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东都皇城内,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一看到李牧便立马单膝跪地道:“启禀国师!城外五十里发现大军!是安北军的人!”
李牧闻言,并未感到惊讶。
毕竟夏玄妙之前下过圣旨,让各路边军每人出五万人来充当禁军。
加上夏侯明也发过讨贼檄文,各路藩镇也会在斟酌考量后派大军前来。
不管是帮夏侯明也好,还是帮李牧也罢,半个月过去了,总该有点消息了吧?
“对方有多少人?”
李牧往前凑了凑,开口问道。
“目测不少于十万!随行的辎重队伍更是绵延数十里!”
“辎重?”
李牧皱了皱眉。
如果安北军是带着辎重来的,那必然不是来给夏玄妙当禁军的。
况且人数多达十万,这就足以说明对方的来意了。
他们,是来打仗的!
毕竟大家都不知道安北军此行的来意,所以此刻,整个东都都很紧张。
无数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箭矢、火药、炮弹也都纷纷被运往城墙之上。
每个人都很紧张,毕竟谁也不知道安北军是来攻打东都的还是来帮李牧的。
包括李牧自己其实也无法完全确认。
不过按道理说,安北军要是想打东都,首先得拿下北都吧?
毕竟上阳离单于台那么近,王将也是在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的老将军了,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古代打仗极少有绕过城池直取都城的,除非他想当皇帝,否则肯定会一步一步来。
因为绕过上阳,就意味着安北军无法保障后勤,一旦前线军队打起来了,那么后勤部队就会被上阳城的守军截胡,到时候前线军队得不到后勤,投降也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由此李牧可以判断,王将多半不是来帮夏侯明的。
想到这,李牧立即带人走向城门。
当天晚上,李牧便在城墙上看到,前方不远处升起了一片片的火光。
十万大军安营扎寨,场面甚是壮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帐篷与炊烟。
又过了一会儿,一队人马便朝着城门处的方向奔来,为首的,正是安北节度使——王将!
来到城门下,王将立即拱手朝着城墙上的李牧拜道:“末将王将,参见国师大人!”
“末将闻陛下生死未卜,周王又宣布登基,定是朝堂出了大事!故亲率大军来此!”
虽然王将和李牧也算是老朋友了,但表面上该有的礼数得做到位。
李牧也立即下令打开城门道:“开城门!本官要与王大人叙叙旧!哈哈哈哈!”
很快,王将登上城墙,一见到李牧便忧心忡忡道:“陛下找到了吗?”
李牧白了王将一眼道:“你真以为陛下能在我眼皮子底下遇难?”
王将一听,仿佛松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你小子,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陛下真出事儿了!”说完,王将又四下张望了一下,确认无人偷听后接着开口道:“所以,陛下现在在哪?”
“就在城中。”李牧并没有直接告诉王将夏玄妙此刻的位置,而是开门见山的道:“不过你来得正是时候,根据我的情报来看,夏侯明的大军已经开始行动了,而且安西节度使也带人来了,昨日刚收到消息,他们已经抵达京兆了,估计再有个七八日也来了。”
“安西来了多少人?”
王将问道。
“二十万。”
听到这,王将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只有安南军没动弹,我估摸着安南军应该不会来了。”
李牧开口道。
“为何?”王将眉头紧锁。
“安南离这远着呢,你要是安南节度使,你会怎么做?”
李牧反问道。
王将想了想,立即开口道:“静观其变,谁赢了帮谁。”
“那要是两败俱伤呢?”
李牧嘴角微微上扬。
“那……便伺机而动,趁机,夺权!”
李牧闻言,笑着开口道:“所以说啊,军改势在必行,不管这场仗打成了什么样子,最终大夏都会迎来一次军改,节度使这个职位表面上不是诸侯,但却和战国时期的诸侯没什么区别了。”
“你看,陛下发给四位节度使的圣旨,谁听了?安东的夏侯明自然不用多说,他就是个乱臣贼子。”
“安西带来二十万人,谁知道他是来帮陛下的还是夏侯明的?安南则按兵不动,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眼,大家都把边军当成了自己的私军。”
王将闻言,又凑到李牧耳边小声开口道:“对了,李牧,我出发前,还收到了晋王的消息。”
“哦?怎么说?”
