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圣五年一月十六日,随着大内禁宫中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响彻大地,开封下了几日的大雪终于停了,还好,除了几只阿猫阿狗被冻死之外,开封的百姓完好无恙。

崇政殿内,开封府尹薛奎奏道:“官家!大雪虽连续下了几日,但好在官家有先见之明,提前让臣等给开封百姓每家每户免费发放了一床棉被,因此截止今日,无一人冻死。

如今大雪停了,艳阳高照、官家又有皇女诞生,百姓们纷纷自发走至朱雀门前给官家磕头谢恩,并祈求小公主平安健康成长。官家宅心仁厚,体恤万民,皇恩浩荡,万民归心,大宋江山必千秋万代,臣薛奎为官家贺!”

“皇恩浩荡,万民归心,臣等为官家贺!”

崇政殿内的几位辅臣纷纷拜道。

众大臣们一众恭维之后,赵祯不由得有些飘飘然,不得不说,能让这些文官们主动的夸他几句还是很难得。

先前赵祯执意讨伐党项,反对的朝臣是占大多数的,但似乎谁都没有想到,这位登基不过五载,年仅十八岁的大宋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不但打赢了党项人,收复了灵州、宥州等地,而且还展示了卓越的军事统帅能力。

在围绕着困扰了宋朝很多年的党项治理问题上,当今官家沉着冷静、从根本出发、说服了很多大臣们以夷制夷的施政方针,展现了卓越的管理才能。

众人隐隐约约能从当今官家的身上看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影子,能文能武。

“大雪下了三日,如今艳阳高照,正是雪化之时,但气温依然有些低,为防止有人滑倒,不甚摔伤,朕将下令动员开封府百姓清扫官道上的大雪,且出内藏库钱10万贯,用来做奖赏,这件事就交由薛卿处理,朕会派锦衣卫从中协助,确保务必落到实处!”

赵祯想了一下又说道。

“臣领命!”

薛奎忙拜道。

宰相张知白出言道:“官家!此前制定的党项治理政策是否可以下发推行!”

赵祯出言道:“这个暂且不急,当今之要事,是确定一下灵州、宥州、静州等地的划分问题,若向往常一样划归为陕西路统辖,未免有些不妥,所以朕想单独画出来管理。”

参知政事鲁宗道出言道:“不知官家打算设府管理,还是设路管理!”

兵部尚书李迪出言道:“官家!自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秦汉两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及至隋唐时期,实行道、府、县制度、到了我朝立国、设为路、府、州、军、监、县、等地方管理制度,官吏杂乱且多、一道政令往往要经过很多人的审核之后才能下发,臣以为如今天下承平,朝廷当改革地方管理制度,以求提高行政效率。”

赵祯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

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

但由于不够完善,因此官职名目众多,权力交叉的部分很多,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再者就是宋朝为了防止重蹈唐末藩镇之祸,过度限制武将的权力,地方的军事主官往往都是文官,连剿匪都打不过,更别提对外开疆辟土了。

李迪上奏改革地方管理制度,是受了赵祯的示意的,讨伐党项回来之后,赵祯就一直再琢磨地方制度的改革,中央朝廷的改革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因此赵祯打算先从地方改起,一步一步来。

赵祯见此说道:“之所以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只有提高了行政效率,那么天下的百姓才能及时的了解到朝廷的施政方针,国家才能得以正常平稳地运转。

众卿皆乃朝廷重臣,朕希望众卿回去之后,能够结合汉唐的地方管理制度,积极地给朕上书言奏此事,但有一点前提就是,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脱离太祖定下的祖制,所以那些不切实际,没有任何价值的就不要写到劄子了,以免贻笑大方!”

“臣等谨遵官家旨意!”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拜道,他们知道当今官家打算对地方制度下手了,现在只是询问他们的意见,但众臣都是鬼精鬼精的,都知道官家既然这么说,那么心里只怕早就有了大致的方法。

之所以让他们上书商讨此事,一方面是为了立足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组训,另一方面就是想知道,地方制度改革当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某些人的利益暂时不能碰触。

资政殿内,赵祯盯着宋朝的疆域地图已经看了注视了很久,宋朝如今国土面积大约400万平方千米,往南已经占领了台湾府、往东可达登州,往北至代州,往西至西宁州。

造成宋朝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两点,其一是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分化事权、建立了庞大的行政系统。其二大肆开科取士,官僚队伍迅速膨胀。

行政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机器的立柱。宋朝的行政制度其实已经相当于三权分立制了。

但由于宋代推行强干弱末,重文轻武的文官政策,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也是宋朝积弱的原因之一。

行政上: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且相权衰弱,台谏的权力加强,以至于政出多门、互相推诿,效率低下。

官吏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冗官充斥于朝,致使行政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为了限制地方官员的权力,宋朝又增设许多官职,使得官僚机构庞大。

军事上:

文官指挥军队,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兵多而弱,缺乏训练,禁军调度频繁、地方厢兵羸弱,使得宋朝武功羸弱,无力抵御外敌入侵。

由赵祯授意,李迪上书,这场针对地方管理制度,以及官僚制度的改革,朝廷中争论了近一个月,方才定下基调,各方面达成一致。

宣武五年二月二十日,中书门下正式下达诏书,诏书有两道,一道是针对地方区域管理的划分。

即将大宋十八路重新整改划分,并且取消监、州、军管理制度,分为路、府、县、三级管理制度。

赵祯根据后世的记忆,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商讨之后,将大宋近400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划分为,河南路、河北路、山东路、陕西路、山西路、甘肃路、青海路、江苏路、安徽路、浙江路、湖北路、湖南路、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贵州路、江西路、重庆路、四川路、海南路、台湾路,总计21路。

