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拿到书就如饥似渴的看着,但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小舟也不知道,只好把二哥支到了江知聿那,之后两个人像连体婴一样,连地里的活都是安排在一起的,俩人每天早早的做完工就待在一起研究拖拉机。
有时候晚饭后二哥还要去知青点找江知聿。
一晃四天过去,中午下工时村上大喇叭喊着,晚饭后请大家去村大队的大院里开会,一家至少一人参加。知青点有愿意参加的也可以来,说的是关于大队选拔拖拉机手的事。
吃完晚饭小舟就和哥哥去了村大院,要问老爹,他当然是早早的就去做准备了啊。
在村委大院门口看到了江知聿和吴建军,他俩估计就是在等他哥呢,四个人一起进了大院。
村大院就三间大瓦房,一间是村里干部的办公室,一间是放劳动物资的工具房,还有一间是类似大会议室的空房间,有时候村里开会有人就会带着自己的凳子去。坐矮凳子的人坐在中间前面,高凳子的坐中间后半部分,没凳子的就靠墙边一溜站。
房间最里面是个高半米的小平台,主持会议的人往上一站,大家就都能看到了。
小舟他们没带凳子,她在大会议室门口看了下,乌泱泱的人,她有点不想进去了。
“小舟,小舟。”又是小菱在招呼她,她跟哥哥说了下就去了小菱那边。
小舟刚到跟前小菱就把她拉下来做到了凳子上,她带了一张长条凳,旁边的堂伯母跟小舟打了声招呼就又和旁边的大婶聊天去了。
“姊兰姐姐的事你们怎么没和我说啊,我回家了在地里碰到大丫才知道的。”小菱在小舟耳边悄声抱怨。
“这种事情本来不能让别人知道,被别人知道了姊兰姐怎么办,所有也只有我爹和我,知青点的余漫江知聿知道,郭叔郭婶也是事后才知道的,大丫告诉了你,你可不能对别人说了。”小舟叮嘱道。
“嗯嗯嗯,我知道,就是觉得太悬了,这些人怎么能这么坏啊,为了钱什么都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的人为了利益什么都 肯干的,人心最难测,所以待人处事我们要小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次选拖拉机手村里的很多人都想参加,听说邹庆红的哥哥邹庆国都想要参加,他都快40岁了也来凑热闹。”
“听我爹说有具体标准的,不说谁想去就能去。”
“那就好,我看我们村有些平时连地都不肯下,整天游手好闲的人都想参加,看别的县上的拖拉机手可吃香了,这可是个美差。”小菱说道。不过她两个哥哥都有正经活,她过来只是纯粹凑热闹。
闲聊了会老爹和三个小队长上台了,说了大概的事情,就开始说具体标准了,要求听完标准而且达标的人上台,到时候自己说一段话,可以说说想法和计划,拉拉票,得票最多的三个人就会被选上去。
具体要求是:年龄在30岁前,平时干活不怕苦不怕累的,在村里一直是踏实肯干,不会无缘无故旷工的,要有文化水平,能看得懂说明书,而且脑子灵活反应快,学习能力强,不要学点小学生的知识都学不明白的人,还有就是政治表现,家里的人和自己都没有犯过事,从来没做偷鸡摸狗的事。
当这些条件一出来,绝大多数人就靠边站了,剩来就十个人。
当十个人站上去,底下有人立马对着一个男青年一片嘘声,原来那男人叫胡童,但是大家都叫他胡涂,因为他出生起名字,叫胡童,但当时的村长年纪大了,没听明白,登记的时候写了胡涂,家里人又不识字,家里平时都叫小名,别人也是,不是小名就是“胡家小子”的喊,等几年后才发现户籍册上写的是胡涂,后来去改名字,老村长才把名字写对,这件事传出来成了大家的笑谈,但是这对胡童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私底下经常咒骂老村长才是老糊涂。有时候骂的很脏。老村长道过歉,还赔了些钱,但是他还是不依不饶的。
被大家的嘘声弄的难堪至极,不等别人说啥,他就冲下了台跑了。
看到台上还有九个,有三个是知青,村民们顿时不乐意了。
老爹示意村民安静,然后把小舟说服他的理由修饰了一下又说了一遍,最后在大家的讨价还价中同意知青只选一个,村民选两个,而且知青被选上了,以后若是离开,在走之前必须教两个徒弟,不然人一走了之村里也很难办。
最后在他们自己的游说和村民的讨论中选了二哥邹一杨,江知聿和卢俊华。
这个卢俊华也是村里的,平时没什么来往,家里就剩他,他妈和一个小妹。他爹以前是临市采珠场的,待遇很好,那时他们家也是村上少有的吃喝不愁的人家。
但是有一年他爸下河采珠没上得来。从此家里的重担都落到了他肩头。那时候才他13岁,现在6年过去了,他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照顾的很好,所以他的口碑在村里也非常好。
名额落实下来哥哥和江知聿他们就要去市里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学习了,走的那天老爹不断的叮嘱他要好好学,不能丢了他村长的颜面让别人以为他上走后门选上去的。
二哥笑呵呵的点头应是,就这样高兴的走了。
江知聿走之前让小舟经常去看下老爷子,怕老爷子一个人待不住,扭到筋骨还是要好好养,现在稍微能走几步,但是也不能太频繁。
老爹送哥哥他们去市里,老妈搭了个顺风车去了镇上,上次老爹给小舟带回来的书小舟夸赞了几句,老母亲觉得要好好感谢人家,这不,收拾了一些农村常见的菜蔬给小姨家送过去。
爷爷是个爱忙活闲不住的人,吃完早饭就出去了。现在小邹也不用打猪草了,冬天村里有专门煮猪食的大娘。小舟收拾好屋子就进屋料理她的农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