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对方的容貌对他的视觉冲击,真的非同小可。
就连他自己,在心中设想过对方的容貌以及,母亲和姐姐,私下说他的好福气。
他也没想到,真正的,见到对方的那一瞬间,还是被惊艳的有些失神。
周围温泉本就升腾着雾气,这些薄雾似轻纱,悠悠漫过这古雅的观景亭中。
在那朦胧之间,她款步而来,仿若仙子临尘,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致。
她的眼眸,恰似盈盈秋水,澄澈而深邃,在雾气的晕染下,更添了几分神秘幽远之感。
眼眸流转间,仿若藏着无尽的故事,又似能洞悉这世间万物的变幻。
灵动的波光轻轻一闪,便似有星辰碎落其中,刹那间点亮了这一方雾色天地。
那张容颜,堪称造化钟神秀的杰作。
面庞白皙如玉,透着柔和的光泽,仿若羊脂凝就,找不到一丝瑕疵。
眉如远黛,修长而温婉,轻轻挑起的眉梢,为她的面容添了几分英气与端庄,不似寻常女子的柔弱娇态。
双眸之下,是挺直而小巧的琼鼻,宛如玉峰傲立,使得面部轮廓更显立体分明。
再看那唇,不点而朱,恰似春日里娇艳的花瓣,微微上扬的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透着与生俱来的矜贵与大气。
未语先含三分情,让人不禁遐想,这唇间吐出的会是怎样的珠玑妙语。
一头乌发如瀑,仅用一支羊脂玉簪挽起,简约而不失高雅。
玉簪莹润通透,没有过多繁复的雕饰,只在簪头处琢了一朵小巧的梅花,与她的清冷气质相得益彰。
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边,随风轻拂,宛如墨色的丝带,更衬得她脖颈修长,线条柔美,仿若天鹅引颈,优雅至极。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衣袂飘飘,走动间仿若云雾缭绕。
袍身上绣着几枝淡金色的水仙,针法细腻,水仙栩栩如生,随着她的步伐似在雾中舒展、摇曳,为她的雍容更添了几分灵动与鲜活之气。
腰间束着一条同色的丝带,丝带垂落的末梢,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
玉佩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这雾中奏响的仙乐,久久回荡。
整个人立在这雾气之中,仿若一幅淡墨的写意画,简约几笔勾勒,却尽得神韵,叫人移不开眼,沉醉于这惊鸿一瞥的绝美风姿。
姚飞雪,看着站在她不远处,呆呆傻傻的人,看起来傻极了的模样。
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要知道,他们男女之间私下见面,要放在寻常人家,也是正常。
可他们,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女大防格外的在意。
不过这一次本就是家宴,再说他们已经订婚许久,男女之间互见一面,本就是在大人的示意之下进行的。
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姚飞雪,看着以往在他面前都格外沉稳,格外镇静的男子。
此刻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脸上也是有些羞恼。
苏辰安听到佳人一笑,也是连忙回过神来。
只不过,这会的目光,再也不敢如此,直白的盯着对方。
两个人,由苏辰安先起的话头,越聊倒是越有几分相投的味道。
果然,两个人,初次相谈甚欢。
比他们在信中相交的还要更多了几分情意。
可以说这一次的谈话,两人之间都莫名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氛围。
直到,对方的丫头过来,两人这才有些不舍得分别。
虽然他也想与对方多待一会儿,可到底顾及女子的名声。
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在苏辰安离开之后,春枝伸出手中的手绢,往自家小姐的面前一晃。
看到自家小姐浓密纤长的睫毛错愕的眨动了一下。
“我的小姐,这未来姑爷都走那么远了,你这怎么还回不了神。”
被自家的丫头打趣。
姚飞雪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羞恼,想着刚才两人之间的谈话,心里竟是多了几丝甜蜜。
这一次的几家聚会,温泉之旅,收获倒是不小。
反正张大人和姚大人,私底下都跟苏辰安说了一些。
而经过苏辰安的提点,两个人在朝中的动作,也是更低调了一点。
不怪他们,相信一个初入官场的小子,有些东西,在有人挑破之后。
一些难以发现的事情后知后觉,早就已经浮出水面。
再说几人本来就是绑在一块的利益体,信任本来就是最基本的必需品。
反正再次开印上朝的那日。
第一天,朝堂之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晨曦的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巍峨的大殿之上,却未能驱散殿内凝结如实质的阴霾。
今日的朝堂,气氛诡异而凝重,仿佛暴风雨前蓄势待发的死寂。
“报——”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殿内,单膝跪地,声音颤抖:
“陛下,咸阳地方藩王……举兵谋反!”
这简短的几个字,宛如一记惊雷,在朝堂之上轰然炸响。
刹那间,大臣们面面相觑,惊惶之色溢于言表。
有的瞪大了双眼,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的手不自觉地哆嗦起来,手中的笏板险些掉落;
更有甚者,双腿一软,若非身旁同僚搀扶,已然瘫倒在地。
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中,恰似被捅了的马蜂窝,乱成一团。
但更多的则是气愤,毕竟他们现在已经安稳的太久了。
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竟然有人也觉得过的不耐烦。
龙椅之上,武阳帝豁然起身,双眸瞬间瞪大,怒火仿若实质的烈焰在眼底熊熊燃烧。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殿内众人皆是一颤。
“逆贼!胆大包天!”
皇帝的怒吼声回荡在大殿每一个角落,威严的面庞因盛怒而涨得通红,那是帝王威严被挑衅的震怒交织。
在这一片混乱与震惊之中,各方势力的心思却如暗潮汹涌。
而且话题不知何时,竟然莫名其妙的牵扯到太子殿下身上。
以丞相为首的一众老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丞相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刚欲开口,却被另一股势力的代表——御林军统领抢先说道:
“陛下,臣以为当速派一员虎将,率大军前去镇压,必能马到成功。
太子殿下乃一国储君,身负社稷重任,岂能轻易涉险于这刀兵之险地?
万一有个闪失,我大成江山社稷何去何从?”
言罢,他环顾四周,目光在几位同僚身上略作停留,似在寻求支持。
毕竟这位,可是国公府的人,身后背靠的是宇文大将军。
这一番话,引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称是,然而,还未等他们附和出声。
礼部尚书却站了出来,微微扬起下巴,不紧不慢地说道:
“御林军统领此言差矣。太子殿下贵为储君,正应借此机会历练一番。
一个小小藩王作乱,若太子殿下都不敢直面应对,日后如何服众,统领千军万马?
此乃天赐良机,让殿下一展身手,也好让天下人知晓我大成太子之智勇双全!”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身后一群年轻的官员也随之挺直腰杆,目光坚定地望向太子。
一时间,两方势力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顿时吵得不可开交,声浪一波高过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