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啊。\"田悠悠恬然一笑,\"若是你们六家十个酒楼全部撤出慈州府...\"
她看向葛辰阳和知府大人,\"我田悠悠保证,会买下这十个铺子。\"
\"并且,联合暖天下庄子一起,上交足额的会费,绝不会让慈州府商会有任何损失。\"
\"至于赋税。\"
\"知府大人,我在郊外的两个庄子,去年交了多少粮税,你该知道吧?\"
\"若没有意外,今年我还会在慈州府买庄子种粮食,交的粮税翻一番、两番、甚至三番都有可能。\"
\"另外,暖天下庄子的赋税,就算比不过他们十家酒楼,我也以十家酒楼往年的赋税上缴。\"
\"如此。\"
\"知府大人和葛会长应该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吧?\"
知府大人当然知道那两个庄子,白云庄和悠然庄,去年居然上缴粮税近四十万斤。
也就是说,那两个庄子的收成,一年有两百万斤。
那可是...三百亩和五百亩的庄子。
要是田悠悠多买一些庄子...
那慈州府的粮税,还愁啥?
关键是,那高产的稻子啊。
他学生陈礼递上来的折子,那上面的数字...
放谁的面前,谁不眼红?
知府大人朝那几个掌柜看了眼,眼里流露出不满。
六个掌柜面面相觑,他们也没想到田悠悠居然会这么说。
以她一家,抵他们六家?
要是旁人,他们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对方是田悠悠, 他们还真不敢轻视。
毕竟,对方可是仅凭着油豆皮和菊芋粉条就带动整个慈州府繁华的人。
\"知府大人,葛会长,我们大掌柜可不光是在慈州府做酒楼生意,还有其他生意呢。\"
田悠悠缓缓的看向他们,\"怎么?几位的大掌柜,还要为了一个暖天下庄子,把所有在慈州府的生意都撤走?\"
\"他们是跟银子有仇吗?\"
冷冷的哼了一声,田悠悠又道,\"知府大人、会长,你们也不必因为他们的话而担心,他们的生意撤走了,我就再做几样买卖,把府城损失的拉回来就是了。\"
....
\"如果没有问题,那我们暖天下就继续动工了。\"
\"几位掌柜也尽快说到做到,撤离慈州府吧。\"
知府大人摸了摸鼻子,葛辰阳也转头看向另一边。
六个掌柜傻眼了,他们那么说是要给知府大人和商会施压,好让他们出面去制止田悠悠开暖天下的庄子。
可,可没想过真的撤离慈州府啊。
最近一年,慈州府的外来人越来越多,他们凭着暖锅,生意也能维持着。
既然能赚钱,那当然不想撤了。
其他的那些生意也是,慈州府是个必要的途径点,他们怎么可能把慈州府的生意撤出去。
\"你们六位怎么说啊?\"知府看向六位掌柜。
六位掌柜无奈的撇撇嘴,\"田姑娘,生意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做了去。\"
\"你这是...不给我们活路啊。\"
田悠悠笑笑,\"几位掌柜的酒楼当初也没给过其他人活路啊。\"
她看向谢大掌柜,谢大掌柜附和的点头。
他们本地的酒楼都不算大,这些外来的酒楼不论是规模、装修、菜式都比他们好。
这些年来,本地酒楼一直被外地酒楼压着。
那时候,他们可不是这副嘴脸。
\"可不是,赚银子这种事,本就是各凭本事的。\"
\"你们也可以跟暖天下一样,弄个庄子来做酒楼。\"
\"就连暖锅这个菜,你们酒楼里不是也有吗?田姑娘可从来没说,不许你们做。\"
几个掌柜尴尬的笑笑。
田悠悠确实没说过不让他们做。
可是...
他们做的暖锅不正宗啊。
而且,他们一开始也没有跟田悠悠签订油豆皮和粉条的订货契书。
他们的货都是跟其他商户买的,所以成本也比其他人家高。
\"几位的大掌柜在其他府城,不会也这样给人施压吧?\"
\"还是说,只是看我田悠悠好欺负?\"
田悠悠板着脸,虽说她今年才十六岁,但是板着脸的样子还有几分唬人的意味。
事情谈成这样,六个掌柜也知道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他们是不会撤出慈州府的。
这个时候,倒不如...给田悠悠卖个好了。
\"田姑娘。\"其中一个掌柜的神色缓和下来,语气也软了,\"其实...\"
他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点头表示赞成他继续说。
于是,他继续道,\"其实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你做暖天下庄子的事。\"
大家都忙着做自家的买卖,哪里会关注那么多。
他们是在慈州府,又不是在京城。
田悠悠看向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是有人来告诉我们的,还跟我们说,你们的暖天下庄子一旦做起来,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还给我们出主意,让我们联合起来,给府衙和商会施压。\"
\"让你的暖天下办不下去。\"
田悠悠蹙起眉头,心中有个怀疑对象。
\"是谁?\"
六个掌柜互相看了看...谁也不知道要不要说出来。
\"你们别看了,我知道是谁了。\"
\"是安平县的杜员外吧?\"
六个掌柜这才点头,\"田姑娘,是你自己猜到的,不是我们说的。\"
\"这个杜员外,他可不只是个员外。\"
\"他有个侄儿,在京城做官的。\"
\"所以,杜员外跟我们大掌柜很熟悉。\"
\"你别看他在安平县没多少生意,其实他的生意都在外面。\"
\"他家的茶叶生意,是做的最好的。\"
\"钦州府窦家的茶叶也都是卖给杜家的。\"
田悠悠看向晏尧,只见他尴尬的摇摇头。
他不知道...这些。
田悠悠垂眸,若真是这样,那她还真的小看了杜家了。
\"那个...\"六个掌柜局促的站起,\"那个...既然田姑娘执意要做暖天下,那我们...\"
\"我们也只能...呵呵...\"
太尴尬了...
