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茶台引发的祸事接二连三,沈哲已经在何家躲了几天了,原来沈父拉走的茶台被沈老太爷看上了
“沈哲,你这几天没事做了吗?怎么每天都能见到你”何安安这几天有点烦他
“你还好意思说,下个茶台啥时候能出,我快被我爹还有几个老王爷逼疯了”
有好东西自己没藏好,这个没人赖,沾上自己了
“新品怎么也得两个月后,不过有没有兴趣做点别的生意”
何安安是想起自己外祖家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自己能给外祖银子花,但是花别人的时间久了会不舒服,外祖是个要面的人
一说有新生意,沈哲两眼冒光“啥生意说来听听,咱俩合作”
生意人就是生意人
“糖的生意你做吗?”
“我一般做比较紧翘赚银子的生意,糖价格比较透明”一说糖不是太感兴趣
不对,这丫头不会无缘无故说起糖,“你仔细说说,你只要别告诉我你会做就行”
沈哲喝了杯茶看何安安还没开口的打算“你不说话是想说你会做”
点点头,沈哲看她点头直接爆了句粗口
“沈哲你”
“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伸手自己呼了自己嘴巴一巴掌
“你真的会做糖”
“我确实会做,不过,现在有点麻烦的是,原料现在没有,你去的地方多,这个东西有没有见过”
何安安走到书桌找出自己画的甘蔗图“这个你见过吗,这是生产糖的原料”
“这张图我拿走,发给各个商队,他们去的地方多”
“要是别的地方没有,这个生意只能等等了,新种下的怎么也要四个月才能收”
何安安跟他说了在外祖家见到的,自己也实验做过
“安安,这个生意咱俩得拉上辰王一起,虽然比不上茶叶珍贵,但是糖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没有量”会有人惦记
何安安自己也明白,去年为何没让外祖一家透露出去这件事,就是怕被有权有银子的人惦记上
“安安,我安排一下去你外祖家看看”主要是她现在不好出门
两天后她藏在辰王的马车厢里出了村,何家还是做出她在家的假象
何安安在家装病,都知道她是个病秧子,灵芝出出进进在家照顾她,郎中每天进出何家
这日一早何安安敲响了外祖王家的大门,王家也迎来他们家的贵人,何安安给外祖和舅舅介绍辰王和沈哲,王家老少行礼后
何安安说明来意,外祖父拿出他们做出的糖“你们看一下,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可以尝一下”
从外观上看稍微有点犯米黄色,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目前技术就只能这样
尝一口“何安安这个是怎么做的,比外面卖的好的太多”
辰王也捏了一些放进嘴里,“嗯,不错”也是满意好评
经过商定,暂时四家合作“何安安负责技术,外祖父一家原料,沈哲负责销,当然辰王负责收拾那些打主意的人”
具体的分成何安安占2王家占1,沈哲占2,辰王占5他还要打点京中的巨头
“外祖父,我让你留的甘蔗种子,你留了多少,差不多可以种了”何安安比较重视种子,再大的生意没有原料都是空话
“挑大的留了不少,终于可以种了吗?就等着你呢”说着拿了钥匙开门
满满一屋的甘蔗,缺点就是甘蔗比较细,没有现代的甘蔗粗,而且品种还是属于白甘蔗
“姥爷,你留好地了吗?”甘蔗对地虽然不能和粮食比也要地厚的
“安安,我这边是开的荒地,还要留好田种粮食”何安安也理解民以食为天
外祖父带着三个舅舅去整田,要求是多上肥,新开的田底肥比较薄,深耕,地整平,自己在家带舅母在家把甘蔗扒皮截段
“外祖父你看一下深度大概这么深,目测有个35厘米左右,把截好的段按顺序摆在沟底,再用土盖实”
“以后要定期的追肥咱家的地比较薄,注意除草,还要注意甘蔗不能干旱,注意浇水,甘蔗喜湿不喜干”
舅舅他们辛苦开的几亩荒地全部种完,甘蔗种也告罄。
这不行,要是开展起来这也太少了,还是要大面积的种植。
沈哲是一边找寻原料,一边准备盖作坊,辰王是打点各方势力。
何安安不能出来太久,怕被怀疑,偷摸回到何家的何安安推开房门的那一刻。
“小姐,你终于回来了,你看看我都胖了,为了不引人怀疑,所有的餐都被自己和何羽吃了”
“呜呜呜”好了别哭了,我这不回来,咱回头出去溜达溜达去。
“我不在的这两天有啥事吗”两人一起摇头。
何安安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哼哈二将去了农场。
先去的养猪场,小猪一个个圆滚滚上膘很快,见到猪圈有人还以为要给她们喂食,哼哼的朝食槽走去。
“姑娘”那帮退役的老兵都是这样叫她很好分辨,“猪的吃食情况怎么样”
“都是按照你的吩咐喂食,都是粮食吃的很欢,照这个长势三个月绝对的可以杀肉”
何安安对他们是一阵的夸赞,按照顺序以次去了兔场,鸡场
“李婶,现在鸡有多少只了,开始下蛋了吗”何安安比较关心农场,毕竟去年下半年基本收入都是靠的鸡。
“安安,差不多有五千只了,”记得去年冬天杀的就剩个两千左右。
“嗯,好,接着在孵些”过完这段时间咱把变蛋在做起来。
他们两口子对何安安是十分感谢的,他们两口子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工钱,整个村里谁不羡慕她们。
“安安,婶子感谢你,听你娘说是你让,把我爹娘接来的,这些年婶子就担心家里,现在好了”
听阿娘说,新堂婶和李婶直接把村屋买下来给自己爹娘住了,两家女婿也说了给岳父岳母养老
过上了好日子都是因为何安安。
有感谢何安安的就有在打她主意的。
“娘,儿媳想跟你说点事”村长媳妇见自家二儿媳支支吾吾的。
这个儿媳娘家是镇上的一户读书人,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好的,儿媳娘家特别的重男轻女,当年是阴差阳错嫁到他们家。
村长媳妇看平时这个儿媳给她生了两个孙子,听话不找事,她男人又是自己的小儿子也就偏疼一些。
村长媳妇看她吱唔也没催她等着她说,没想到会有颗雷在前面等着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