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李斯刚是散朝回到家中,儿子李由就不请自来,一进门张口就问道,父亲,孩儿今日听闻陛下想要在后宫静修一段时日,暂时就不上朝了。廷尉赵高早朝时,说陛下暂时不上朝,有效仿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意。孩儿不甚清楚这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事,父亲可知廷尉赵高以此为由,评说陛下也可暂不上朝,二者可有相比之处。
左丞相李斯听完儿子李由之言,立时不及掩饰的啐了一口,厉声喊骂道,赵高之言,纯属胡言乱语,阿谀逢迎。这赵高借用楚庄王旧事,与今日二世情形相提并论,本意是替二世找寻不愿上朝之由头。
不知这赵高是有意为之,还是刻意不说,楚庄公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不愿早朝。那楚庄王继位之时,朝中尚是几家贵族把持朝政,楚庄王为避其锋芒,伺机而动,这才不得已佯装享乐,不去早朝,给朝中权贵留下疏于朝政之感。
楚庄王如此为之,也是实属无奈,因其王权只是虚名,别说要坐稳王位,就是朝堂上颁个王命,都得看几家贵族的眼色。这才有楚庄王韬光养晦,以声色犬马之态,麻痹朝中掌权贵族。
李由已是有些急不可耐,不等李斯娓娓道来,插话追问道,父亲快说楚庄王之后是如何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孩儿已是等不及了。李斯见李由这般心急,也是微微一笑,出言嘲讽道,吾儿这会知道心急了,平日里叫你多看些书简,多听教书师傅讲评书简,今日看来,为父之言可是有理。赵高随口一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似甚是有理,可吾儿若是知晓楚庄王这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出处和缘由,自然就不会被赵高之言所迷惑。
李由此刻只想听父亲李斯细说楚庄王旧事,见父亲以此事教诲自己,只得谦逊
回道,孩儿知道了,今后定当多多研读书简多多请教各路师傅。
李斯见儿子李由难得这般谦逊,也就继续说道,楚庄王看似是在王宫享乐三年,其实是隐忍了三年。之后楚国遭遇几路外敌联合入侵,朝中几家掌权贵族全无斗志,纷纷进言楚庄王,迁都他处以避强敌。
楚庄王一看时机已到,一改往日只知纵情声色之样,私下联络这三年隐忍之时,暗自在朝中选好的肱股之臣,君臣合力,决意亲自率兵迎敌,趁机将楚国兵权从朝中贵族之手夺回。之后,楚国军民被楚庄王意气风发,勇气可嘉所打动,楚国军民一致对外,上下齐心,一举将来犯之敌各个击破,楚庄王从此将楚国王权夺回手中。
李由问道,既然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事是如此缘由,那孩儿就更为不明,廷尉赵高是不知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来由,还是有意以此为由,故意混淆视听,糊弄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