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侄儿,咱标儿在书信说呀,船只就要组装完成了。”
朱元璋忽然想到自己的长子,那是不由得自豪了,现在更是懂得这么多的知识,实在太好了,也是太幸福了。
陈久也是一惊,随后大喜道:“陛下,这是大事呀,要是真的完成了,可算是大喜事了。”
朱元璋如何不知道,一旦有了这些铁甲船,对于倭寇将是一个巨大的杀手锏。
不过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一脸无奈着拿出单安仁的奏章:“你看,一艘铁甲船的费用,大概是一万两的样子,随着船体越大,造价就越高。”
陈久点点头:“这是自然了,不过要在大海上航行就是需要更加庞大才行,小一点就容易翻船,起码每一艘十万两的大型船只,然后装载大炮,一艘起码也要五十门大炮。”
“要是可以的话,就要各自一百门大炮,船体两侧都要有,同时船头船尾都要具备,如此说来,少说也要多加几千两到几万两不等。”
“一两艘肯定不够了,那么就要组成一个庞大的编队,按照侄儿的想法,十艘一个编队,加上大明的海岸线很长,起码需要黄海千户,东海千户,以及南海千户,三个组成。”
“每一个千户麾下都要有十个编队,差不多一个千户就需要一百艘战舰。”
陈久越说越起劲,朱元璋是越听脸色越苍白,手都要发颤了。
“停停停,侄儿,按照你这么说,起码需要三百艘这样的船只?”
陈久此刻还注意到了朱元璋的脸色,不过还是说道:“叔叔,这不过是一部分而已,还有很多,按照小侄的想法,再多十倍都不算多。”
“再多十倍都不算多?”
朱元璋要头晕了,这要多钱呀,按照他的想法,一艘按照十万两白银算,三百艘,就是三千万两,三千艘就要三万万两,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值。
陈久却是不以为意着说道:“叔叔,造船了,虽然花钱,都可以用他们去赚钱的,要知道一旦海外贸易开通,造船只有官方可以造,那些想要出海的富商,不是要买船,这不钱来了,多简单的事情。”
朱元璋听着,不说话,道理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
陈久看着就继续忽悠着,不,郑重着说道:“叔叔,你别忘了,海外的金山银山呀,只要船多了,才能运回来,万一船小了,不坚固,然后沉船了,可就是一无所获了。”
朱元璋是越听越眼红,对啊,非常对,要够大够坚实,更有攻击力,才能保护好自己。
“好,侄儿,你说对,要大更要坚固,太对了,不然得到了,却船翻了,找谁说理去呀。”
说着他二话不说,直接下旨到松江府船坞处,让单安仁扩大至少五倍来建造。
单安仁听着,确认是没有错后,也是愣住了,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眼下组装好的船只,还要五倍呀。
“太子,这事?”
朱标一看,不由得脑中一转,马上就想到了自家堂哥在自家老爹面前忽悠,不,严肃的样子,那是不由得苦笑着说道:“照办吧,单大人,应该没有问题吧。”
单安仁摇头道:“问题到底是没有,不过造价可不是多五倍呀,起码七八倍的。”
朱标直接点头道:“可以,建造吧,反正父皇有钱,不要怕,批复的可是国师。”
单安仁一愣,对呀,现在掌控大明财政大权的,可是国师大人,只要国师大人批复了,自然可以建造了。
“好,马上写奏章。”
单安仁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户部,户部尚书杨思义看到后,就找到了陈久。
“国师,这也太离谱了,早一艘船,竟然起码七万两,金子做的呀?”
陈久看了一眼,就看向国库中的钱,现在又多出了三百万两,他直接大笔一挥,先造十艘再说,不够再加。
一下子就是七十万两,让杨思义时i不由得心颤不已。
“国师大人,这?”
陈久就直接说道:“是,陛下的意思,现在的船太小了,起码扩大五倍以上,造价自然上来了,其中还包括了大炮嘛,不算多,不算多。”
杨思义听着,这钱好像确实不算多的样子,就好奇着说道:“那么需要多少才算多呀?”
陈久叹息一声:“这才十艘呀,差得太远了,起码三千艘打底,按照这个速度,岂不是要三百年,太慢了,看来需要加紧培养船工才行呀。”
杨思义是直接吓得坐在了地上,三千艘,岂不是要两万万多两白银,这是多少钱?
“疯子,真的是疯子。”
他心中大声地爆发着卧槽,但可惜,挡不住疯狂的人,现在大明的建设还是需要钱财的,这样会不会太夸张了。
不过算起来,一年十艘的话,好像却是没多少。
“不行,太慢了,本国师绝不能忍,起码开工建造五十艘的规模才行,不然根本上速度。”
按照这个速度,一年两次的话,就能有一百艘了,三千艘三十年,或许还需要时间,但三百艘还是不需要那么久的,几年就可以了。
一想到这里,他马上进宫去了。
完全没有顾及一旁错愕无比的杨思义。
同时建造五十艘呀,太疯狂了,这也太疯狂了。
一个个都是疯子,一年就能造出一百艘来,要这么多大船做什么呀?
他不知道,自然不理解了,因为他不知道海外有太多的好东西,这才是主要的。
不过现在也算是吓了一跳,但也不敢说出去,免得引来一些麻烦。
再说了,这些都是皇帝的意思,他们哪里敢多说什么。
再说了,现在大明正在快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国库收入已经超过一千多万白银了,这可是连粮税都还没交呢,就有这么多钱了,简直太多了。
和以前相比,真的是没得比,也是没法比。
而且大明人口也在增加之中,毕竟钱多了,自然那是可以养育更多的子女,这是必然趋势,多疑不用担心没有人买盐。
只会越来越多的人来买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