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像是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样,一下子就垂下了手。
他死命的瞪着眼睛,像是在和死神做斗争一样,可是最终在他剧烈的咳嗽两声后,还是咽气了。
宜修与年世兰对视一番后,两个人一起一起合上了皇上的眼睛。
这次,一切终于结束了。
………
宝亲王在太后的陵墓前的一个守卫处,得到了一个箱子,箱子里赫然是一卷圣旨。
宝亲王打开圣旨,只见里面赫然写着传位于四阿哥为帝。
他欣喜不已,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圣旨,便激动的抱在怀中,这下什么都稳了。
他带上了一队人马,并通知了投靠于自己的宗正和老臣,直接逼到皇宫。
宜修已经传出了皇上驾崩的消息,太子和京城里的皇亲贵族勋贵大臣也都来了。
一来是商量皇上的丧仪,二来是要商议这未来的储君到底是谁?
人群之中,果郡王一马当先的站了出来,一脸正色道:
“新帝是谁?这自然是太子殿下的,他的太子之位,乃是皇阿玛亲封,又是嫡出长子,在皇兄病重期间,都是太子在代替皇兄处理朝政,依本王之见,太子应该马上登基。”
其余大臣也皆附和,皇上因病去世,太子继位也是必然。
可就在这时,宝亲王带着一众大臣匆匆赶到,他高举手中的圣旨,厉声道:
“且慢!本王这里有皇阿玛留下来的圣旨,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要立本王为新帝!”
宝亲王此话一出,满场哗然。
慎郡王站了出来,说道:“宝亲王,你该不会是想当皇帝想糊涂了吧?饭可以乱吃,但是话可不能乱说。你非嫡非贤非长,皇兄怎么会立你为新帝?”
慎郡王说完后,其余人也都纷纷跟着附和,毕竟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有些离谱的。
就算是皇上会立二阿哥为新帝,都比这靠谱一些。
二阿哥的生母还是贤贵妃呢,这四阿哥的生母不过是一个不知名的女人,皇上又没疯,怎么可能会立四阿哥为新君?
宝亲王见他们不信,一脸骄傲地举起了手中的圣旨。
“本王都说了,本王有圣旨,你们不信皆可验一验真伪。”
果郡王和慎郡王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是有些担心的。
可他们看到太子和皇后那副心平气和,毫不着急的模样,心里也有了数,便不再多言。
宝亲王把圣旨交给了大臣以供查验,突然一个礼部的大臣疑惑道:
“这圣旨上的确是写着要立四阿哥为新君不假,可………”
宝亲王脸上的笑都藏不住了,好像下一刻他就要登基为帝似的。
没想到他马上就要被打脸了,“不过这圣旨并不是皇上亲笔御书的,而是当年先帝爷的圣旨,此四阿哥,非彼四阿哥呀!”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甚至人群中还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宝亲王是不是想当皇上想疯了?居然不知道从哪找出了先帝爷的圣旨。”
“他不会是来搞笑的吧,这么严肃的场合,居然弄这些事情,还弄得和真的一样。”
太子一副哀痛的表情,说道:“老四,之前你就仗着皇阿玛给你封了宝亲王之位,便对孤十分不敬。先是质疑孤是不是控制了皇阿玛,带着一堆人闹着要闯紫禁城,丝毫不顾皇阿玛还病着非要去叨扰。又非要拿了皇阿玛的玉佩,再带着人去太后的皇陵中打扰太后她老人家,你是不是疯了?”
果郡王抬起头,语调闲散地嘲笑道:
“本王说宝亲王从哪拿来的圣旨呢?原来这是去打扰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了,如此不孝,也配做亲王。”
宜修也一副沉痛的模样,“四阿哥,皇上自知不久于人世,念着几位皇子之中,你年纪最小且又生母去世,便将你封作了亲王之位,希望日后你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没想到你却因此生了不轨之心,你………”
宜修还未说完,便拿起了帕子,掩在了脸上,假装哭泣。
苏筹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威严的说道:“大胆宝亲王,不敬太子殿下为先,假传圣旨为后,难道你是倚仗着太子仁慈宽厚,就敢犯上造次了吗?”
他带头说道:“还请太子殿下严惩宝亲王!”
这话一出,其余人也都纷纷会意的跪在地上,“恳请太子殿下严惩宝亲王!”
就连跟在宝亲王身边的大臣也都纷纷跪在地上改口了,现在明显是宝亲王输了,若是他们识时务一点,或许还能留一条命。
宝亲王此刻大势已去,他不敢相信的去看圣旨。
只是可惜,他从小就不得皇上宠爱,根本就没有见过传位圣旨长什么模样,哪能认清楚这圣旨到底是写胤禛的还是康熙写的?
“来人呐,传孤旨意,宝亲王叛上谋乱,假传圣旨,着废为庶人,囚禁宗人府。”
众人纷纷跪地,“太子殿下圣明,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太子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太子登基,改年号为“元定”,称元定帝。
太子尊生母乌拉那拉氏为皇太后,居慈宁宫。
贤贵妃幼时曾照料太子,太子念其慈恩,封为皇贵太妃,居寿康宫。
先皇后宫妃嫔中,敬太妃自愿去甘露寺为皇上祈福。
安嫔身怀有孕,孕育有龙嗣有功,封为安太妃。
淳贵人为淳太贵人,与安太妃一起照顾龙嗣。
二阿哥封为忠亲王,兼执掌户部,大清又多了一位世袭的铁帽子王。
三阿哥被封为顺郡王,其生母齐太妃,则是被他接出宫亲自奉养。
隆科多结党营私,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但念其过往功勋,赐毒酒一杯,准其入葬佟佳氏族坟。
佟佳氏其余族人并没有受到牵连,因此都对皇上感恩戴德。
新皇已然登基,如今最备受瞩目的便是册立皇后之事。
新皇做太子时,一共有两位侧福晋,一位侧福晋的娘家出了事,而另一位侧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