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镇国侯府改为镇国公府,同时,在凉州建立镇国公府,让他坐镇西北之地,还是以副帅的身份掌握西北大军,同时教育和监督他的儿子们,将来能成为西北大军的主将,同时协助朝廷改造大西北。
当然,这一次的大西北,除了凉州西凉等地,也包括了整个胡地。
晏离计划,春节后要往胡地那边送一批人口,用来发展胡地。
从百姓中征集愿意去那边做生意和种地的,给土地和庄园。
他和楚臻臻也商量好了,明年,他们俩也要去那边住一年,开始亲自动手,带着人改造胡地。
把晏国这边的众人都封赏完了后,晏离最后给胡月朗封了一个胡王的称号,刚开始的品阶是正二品异姓王。
这算是看在他从前是胡国皇帝的份上给他封的,往后能不能再升高品阶,要看他接下来能为百姓做多少实事了。
京城他原本住过的胡府,改为胡王府,胡地京城那边他的太子府,作为他在胡地的王府,也改为胡王府。
以前的胡国皇宫,就改为胡国皇室旧址景区,重新修缮,设置禁区和浏览区,开放给全天下的百姓参观浏览,门票只要十文钱。
至于为什么要收钱,用楚臻臻的话说,这就像是一个劫富济贫的过程。
所有门票收入都将作为慈善款项,用来给胡地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百姓发放保底金。
当然,这个贫困户也是有一定的评选标准的。
虽然楚臻臻知道这里边可操作性很大,但是,目前没办法,只能先以这样的方式,让真正快要饿死冻死的那些百姓们先填饱肚子。
脱贫致富的大业,不是一两日就能完成的,楚臻臻和晏离打算先托住底层,不要让饿死冻死人的事情出现,再开始带着他们通过劳动付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脱贫致富奔小康,总得一步步走过来的。
随后,晏离又派了一些户部的人前往胡地,开始实地探测那边的土地状况。
如今这些人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信心满满的去了。
只是,如今已经是冬月了,眼看着他们是赶不回来过年了,晏离让他们走之前把家里的家眷安顿好。
所有前往胡地出外差的户部官员,每个人每个月补偿一百两银子,先每个人预发半年的,让他们用来安置家人。
有了这六百两,这些官员对于这趟差再无后顾之忧了!
官员们出发后,晏离和楚臻臻这边也开始做准备。
晚上,两个人就会进晏离的空间里开始用灵泉水泡肥料。
这个肥料,是那一年他们研究出来的配方,用了这么多年,效果很不错。
东郡和西郡的土地在使用过这种肥料后,不止慢慢的改变了那边的土壤能提供给农作物的生命力,更是增加的产量。
当然,他们后期的河道改造,使得大部分土地能吸收到水分也有一定的关系。
但龙泉水给土地的营养,也是巨大的。
从冬月到新年时的正月,夫妻俩每日晚间都会去劳动,亲自泡肥料。
安安和宁宁有时候也会一起帮助他们。
两个孩子如今也能自如的控制和利用自己的异能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他们俩一直是一边学习,一边做事,学习工作两不误,短短的两年时间,两个孩子进步很大。
这个新年,是晏离建国后的第十七个年头,昌宁十七年,两个孩子十五岁了,晏离四十一,楚臻臻三十五岁。
这个新年,晏国的百姓过更加的热闹开心,因为他们的国家又扩大了,还拿下了胡国,成为了这个大陆上的超级大国。
据说,就连金国那边,也已经送来国书,俯首称臣了。
正月十五,金国如今的新帝金烈亲自带着重礼前来朝拜晏帝,礼部的人过年前就接到了消息,这个正月也一直在做着准备,迎接金国皇帝。
金烈他们是十四这日按时到达京城的,由北部大营的几个副将监督护送回京的。
王易出面接待了他,并告诉他明日开朝,皇上在宫中接待他。
金烈应下,在王易的陪伴下游览了京城,对于晏国的繁华更是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路从北大营来京城这边,他也亲眼见识到了晏国各地百姓的生活,各大城镇的繁华和稳定。
他心里想,以前的大皇子和皇兄,是怎么敢同意胡国丞相马继的提议,来挑衅晏国的,皇兄果然是昏庸无道。
正月十五开朝日,晏离在朝阳大殿上接受了金烈的朝拜和重礼,并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
金烈都一一应下了,他不是好战之人,这皇位来的曲折,他的根基不稳,他也不想打仗,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带着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三日后,金烈离开。
他来这三日,和晏离签订了多项友好协议。
金国向晏国称臣三十年,并签订了百年友好协议,不管往后两国换多少个皇帝,百年内,只要有人违反这个协议,挑起战争,都要向对方赔偿千万两白银,千万匹战马,和千万斤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同时要向对方俯首称臣三十年,每年还需要另外献上重礼。
除了这两个,还有两国贸易往来协议,通商往来协议,和通婚协议,农业往来协议等等。
金烈原本以为晏离这么有本事,曾经又是个杀神的名声,应该是个很不好说话的人,却没想到晏离给他的印象彻底颠覆了他对晏离从前的认知。
原来这个晏帝性格温润,脸上时常带笑,也不是那种野心勃勃的人,他并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几次战统都是身不由己。
原来他还是个很专情的,身为皇帝,没有三宫六院,除了皇后没有一个侍妾,他和皇后有了一对儿女,实现了人生中的儿女双全后,他竟然就开始吃药,不打算再生孩子,让皇后经历危险。
说实话,当知道这个事情时,金烈是震惊的,一个帝王,还是如此霸气如此有能力的帝王,他能如此对待自己的皇后,他是没想到的。
当了解了晏帝的皇后后,他懂了,这位皇后不简单,值得晏帝如此对她!
金烈虽然在京城待了三日,却学到了很多,也见识到了很多,最终是毫无遗憾满载而归离开的。
虽然这一次,他们金国送上了一半的国库来称臣,但他觉得,值。
往后百年,金国和晏国也确实如他们俩这三日期许的那样,一直和平度过,没有发生过一次战争。
两国从朝臣到百姓,都有通婚的,也都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习俗,也互相影响着,也使得金国人的生活习惯很多都相似晏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