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众人迟疑起来,这话可不好接,你说禁海,确实是禁了。但是与南洋诸国的往来肯定不能断,他们是天朝上国,与当地友好往来,互通有无。本就是应该的,再来人家不仅带回了敬献的礼物还有书信,这叫他们怎么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小子搞海贸,他们怎么没听到一点风声呢?广东是你师傅的地盘他们不知道就算了,在南洋就你们这做法应该有传闻才是啊。怎么他们没收到一点消息呢?不少人想到这里,打定主意回去后将管事找出来好好问一问!
丁无为挥了挥衣袖,“林大人此言可谓混淆视听,诸国往来岂能用贸易二字。大明泱泱大国,林大人派人在他国行商事,也不怕丢了我国气度........”
“与丁大人相比,下官自然是没什么气度可言的。”林开云将手放下,抬头“要说气度,不知丁大人可下过南洋?是否听闻南洋诸国口中的大明?可知南洋诸国地盘分布?对南洋的风俗习惯有几分了解?”
“笑话!我大明泱泱大国,南洋自然是心生向往,南洋诸多小国岂能同大明相比,只有他们来了解咱们的,哪里轮得上我们去了解他们!林大人,你身为大明子民,大明的臣子,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事可不好吧!!!”丁无为眯着眼道。
林开云冷笑一声,“丁大人如此想法,才真是有损大明威严。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至理名言大人不可能不懂吧!不知大人是否留意南洋诸国上次到访大明是什么时候?有句话,下官还想问问大人:掩耳盗铃否?”
“你.......”
“不知他国详情,只凭臆想行事,能处理好对外事务?下官虽行海贸之事,但每至一处,皆深入了解其风俗民情,所做之事皆是互惠互利。既扬我大明之名,又得各方所需之物。不像某些大人,空口高谈,不知实际情形,这样能做好事?能为百姓请命?一边说我冤枉冤枉,实则肚子都填满了!”
正德帝看了任平正一眼,心说你这个徒孙被刺杀得不冤!
众人:“你太敢说了!!!”
丁无为脸色涨红,怒道:“你莫要狡辩,海贸终究是商贾之事,朝廷官员参与其中,成何体统。”
林开云正欲反驳,兵部刘道存站了出来,缓缓道:“丁大人何必与小辈置气。依老臣看林子远所说不无道理,知己知彼方能彰显大国风范;当然丁大人顾虑亦不可忽视,海贸之事涉及多方,不可肆意妄为。商务司成立之初,陛下曾言,以开放包容之心对待商事,如今自然也该如是。总归这利润是事实,朝廷多一笔收入也不错。”
说着躬身道:“陛下,既然如今商务司已经开始,不然今日便商议出一个妥善之法吧。”反正他们兵部不吃亏,这小子好啊,懂事!人家知道给护航的水军分红,就这一点他就喜欢!看看其他人出海,打着各种旗号,实则还不是夹杂走私,真以为他们水军衙门是瞎子呢!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样还不知道打点好,一点事都不懂!
众人听后纷纷将视线转向自家老大,这话他们不敢接啊!
林开云看了任平正一眼,低头退后一步。丁无为见状眯了眯眼,抬头打量了陛下一眼,默默低头。
正德帝敲着扶手等众人安静下来,微微抬头,“继续说!”
林开云看了一眼,说?南洋?贸易路线?
“南洋位居大明南段,一直往来频繁,航线熟悉、船只坚固、水手精挑细选,且提请水军护航以防倭寇、海贼。南洋之地,虽国小人少,然多奇珍异宝,本土动植物与大明区别甚大,风俗习惯亦有区别。然南洋与大明自古相交,云南、贵州、两广许多百姓迁徙至南洋,对大明的认知充足,对大明的感情深厚,对大明之物喜爱非常。彼此交易,对官员、百姓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