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最大的热词是什么?
“卷”。
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迫进入社会的竞争。
现在的小朋友,他们的童年不再是悠闲地在河边玩耍,而是尽最大努力进入一家好幼儿园,其次才能进入到一个好小学,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样的生活模式,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你仔细想想,大多数人都选择的路,走起来不拥挤吗,上限能高吗?
答案很显然是不能,这就像一条小吃街,街上开着十家奶茶店,这十个老板能活得好吗?
这样的格局组合只会造成恶性竞争,结果就是客户买不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老板找不到自己的客户。
正确的组合应该是,这条街上既有奶茶店,也要有水果店,也要有炸鸡店,最好还能有个理发店,我逛累了还能坐下歇歇,洗个头理个发。
给这个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钱赚,才是有意义的“竞争”。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做的出色,那么大家不仅能互相消费,还能彼此给对方引流。
比如客户理完发想吃水果了,理发师给推荐:“这附近就有一个水果店,老板人厚道,卖的水果便宜又甜。”客户买完水果了,问老板这附近哪有卖奶茶的,水果店老板指着门外说:“出门右拐第三家店就是,味道特别好”。
可能凭着大家的努力,每个人都为这条街提供了好口碑的产品,这个区域逐渐形成一个网红打卡点,吸引本不会到这片区域来消费的顾客。
从这种思路出发,他们不需要担心竞争对手会不会恶意打压我,不用担心我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你看,他们不是在竞争,相反他们避开了竞争,避免了资源的无效浪费与无休止的价格战。
他们只是在各自的领域茁壮成长。
自我惊醒
上个月疫情,我正在居家隔离,整整一个月没有出门,但正是这一个月的停滞,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从毕业开始,我基本上一直都在忙于工作。
并且在疫情之前的这一整年,我虽然时常感觉焦虑,但这种焦虑很快就被忙碌的工作所掩盖了。
人一忙起来,就会忘了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
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因为这次疫情,给我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我得以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想想,到底该如何规划自己未来5~10年的生活。
我从3个方面反思了自己当下的现状:财务状况,职业前景和副业规划。
1)财务状况
虽然在一年的工作当中,账面上的收入不错,看起来还算体面,但是每天的支出,生活的开销也巨大,每个月只有在有意识控制的时候才会略有盈余,其他时候基本都月光。
2)职业前景
目前这份工作,所负责的内容过于琐碎,并且晋升的希望不大,也无法在职业履历上为自己添砖加瓦,无法帮助自己在一个行业里深耕,积累职业势能。
3)副业规划
没有规划。
反思完之后,我被吓得一身冷汗。
因为就像我前面说的,我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住了战略上的懒惰:关于我人生最重要的三个支点,我居然在忙碌了一年之后没有任何进展。
这是我的自我认知,毫不留情。但我坚信:刻薄对待自己,才能最快成长,而不是自我麻痹。
细分目标
于是我开始可以推动自己离开舒适圈,居家隔离对被人来说是无尽的无聊,但是我想利用好这段时间,去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出发。
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下三点要求:
1)财务改善:每个月留出工资的30%用于投资。
2)职业深耕:更换其他赛道,寻找能积累行业势能的职业,而不是换取薪水。
3)副业规划:开始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同时在投资方面投入精力研究。
人都有惰性,所以要将目标细分,将概念清晰化,才能帮助我们更有决心去改变现状。
我们都很容易陷入环境的陷阱里,容易去跟随别人的脚步。这也是我们常常陷入无效竞争的根源。
我过去一年的工作,只是在机械式地完成一些可替代性极强的内容,同时用大量的时间去和同事竞争,而不是以“合伙人”心态,去真正从公司和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经过反思之后,我意识到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模式走下去,我5~10年后的生活,和现在不会有任何改变,充其量就是赚到更多,但是花得也更多,如此循环。
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是最宝贵的资源:有限的时间。
这种竞争的终点,也许只有退休。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一个人有价值,取决于他足够稀缺,足够具备不可替代性。
所以如果我们的人生永远只有“工作”这一个支点,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越来越拥挤的竞争与内卷。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流失,我们会对现状变得更加无可奈何,无力改变。
野蛮生长
才能避开无效竞争
我有一个小习惯,就是我绝对不在节假日出去旅游,以及我绝对不会购买任何一支大家都在谈论的股票。
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但我认为当足够多人同时看中同一个事情,并且对其产生完全一致的评价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事情不应该相信。
因为如果大家都能一致地正确预测出事情都走向,那这个世界上应该是富有的人,而贫穷的人少呀。
但事实完全相反,这个世界,优秀的永远是少数人。
所以,保持你作为个体的优势,不断强化和延伸你的长板,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避开拥挤的竞争,从而活得优雅且强大。
就拿做公众号来说,你也许听过无数人唱衰文字的价值,无数人说公众号的红利期已过。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八成从来没写过文章,也从来没有真正在一个领域里修炼成高手过。
也有人说现在公众号做不起来了,说这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涨粉特别难。
但我自己做了才知道,从来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那些心情浮躁,幻想一夜爆火的心态,才会等不起需要很长时间才有起色的成功。
很多人并没有走到发生质变的拐点,就大声宣布,这条路走不通。但是你坚持了多久,你倾注了多少时间与心血?
