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进入厂房,工人们都还在认真的工作,大量机器发出轰鸣声。
“吴厂长,现在厂子一月产能多少?”
李成文选择的是一个生产枪支的厂房,看产品模样就是国民军现在准装备的15式步枪。
“回总司令,因为之前我们厂生产的武器大都是宁国中央陆军的各种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西大路国家和国民军的武器,
最近一个月才收到国民军的各种武器装备图纸,并进行验证生产,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月产15式步枪2100支,手枪540支,15式轻机枪90挺,15式重机枪30挺,
60毫米迫击炮90门,80毫米迫击炮60门,子弹90万发,60毫米和80毫米迫击炮炮弹900发,75毫米火炮炮弹300发,
随着后续工人技术娴熟,产能还会有一定提升,
再加上我厂还在不断扩建厂房、增加机器、招募工人,预计3个月后,产能可以提升3倍。
另外我们正在试制120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炮弹,这两种火炮的图纸我们技术部也正在研究,争取可以早点投入生产”
吴俊听见李成文询问,立刻回答,这些数据他早就背的滚瓜乱熟,
“好!吴厂长你们工作做的很不错,还需要什么都可以向萧部长提”
李成文对于现在汉城兵工厂的产能并不是很满意,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宁国现在缺乏各种工业基础,想要短时间提升兵工厂的产能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李成文心中已经有一个解决办法,不过这个方法估计还得一年时间才能实施。
“是,以后还希望萧部长多多照顾”
听见李成文这话,吴俊看向自己的直属上司萧辰轩。
“吴厂长客气,都是为了国民军的未来,吴厂长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来找我,能够满足的一定满足”
萧辰轩作为后勤部长自然明白拥有自己的兵工厂是多么重要,自从上任他也在不断扶持国民军统治区域的兵工厂。
李成文和萧辰轩在吴俊的带领下,看了汉城兵工厂的所有厂房才离开。
李成文现阶段还是主要依靠系统系统提供的武器,现在国民军已经占据近7个行省,控制区域的人口超过1.5亿。
按照系统数据,李成文现在拥有的挖矿机如下,
大型挖矿机:8台
中型挖矿机:82台
小型挖矿机:584台
拥有如此多的挖矿机,李成文每天可以获得9200积分,
如果只是兑换武器装备,李成文完全可以3天武装出来一个步兵师,
这段时间李成文已经积累了40多万积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民军都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部队上面也只会扩充8个步兵师和两个航空师,这样还会有一部分积分可以节省下来。
再说扩编军队的武器也不全需要李成文从系统中兑换,
国民军现在控制的各个兵工厂,已经可以做到月产步枪7000支,轻机枪500挺,重机枪360挺,手枪800支,冲锋枪600支,
60毫米迫击炮180门,80毫米迫击炮90门,120毫米迫击炮30门,
75毫米山炮30门,75毫米榴弹炮30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150毫米榴弹炮则在试制中,
另外就是每月可以生产各型号子弹500万发,各型号炮弹10万发,
25公斤和50公斤的航空炸弹也能够小规模生产。
以国民军现在的产能,已经可以吊打宁国内部的各个军阀。
……
“最近和白鹰帝国那边沟通的怎么样?”
回到府邸的李成文找来王璨商议事情。
“白鹰帝国驻宁国大使已经给了我们确切的回复,因为白鹰帝国在西大陆的战事顺利,
加上汉斯帝国的海军已经被封锁在港口内部无法出动,白鹰帝国首相已经同意放我们购买的3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回国”
之前李成文先后向白鹰帝国购买了3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还有2艘潜艇,
凭借白鹰帝国恐怖的工业实力,这些军舰很快就建造完毕,进行测试,
不过后面因为白鹰帝国参战,这几艘军舰都被征调,参与到护航运输舰的任务中,
再加上当时国民军没有港口可以停靠军舰,李成文也就同意了白鹰帝国的要求,
现在国民军已经占领汉城,汉城的港口已经可以停靠这几艘军舰,加上其他国家的军舰时不时出现在宁江,国民军现在急需几艘军舰撑场面。
至于宁国北方舰队暗地里虽然已经表示同意归顺国民军,但是他们的军舰大部分还要停靠在北方港口,
在国民军陆军和空军无法为他们提供掩护的时候,李成文和刘冰都决定先不公布他们加入国民军这一行为,
以防遭到东洋国和段齐政府的报复。
“如此最好,现在我们控制区域的宁江上面只有几艘我们的炮艇,并不能对其他势力的军舰起到压制,还是需要我们的军舰回到宁国,
而且这几艘军舰早点回国,可以让我们早点开始培养的我们自己的海军”
现在宁国的海军势力弱小,并且海军内部还严重排外,比如像刘冰、陈宽,他们都是出身于闽省,
不光如此整个宁国海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出身于闽省,其他行省的人想要在海军中立足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这一现象自然是李成文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李成文就想要培养一批属于国民军自己的海军人才,
这也是他早早就安排人员去白鹰帝国的原因,只是白鹰帝国毕竟太过遥远,加上他们给的学员名额也有限,
李成文又在渝城成立了水兵学院,培养士兵和低级海军军官,
国民军总指挥部迁到汉城后,李成文就下令将渝城的水兵学员也搬迁到汉城,并扩大了招生人数,
刘冰也暗中派遣了一些教官来到汉城,不过和这些教官一起来的还有许多闽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