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高氏还不忘小心翼翼地偷瞄几眼贵妇人的脸色变化,似乎很担心自己这番言辞会惹恼对方。
毕竟随便一眼,瞧见人家出行的阵仗,就知道对方的身份非富即贵,不是她这样的农妇得罪的起的。
那贵妇人瞧着高氏满脸的怀疑,耐着性子开口问道。
“那你说说你姓谁名谁,来自哪里?”
高氏并没有丝毫隐瞒之意,便将自己的身世来历和盘托出。
原来,高氏乃是其养母所收养之人,故而随养母姓氏为高。
关于亲生父母究竟为何许人也,莫说她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即便是她的养母也是全然不知。
据高氏所述,养母在临终之前,向她透露了当初收养她的经过。
那时正值一场因政变引发的上京之乱,道路之上一片混乱不堪。
养母原本是上京有名的绣娘,不过因为那场混乱,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在匆忙赶路打算离开上京之际,偶然瞥见尚在襁褓之中的她被遗弃于路边。
或许是出于恻隐之心,亦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养母当即决定将这个可怜的婴孩捡起,并一路带回到故乡悉心抚养长大。
由于那场政变牵连甚广,诸多世家大族皆因立场错误而惨遭灭门之灾。
因此,养母曾推测,这高氏或许是某个大家族中的孩子,不幸在这场动乱中遭人抛弃。
毕竟,覆巢之下无完卵,将年幼的孩子丢弃,总好过全家一同被处死的好。
待到高氏缓缓讲述完毕这段过往经历,那位贵妇的情绪愈发激动起来。
所有细节竟然全部吻合无误!那贵妇人清楚地记得,正是在那场政变引发的混乱之时,自己尚在襁褓的小妹被心怀不轨之人强行掳走。
而高氏的养母恰恰就在那个时候捡到了她。
“绝对不会有错,绝对不会有错!你定然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小妹啊!”
贵妇热泪盈眶,声音颤抖着说道,仿佛要将这些年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尽数倾诉出来。
“这样,你先跟我回府,府中有位伺候了咱们母亲一辈子的奶娘,当年,你一出生,她就说你像极了母亲,让她辨认一番,就更是确凿无误了”
话说完之后,只见那位贵妇神情紧张,仿佛担心高氏会突然逃走一般,用力地紧紧拽住她的胳膊,同时转头向着车窗外站着的红绫高声吩咐道。
“快回府!”
高氏见状,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本还想着开口婉拒这位贵妇的邀请,但话尚未出口,就被那贵妇如连珠炮般噼里啪啦说个不停的话语给硬生生地堵了回去。
就这样,马车缓缓启动,朝着府邸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那位贵妇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开始滔滔不绝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据她所言,其父母在当年曾坚定地支持如今的圣上,并且竭尽全力保护了当时尚且年幼的皇上和太后。
待到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之后,皇上龙颜大悦,对她的父亲予以重赏,册封其父为永安侯。
如此一来,她自然也就与高氏一样,同为侯门之女,身份尊贵无比。
然而命运多舛,就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混乱之中,她的父亲不幸身负重伤。
而更为悲痛的是,在此期间,家中幼女骤然离世,这双重打击令他心力交瘁。
尽管苦苦支撑了整整三年时光,但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心病难愈而与世长辞。
自那时起,她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沉浸在丧夫失女的巨大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没过多久,便也追随父亲而去,撒手人寰。
太后见她年纪尚小,却已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心生怜悯之情,于是将她接入宫中亲自抚养长大。
后来,她到了适婚年龄,承蒙天恩眷顾,得以嫁入将门,成为了护国将军的长子之妻。
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再后来,她的夫君顺理成章地承袭了护国将军的爵位,至此,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敬仰的护国将军夫人。
然而,即便她已然坐拥着令众人艳羡不已的权势与尊崇地位,但每当夜深人静、进入梦乡之时,往昔的记忆总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清楚地记得,当年父母临终之际,那满含期盼与牵挂的目光,以及他们对自己最后的嘱托:一定要找回失散多年的妹妹。
自那时起,每逢护国将军因军务离府外出,她便也会悄然离开府邸。
岁月悠悠,这些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历经无数风雨沧桑,只为能寻得妹妹的下落。
而寻找妹妹最关键的线索,则是小妹小臂上那块与生俱来的独特胎记。
为此,她不知曾多少次满怀希望地凝视过路人的臂膀,又有多少回在失望中黯然神伤。
也许是上苍被她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就在这一次,命运之轮终于开始转动。
原本只是一场寻常的街头纠纷,可当她看到那名被指控为小偷的女子奋力挣扎时,不经意间露出的小臂上的胎记,瞬间吸引住了她的全部注意力。
那熟悉的形状和位置,不正是她苦苦寻觅多年的小妹身上的胎记吗?
一时间,惊喜、激动、难以置信等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令她有些不知所措。
若不是因为这场意外的争执,致使红绫误将她当作小偷并用力拉扯,恐怕她永远也无法发现这个隐藏在人群中的重要线索,那么姐妹二人今生今世很可能就会就此擦肩而过,错失相认的良机。
提及那枚戒指,高氏不由得连忙开口解释道。
“这枚戒指真的并非是我偷窃得来的呀!它其实是我的女儿送给我的,想当初,我们一家人正在逃荒路上,幸遇一位善良的贵妇人慷慨相助,不仅给予了我们食物和钱财,还把这枚珍贵的戒指送给了我的女儿,后来,女儿见我喜欢,便转赠于我了。”
护国将军夫人闻听此言后,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之色,不由自主地将这句话又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