李牧饶有兴趣地看向王将。
王将则是摇了摇头叹气道:“晋王试图拉拢我,晋王称如今女帝生死未卜,周王却宣布登基,这是造反!他希望我能与他合兵,一同前往东都勤王,讨伐周王和夏侯明的叛军。”
“我猜,讨伐完之后,他在顺便登基,名正言顺!对吧?”
李牧微微一笑。
王将点了点头:“所以我没答应。”
“不过晋王哪来的兵?”李牧转身看向王将道:“依大夏律,亲王府至多不能拥有超过一千名亲兵,一千人能干嘛?”
王将闻言,深吸一口气道:“据我所知,他现在正在招兵买马,目前为止,手上至少有三万人。”
果然,天下要乱了。
不过这都在李牧的预料之中。
早在去年李牧就说过,一旦朝廷与夏侯明开战,天下必然大乱!
而李牧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这乱世来得平稳一点,别那么突然。
更重要的,是别让百姓们参与进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公贵族、藩镇诸侯们可以随便参与进来,正好把那些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一口气全都处理掉!
但百姓若是参与进来了,那大夏就没了。
所以,安南军按兵不动最好,起码可以保住江南地方的稳定。
李牧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把战线缩小,缩小至东都以北。
最好是让战争只在河北、河东两地爆发。
“你手上有多少人?”
这时,王将又开口问道。
李牧看了看王将,然后轻描淡写道:“不多,但够用。”
“够用是多少?夏侯明那混账玩意可是搞出了五十万人啊!要是安西军投靠了夏侯明,那他们就是七十万大军!我手上可就这十万人能用啊!剩下的还得在北边看着那群鞑子呢!”
王将有些急了。
李牧则拍了拍王将的肩膀道:“安啦!本官手上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你也看到过我的人是怎么打仗的了。”
“一万?!”
听到这,王将一把推开李牧道:“你开什么玩笑?一万人够干嘛的?你就是一万天兵天将也不行啊!”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赶紧招兵买马啊!还等着干嘛呢?”
而李牧却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道:“嘘嘘嘘,你吼那么大声干嘛?”
“招那么多兵有啥用?到时候男人都跑去当兵了,庄家烂在田里,朝廷为了发军饷、锻甲胄兵器而不停地铸币,最后通货**经济崩溃,到时候更乱!”
“再说了,谁说夏侯明那七十万人都帮夏侯明的?”
“安西军那二十万之所以帮夏侯明,那是因为他们以为女帝死了,而且是我害死的,所以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
“可如果安西军兵临城下,女帝在突然出现!大军会瞬间倒戈!”
王将闻言,立马又开口问道:“那为何不直接让陛下站出来?为何还要让陛下假死?”
“你蠢啊!”李牧白了王将一眼道:“大夏的兵是好兵,但将就不一定是好将了,女帝要是不假死,那群居心叵测的将帅们敢造反吗?”
“女帝死这么一回,能钓出不少大鱼来。”
“加上夏侯明的那五十万,夏侯明那五十万都是哪来的?安东河东两地养二十万人都困难,他从哪弄来的五十万?”
“很简单,那五十万人啊,至少有三十万都是抓来的壮丁!河东百姓早就苦夏侯明久已,一旦让他们拿起兵器,女帝死了还好说,但女帝要是活过来了,还站在他们的面前,那他们肯定转头就去杀夏侯明!”
“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爱戴女帝,而是因为他们在离开河东后,看到女帝治下的百姓生活多么富足时,自然而然地就将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嫁祸于夏侯明。”
“如果不是夏侯明强占了河东,河东的百姓现在说不定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都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战争要考虑很多因素,纸上谈兵的人似乎只考虑战争本身,却从不考虑参与战争的个人。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谁不知道兵越多越好?但问题是你带的了那么多兵吗?带兵打仗不是玩游戏,士兵的战斗力也不是游戏里那些固定的数值。
比起阵法和战术,调度能力和稳定军心更为重要,这一点韩信都能做到,所以人家是兵仙,可夏侯明是啥?
李牧不认为夏侯明带得了五十万大军,除非他是韩信转世。
而李牧不弄那么多人,也是因为李牧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没有韩信的本事,给自己再多的人,自己也调动不过来,到时候就是一支一击即溃的乌合之众。
此刻,王将也被李牧说服了,他点了点头后,又问出了他此行最想问的一个问题。
“晴儿……在你这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