动站了出来,对师爷说道:“麻烦师爷带我去看看李家客栈怎么样?”
师爷惊讶地看向苏时容,又转头看了看陈县令。只见陈县令正端着茶杯佯装喝茶,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师爷心中一喜,愉悦又爽朗地说道:“行,二公子请!”说完,便带着苏时容离开了县衙。
李家客栈与其他酒楼相比显得十分简陋,它仅仅是由一排两层的七间木房子组成,可以遮风挡雨。在两侧分别建有更为矮小的茅房和厨房,由于使用人数众多,难以描述其具体情况。房子的二楼是李老板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而整个一楼的房间里都摆放着可以容纳十来个人睡觉的大通铺。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外出时资金紧张的人才会选择在这里住宿一段时间。
苏时容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受灾的村民数量,大约有十来户人家,共计七八十人,房屋受损严重,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修复并搬回自己家中居住。李老板的客栈刚好能够容纳这些村民。于是,他以略高于客栈平时的价格租用了整个客栈五天,并提出了几个要求:首先,必须准备充足的被子和木炭;其次,要提供足够的饭菜和热水。
李老板露出为难的表情,苏时容赶紧说道:“李老板放心,他们每人每天的饭菜我再另外按十文钱来给你……”
“多谢苏公子,那小的就去安排了。”李老板心里十分开心,急忙带着一家老小去准备了。
师爷对苏时容笑道:“苏二公子,其实他们家生意也没多好,过年更是……您照顾他们生意已经很好了,其实不用另外给饭菜钱。”
“师爷说的是。但是,李老板家生意不好,日子肯定过得拮据。加上大过年让他们一家老小劳累,给些饭菜钱也是应该的。”苏时容微笑着回答道。
师爷忍不住称赞苏时容:“二公子心善!”
苏时容连忙说道:“还是陈大人治理的好,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能有办法安置大家伙了。想来不出几天时间,大家就能回家了。”他的语气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
师爷听到苏时容的话很是高兴,也将自己得到的最新的情况告诉苏时容:“应该没有问题,刚刚听人来说李家、王家、陈家、秦家都派了人协助大人。还有华羽集、林家、李家等商铺也送了粮食和银钱,还有你您父亲和邓公子又派人送了很多吃食和银钱,这个雪灾大家伙肯定能扛过去。”
“这是大家伙应该做的,面对天灾大家团结一致才对嘛!”苏时容波澜不惊的说着。
师爷心里暗暗感叹道:“这位苏少爷还真是淡定啊,如此镇定自若,不愧是大家子弟。”
此时,一旁看热闹的人群中传来阵阵赞叹声。他们纷纷表示赞同苏时容的说法,并称赞他的见识和胸怀。有人甚至感慨地说:“苏少爷说得对啊,我们就应该像这样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天灾。”
听到这些话,苏时容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深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他转身对师爷说:“师爷,您觉得这次雪灾之后,大家会更加珍惜生活吗?”
师爷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我想会的,经历过这场灾难,人们会明白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也会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而且,经过这次事件,大家的心也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苏时容深以为然地点头,表示认同师爷的观点。他相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夜幕降临,苏家人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陆陆续续地返回家中。由于许多人家遭受了雪灾,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因此苏家众人在吃年夜饭时心情也异常沉重,没有丝毫喜悦之情。
唯有年纪尚小的秦倚敏,她并未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仍然兴高采烈地大口品尝着她最爱的蒸肉蛋。
众人不禁叹息道:“这还是头一次感觉吃肉如此无趣。”
苏时安见状安慰道:“大家先安心吃饭吧,明天可能还得继续帮忙呢。毕竟只有吃饱了才有干劲做事呀!而且,雪灾既然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帮助大家修好房屋,免得他们每天都无家可归。”
“安安说得没错!”苏域附和道:“我下午的时候回了趟苏家店村,那里的情况还算不错,只有两家的房梁有些变形,村长和族长已经派人去临时安置了。不过,要等到天气好转后才能召集大家动工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