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在菜市那边卖得好一点,但也剩了些沿街叫卖,回来到外面巷子口,跟杨树遇上了,两人才结伴回来。
秋月煮了些菜粥,就着卖剩的粗粮馒头当晚饭。
第二日就少做了些。
秋月想了个法子,买了一匹白布,缝了六七个袋子出来。
把馒头包子都装到里面,再放到箩筐里。
看着很干净。
两人都带着布巾,有脏污立刻擦干净。
卖了几日,一挑子馒头饼子在西市都不够卖。不管是东家还是伙计,都爱到杨树这里买。
他们做的馒头,一个就有男人的拳头大小,三文钱两个。
饭量小的吃一个就饱,饭量大的三个能吃到撑。
杨树每日乐呵呵的,卖完一担又回去挑一担出来卖,赵三那边也跟着卖出了名堂。
因为他卖的馒头比别人的分量足,虽是粗粮馒头,但里面掺了细面。
细嚼还有一点点甜味。
每日出摊,不管是旁边的小商贩还是出来采买的管事妇人,都会买来当早点。
有些懒怠做饭的,直接买十几二十个回去,能吃一天,还省了柴火功夫。
因为馒头好卖,就不做包子了。费功夫不说,赚头也少。
自此,几人每日半夜起床。杨树和赵三把面和好,揉成长圆条,用刀切成块。
放到蒸笼上蒸之后,两人的活便算是做完。
用水简单冲洗一下身子,一般这时天还没亮。
回去睡一会回笼觉,等馒头蒸好,秋月便叫他们起来。
趁着吃早饭的时候,秋月把馒头给他们装担。
等他们出了门,秋月继续把剩下的面团放到灶上蒸着。
接着去喊辰儿曦儿起床,等他们洗漱完,吃了早饭,辰儿上学堂后。
剩下的馒头也蒸好了。
一早上过去,杨树他们卖得差不多,便回来吃中饭。
吃过中饭又接着出去。
秋月便在家里洗刷炊具,兼洗衣服打扫屋子。
因为做馒头热水多,家里人每日洗澡。
一家人都干干净净的。
杨林在书局找个份抄书的活,每月一两银子。
做了一两个月,生意渐渐稳定,除去成本花销,所得盈利杨树赵三两个每人分四成,秋月分两成。
攒了些钱,杨树在院子里多建了一间小屋子。
这些天,杨林和辰儿都是挤一个屋。房间太小,除了床铺家具,连张书桌都放不下。
屋子建好,赵三主动要求住小屋,他不用书桌写字看书,每日回来累得很,都是倒头就睡,有一张床给他就行。
他们的馒头逐渐卖出了名声,有人学着他们这么卖。
有些舍得用料的,也有不少生意。有些抠抠搜搜的,卖些时日看到没什么赚头,就丢开了。
有时候隔壁邻居也会敲门来卖,秋月索性在大门旁开了一个窗口。
用炉子蒸一笼热馒头,专门卖给附近的人。
没想到生意竟然也不错。
生意好时每日能卖两笼。
转眼到了七月十四,街上早早就没了行人。杨树他们卖完一担馒头,也回了家。
秋月早就准备好元宝纸钱蜡烛。吃过中饭,院子里便摆起了香案。
杨树带着一家人跪在香案前,絮絮叨叨的说着些求祖宗保佑的话。
一转头,看到赵三孤零零的站在小屋旁,眼里羡慕的看着他们。
杨树当即喊道:“赵三,过来拜一拜。”
赵三摇摇头,不是他的祖宗,他拜什么。杨树过来拉他,说道:“我可不是想占你便宜,这香案可不止拜祖宗,还拜天地神明。你给神明磕个头,求他保佑你们一家早日团聚。”
赵三听得眼眶都红了,他走到香案前,虔诚的跪下。
秋月带着孩子们在一旁的火盆里烧纸钱。
不知赵三在神明前求了什么,只见他在案前,跪了很久很久。
又过了一个月,赵三跟杨树辞行。
他现在已经是良民,又攒了些银子,便想着去找寻妻儿。
“东家,如果我找到妻儿,不回来了,能继续做馒头生意吗?”
杨树笑道:“当然可以了,这又没有什么独门秘方,你放心做就是。”
秋月留他过了中秋再走,赵三摇摇头,给杨树和秋月磕了三个响头,背着包袱头也不回的走了。
中秋那天,张大宝过来送节礼,其中有一份是秋星托他带来的。
秋月看了一眼,里面是些米肉。她叹了口气,让张大宝给退回去。
她对秋星没有怨恨,但心里的那个坎,就是过不去。
过了九月,城里敲锣打鼓的,热闹异常,
秋兰抱着肚子,皱眉道:“陈光霁中了举人。”
秋月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他倒是有本事。”
秋兰撇撇嘴,不以为意。
这些年陈兴永接替杨树,组了商队进山收山货,除了秋星原来的铺子,又在城北开了一家。
现在陈光霁中了举人,或许还要将铺子开到省城。
秋月家跟他们比起来,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陈兴永在城里,就是秋月家原来住的那座房子,大摆宴席。
请了书院的夫子,陈光霁的同窗,秋兰一家。秋月这边,还是送了一筐的礼来,没请他们过去。
辰儿在书院里,也是陈光霁的同窗,但却单单把他漏了。
陈光霁送了他一块墨,说是要去京城,潜心研读,为来年的春闱做准备。
辰儿已经不是以前只知道吃睡的小童,陈光霁为着什么利害关系跟他们疏远,他心里一清二楚。
现在,他笑吟吟的接过墨条,对陈光霁道了喜,并祝他来年金榜题名。
秋月照旧把礼退了回去,一家人安安静静的过着日子。
只杨林有时会偶尔失神,抄书时总会把墨滴在纸上,半天也抄不满一张纸。
等入了冬,杨树在离西市不远处,赁了一间小小的铺子。
砌了一个四方灶台,放一张六尺长的桌子,就几乎没有剩余的地方。
每日在家里把馒头蒸好,挑到铺子里。灶里放一根木头闷着,借点火气,使得馒头不至于凉了。
这些时日,他也有了不少老主顾。
有些人嫌西市腌臜,不愿来的,就让他们上家里买。
不过天气冷,很多人家倒是愿意自己开火,顺道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