第二道诏书则是地方官制度的改革。

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行政上每路设巡抚一名,正二品官,总览一路行政之权,配给相应的官员若干名。

军事上设总督一名,从二品官,总览一路军事、主要职责是剿匪和守土,且由武将担任总督,但朝廷的文官们对此都是持反对意见,而且跟赵祯闹得是不可开交,最终赵祯为了顺利推行下去,不得已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本来是正二品的总督,改为从二品的总督,且每路军事上增设参谋一名,正四品官,由文官充任。

司法上每路设提刑官一名,从二品官,总览一路刑狱之事。

军事、司法、行政、虽然官员品级有大小,但却互不统属,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巡抚,你的目的就是想办法安顿好民生,发展经济,其它的你就别管了,职责划分明确。

各路军事的主官直接归兵部统辖、最终权归赵祯手里。

各路司法主官直接归刑部统辖、最终权归赵祯手里。

各路行政主官直接归中书门下统辖、最终由赵祯和辅臣们商议而定。

取消知州的官职,全部改为知府,但各地的名称不变,比如原本是杭州的还叫杭州,江宁府还是江宁府。

每府设知府、总兵、提举司各一名,分管行政、军事、司法。知府是正四品官、总兵和提举司是从四品官。

此前宋朝的县按照人口分为大县和小县,而且官员的俸禄还不同,因此导致很多官员不愿意去小县为官,赵祯下令取消了大小县之分,官员俸禄统一。

每县分为县令、县丞、县尉分掌行政、司法、治安,县令七品、县丞和县尉从七品。

这一次改革是不彻底的,因为文官集团的力量太大了,所以看出来,行政系统始终是要压别的一头,但终归是达成了赵祯的心里目标。

同以往不同的事,主要是行政权上面,赵祯给了下面官员一些自主的权力,比如每年收上来的税,地方官可留下一小部分用来鼓励垦荒、修建道路、水渠等等利民措施,甚至可以用来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等到荒年用来平衡物价。

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那就是贪污腐败,但官员贪污腐败这个问题即便是放到现在依旧是个难以彻底根治的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赵祯也是懂得,官员贪污腐败是不可避免的,赵祯能做的就是设立监察机构,尽量避免害群之马的出现,最起码不能使官员明目张胆的更改朝廷的政令,本来收十文钱的,结果愣是改成了一百文。

因此赵祯效法了明朝,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锦衣卫的下属司,比如县设百户、府设千户,但各地的锦衣卫只享有调查权,逮捕权和审核权牢牢的握在了赵祯的手里。

除此外皇家商会在全国各地的人员还充当着一定的监督作用,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土皇帝的诞生。

......

此次征讨党项,之所以打到最后,赵祯最终选择了议和息兵,就是因为漫长的补给线,很大一部分军需物资都是消耗在漫长的补给线上了,打仗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也是困扰宋朝想要征服世界的问题。

古代行军骑兵靠战马,而步兵步兵只能靠两条腿,由于商业的繁荣,因此宋朝交通道路十分发达。

从开封向东,可分为两条“官道”。第一,途经曹州、济(巨野)、衮(衮州)、齐(济南)等州,直通山东半岛诸地;第二,途经南京(商丘)、徐州等地,直通海州(连云港)。

从开封向西,经西京洛阳,直通关中长安,再转向西北可直通秦州(甘肃天水)等地区,而转向西南方向,则可抵达巴蜀等地。

从开封向南,又可分为几条:第一,自开封向西南,途经许(许昌)、唐(唐河)、邓(邓县)等州,抵达襄州(襄阳),再由西转入汉中,或者南下江陵、公安、澧州(澧县)、鼎州(常德)、安化、新化、邵州(邵阳)、祁阳、永州、全州、兴安、桂林。第二,自开封往南,途经蔡州、信阳,往东可抵达寿春府,往东南可抵达南康、洪州(南昌),往南经过岳州、潭州(长沙),最终抵达广州。

但城内的路是多是用青砖铺成的,而城外则都是土路,因此遇到阴雨天气,很难行军,物资补给常常很难到达前线。

将士在前线打仗,后勤补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征伐党项结束之后,赵祯想的就是修路问题。

后世有一句谚语,要想富先修路,什么路最好用呢?答案自然是水泥路,如果能够把全国的官道变换为水泥路,那么不但利于商业繁荣,而且能使得宋朝的行军速度以及后勤补给等起到先天的优势。

古代不向现代,有载重量超大的大货车行驶在水泥路上,因此一条水泥路有可能几年就被压坏了,但宋朝没有那么发达的运输技术,所以一条水泥路可以用上百年也是有可能的。

此时,盘踞在肃州、甘州的李元昊正在同盘踞在凉州和卓啰州的李成嵬打的是难解难分,因此西部边境很是安稳,而辽国也才刚刚平叛结束,赵祯已经收到锦衣卫的消息,辽国此次派来使者贺乾元节,也就是他的生日,据说带的礼物甚多,宋辽正处于关系蜜月期。

天下四海承平,国防暂时没有什么压力,所以赵祯动了修水泥路的心思,而且他前世看过不少主角穿越到古代把水泥给制造了出来,但当他真正开始研究水泥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水泥的制造要比想象中的更困难......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惜芳时异世之帝王路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系统再拉也得用着人在死牢,我被绝色女帝逼成千古忠臣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粥天下周天子异世权谋:重生智者王爷有点懵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九龙夺嫡:废材成皇云尧长歌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汉天子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不见长安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汉末新传:国贼吕奉先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