把焦虑与不停切换赛道的时间用来专注做事吧。至暗时刻,决定一个人的上限
我们上学的时候,总被教育这样的价值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是面对低谷,我始终不相信一句话:要感谢苦难。
我们不需要感谢苦难,苦难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该努力不被苦难打垮。
相反要忍住伤害,从苦难里挖掘出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资源。
可以从中修炼出一种处事不惊的心法,也可以从中学会一些经验,锻炼大脑接受失败的韧性。
而大脑的韧性可以从3个层面去强化:
逆商力:即面对困难时心理的承受能力。
恢复力:当我们遭受失败时,从困境里走出来的速度。
即战力:在处理事物过程中的效率。
—————01—————
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十多岁的时候生活困窘,工作非常努力。
在55年以后的某一天,已经功成名就的松下偶然从住宅的仓库里保存的一包旧文书中,发现一本年轻时典当衣物的帐册。
依据帐面上的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到1918年8月止,松下一共在当铺里当过十几次衣服,夫人的首饰等等。
这一本帐册,把松下当时生活之困窘、事业之艰难,生动地记录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记住艰难的岁月,不是为了艰难本身,而是为了记住那个在困难当中死撑的自己。
那种无论如何都要达成目的,为了理想的生活赴汤蹈火的状态,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每一个从0到1点的人,都经历了他人所不知的至暗时刻。就客观而言,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老百姓,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受挫折与打击。
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太大的抱负,只想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就像陈奕迅歌里唱的稳稳的幸福。从认真上学到考上好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理想的公司,在职场里升职加薪……
但是这样的人生,也不是常常存在。
比如日本着名企业家孙正义,在很年轻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得了一场几乎要夺走他性命的大病。
23岁的时候,因为肝病,孙正义整整住了两年的医院,期间他不仅指挥着公司的业务,还在病床上读了4000本书,并将自己读书的心得整理出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孙子兵法。
面对这样的至暗时刻,有些人很不得立刻缴械投降。
但人生永远不能像游戏一样重开一局,就算是抓到一把烂牌,也要耐心打完。
—————02—————
2014年,罗永浩在万众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发布了锤子科技的第一款手机:Smartisan t1。
彼时的他风光无限,被媒体称呼为从精神和方法论都完美继承了乔布斯衣钵的企业家。
这个时候的罗永浩应该不会意识到,他创业生涯当中的至暗时刻,将在几年后向他袭来。
罗永浩曾经坦言:做锤子科技的这几年,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挑战。
对产品几乎偏执的作风使得锤子的产品都充满罗永浩的个人色彩,但不注意市场反馈,后续的品控问题,都把锤子手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9年,坚果手机的微博变更认证信息变为字节跳动旗下子公司,手机团队被字节跳动收购。
而罗永浩自己也连带承担了6个亿的债务。
面对还不上供应商的货款,发不出朝夕相处的团队工资,那段时间,简直就是罗永浩的至暗时刻。
虽然后来罗永浩通过直播带货顺利找到了偿还债务的方向,也通过上脱口秀大会让自己再次破圈,但作为罗永浩的老粉,我仿佛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相比直播带货和脱口秀,罗永浩更想要通过创业为这个世界留下有意义的产品。
果然,在经过两年多的还债生涯之后,罗永浩宣布停止参与直播,投入到AR领域的创业当中。
度过了至暗时刻的人,往往内心更笃定,更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03—————
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有些人从这些时光里走出,进化成了更好的自己。
而更多人在被至暗时刻打击过之后,往往会变得一蹶不振,从此消沉。
因此,我们得时刻记住保持“钝感力”,不要想象与放大困难,而是一步一步去找到方法,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收拾残局,为人生“再开一把”。
只要我们足够坚韧,就永远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漫漫人生,好也过,不好也过。
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