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堂,新娘送入洞房。
秋月和杨树招呼着众亲友入席。
钱小舅小舅妈和张老爹张婆子管婆等人坐上席,其余钱春张大宝秋星吴城等人坐一桌。
陈小婉没来,秋月秋兰苏寡妇带着孩子们一桌。
秋月先去厨房装了几样菜,一碗米饭,一小壶酒,拿进去给刘氏。
刘氏在喜床上坐着,她的小丫头荷香立在一旁,新房里静悄悄的。
听到声响,主仆二人同时向秋月看来。
秋月笑道:“弟妹饿了吧?来,先吃点东西。”
刘氏微微一笑,道:“谢谢嫂子。”
“你先吃着,不够叫我。”
“够了的。”刘氏说话轻轻柔柔,是个很温柔的女子。
秋月拉着荷香,道:“荷香姑娘也先吃饭,等会再来服侍你家姑娘。”
荷香看着刘氏,等她颔首道:“去吧。”
才跟着秋月出来。
秋月给她另安排了一个小桌,席上各色菜都装了一些。
荷香很快吃完进屋。
过了一会,她把碗筷端出来,问秋月:“家里有没有热水,我家小姐想洗把脸。”
“有的,有的。”秋月忙道,去厨房打了盆水递给荷香。
等她进去,才重新入席。
杨林一桌一桌的敬酒,都是一家子人,也没人特意为难他。大家说些吉祥话,略微润一润唇就当喝了。
到了秋月她们这桌,因都是妇孺,杨林便笑道:“你们不用喝,我喝一杯就行。”
说着仰脖喝了一杯。
元宝却道:“小舅,喝一杯可不行,我们这里这么多人呢。”
秋兰笑道:“你这龌龊鬼,别捉弄小舅,等会他还要洞房呢。”
说得大家哄然大笑,杨林满脸通红道:“秋兰姐,不带这样的,当初你们成亲我可没闹大宝哥。”
秋兰笑道:“谁让你不闹,现在说也晚了。”
辰儿小时候喝过酒,并不觉得是个好东西,便帮着小叔说话:“酒那么苦,有什么好喝的,让我小叔多喝两杯茶便是。”
“小杨秀才,你倒会替你小叔着想,你觉得酒不是好东西,他可不一定这么觉得。”
元宝高声道:“今天大喜的日子,怎能以茶代酒,不吉利。这样吧,小舅,我们这桌一共十个人,你喝十杯就成。”
“元宝,放过你小舅吧,喝完十杯,他都不用洞房啦。”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最后还是杨树打了圆场,道:“元宝,大舅替小舅喝行不行?”
“不行,你又不是新郎官。”
“那他喝一半我喝一半行不行?”
秋兰在元宝耳边低声说了一句,元宝才勉为其难的说道:“行吧。”
杨树特意走到秋月身后,俯身在她耳边道:“我敬你一杯。”
秋月笑道:“行,你去给我倒一杯。”
倒了酒,两人相视一笑,喝了一杯。
杨树一连喝了五杯,杨林也喝了。
他年少时跟人去逛花楼,还是有点酒量的,五杯酒下肚,脸上也只是微红而已。
喝完酒,杨树叮嘱他道:“去喝碗热汤,去一去酒气。”
秋月已经端了热汤出来,杨林一口一口喝完。
杨树便道:“行了,这里不用你,回屋去吧。”
杨林有些扭捏:“那我去了。”
张大宝喊道:“去吧,新郎官,春宵一刻值千金。”众人哄然大笑。
席散后,秋月把准备好的回礼一一送给众人。
钱小舅一家离得太远,便在城里暂住一晚,杨树已经替他们在客栈开好房间。
等客人散去,秋月给厨子算了工钱,给送了他一条肉带回去。
厨子高兴道:“东家,往后还有喜事做席,再来找我。”
秋月笑笑:“一定。”
等下次有喜事,得等好长时间了。
让辰儿把曦儿带回去作坊,夫妻两个收拾起碗筷。
里面有些是借的,明天得还回去。
荷香有些不自在的站在门口,秋月问她:“有什么事吗?”
“小姐让我出来帮你们洗碗。”
秋月笑道:“这样啊?那你去把外面那盆洗了。”
水缸里的水已经用完,杨树回作坊那边的水井,挑了一缸子水。
碗筷太多,秋月一边洗,一边把各家的分好。
再用竹筐装了,每个竹筐里放着一包点心一包果子当回礼。
几人一直忙到月上中天,才洗刷干净。
秋月捶着酸痛的腰,指着一间厢房道:“那就是你的屋子,被褥都有,你先住着,缺什么跟我说。”
回去的路上,杨树看秋月疲惫不堪的样子,走到她前面蹲下,道:“下来,我背你。”
秋月笑道:“路没多远,我走着回去就行。”
杨树没动:“快上来。”
秋月无奈,只得趴上他的背。
杨树背着她,这才感觉秋月瘦了很多,轻飘飘的,都感觉不到背了个人。
“你得多吃点饭,瞧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吃了,每天吃好几碗呢。”秋月打了个哈欠。
“吃了怎么不长肉?”
“我怎么知道,它不长我有什么办法。”
“还是得去医馆看看,吃两剂药试试。”
“不用,谁没事去买药吃。我身体好得很,一点事没有,你别胡乱想。”
杨树还想再说,又想起大夫的话,只得暂且放下。等往后有钱了,再去京城看看,那里名医多,总会有办法把秋月的身体调理好的。
第二日,杨树把钱小舅一家送出城。
秋月和孩子们把借的各家的碗碟还回去,一一送上谢礼。
左邻右舍看他们知礼,嘴里又不住的说着感谢的话,都很高兴,道:“不值什么,大家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相帮的。”
回来时,刘氏已经做好一桌子早饭,看着挺像模像样的。
秋月吃进嘴里赞不绝口。
辰儿和曦儿边吃边偷偷看两位新婚夫妇。
杨林一早上都笑咪咪的,刘氏一直羞红着脸,不敢看他。
吃完早饭,秋月把一个小盒子递给刘氏,笑道:“这里面是这间屋子的屋契钥匙,现在都交给你了。”
刘氏含羞接过。
秋月让刘氏不要想家,有什么事就跟杨林说。
闲聊了一会,一家人便回去了,让他们小夫妻关起门来过日子。
三朝回门,秋月又替他们准备好回门礼,叮嘱杨林照顾好刘氏。
等他们走后,杨树叹了口气,道:“养儿子也不过如此了。”
可不就跟养儿子差不多,杨林五六岁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到现在长大成人,终于了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