说什么话都圆不回来。
田悠悠挑眉,\"几位掌柜若是想从我这里订购油豆皮、粉条...我随时欢迎。\"
\"是是,那我们改日去暖天下拜会姑娘。\"
事情解决了,还额外签订了六张订货契书。
暖天下的工人继续做工。
田悠悠每天都驾着牛牛装模作样的从外面运食材进来。
之前是各种野菜的苗,还有各种豆子,这两天是菌包和种木耳的木头。
帮忙卸货的工人完全看不懂田悠悠弄来的这些东西。
\"田姑娘,这些是什么啊?\"
工人手里抱着几个菌包,问道。
田悠悠告诉他,\"这是可以种出菌菇的菌包。\"
她这次准备的菌包很多,因为菌菇鲜美,烫火锅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能吃不少。
这些菌菇可以收三到五次,还能重复利用。
若是碰上有兴趣的客人,还可以当作礼物送出去。
\"这个东西能种出菌菇?\"工人怀疑的看着手中的东西。
在他看来,手中的菌包就是一层棉布包裹着什么...
可菌菇是什么,那都是山里的山珍。
这些山珍别说种了,有的拔出来没一会儿就腐败了。
反正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谁能种出山珍的。
\"当然可以啊。\"田悠悠已经在空间里试过了,确定是可以种出来的。
工人一听更好奇了,把菌包抱在怀里,来回的打量。
可是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一个包裹,要怎么种出菌菇,从哪里种出来?
既然想不出来,他们也就不纠结了。
把搬下来的菌包,一个个的放到了架子上。
打造的专门放置菌包的格子木架简直就是为了菌菇包量身定制的,一个个菌包占一个菌菇包,放进去,头部露出来。
后面只需要把头部的棉布割破,再勤快浇水,就可以长出鲜美的菌菇了。
在开业前七八天就要做这项工作。
不过,这些东西都进场后,田悠悠要做的是给谢大掌柜招募来的伙计做培训。
这些人全部都要签订保密的契约,关于在暖天下里看到的一切都不能透露出去。
其中也包括在暖天下服务客人时,听说到的一些八卦。
确定好保密的契约后,便是分配大家的工作。
负责的内容不同,工钱也不一样。
当然,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分配。
就好比年轻一些的女子,就分配在暖天下专门的女子厢房里,为女性客人服务。
而年轻的小伙,则分配到专门的男子厢房。
至于一些男女混合的客人,则可以安排年长的伙计。
在暖房里工作的工人要耐得了温度,在厨房里做事的要手脚快,做事麻利,爱干净。
有专门照看蘸料台的妇人,主要的工作就是把蘸料台打理干净,并且随时加满蘸料。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带客的伙计。
从门口接到客人,根据客人意愿,是直接去吃饭还是去逛一下暖房。
若是要去逛暖房,则要带上一个竹篮,把客人选择的菜品带着。
这些菜品出暖房的时候,会用水冲洗一下,到了吃饭的厢房,直接剪了就能下锅。
在开业前几日,七星楼和其他酒楼就开始宣传了。
他们只说,京郊的暖天下庄子是创出暖锅新吃法的田姑娘开的庄子,便有很多人等着庄子开业这一日。
转眼,就到了开业那天。
一大早,整个暖天下就忙碌起来了。
暖房的伙计开始给暖房里的菜品浇水、检查,把不合格的菜品取下来。
厨房里的伙计开始备菜,每个人负责几样菜,准备好就交给厨子继续准备,然后就把一道道准备好的菜,罗列在菜架上。
等前面的菜单下来,伙计们便会按照菜单备货。
还没到饭点,暖天下门口已经来了十几辆马车了。
门口接待的伙计训练有素,招呼大家过来取号牌,等时间一到,就可以按照号牌进入。
号牌也分种类,一楼的大堂有两个人的小桌,有三四个人的中桌,有五六个人的大桌,还有更多人的超大桌。
二楼三楼的厢房也分四种规格,但是价格要比大堂贵一些。
此外,大堂的桌子不能预定,二楼三楼的厢房可以提前预定。
第一天开业,来凑热闹的很多,二楼三楼的厢房号牌很快就发光了。
只剩下大堂的号牌,没拿到号牌的也没办法,只能将就。
时间一到,大门一开。
门口的伙计一波又一波的带着客人进入。
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客人带到指定的厢房或者桌子,那里有专门的人伙计继续招待。
若是客人要去逛暖房,则直接交给在暖房那般交接的伙计。
第一天嘛,去暖房的人比较多。
大家看到暖房里各色各样的菌菇,好奇得驻足观赏,看到各种芽菜的时候更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伙计,这种菜好不好吃啊?\"
\"伙计,这种菌菇叫什么啊?\"
明明是酒楼,却弄得跟植物园似的。
来吃饭的都是不差钱的,看到这些稀奇菜品,一摆手就是全部要。
带路的伙计恨不得拿着三四个竹篮,才能装得下那么多菜。
不过,到了酒楼后,他们又很是后悔。
因为菜谱上的菜式更多...
没吃过的东西也很多。
想全部来一些吧,伙计们却劝着说她们吃现下选择的菜品已经足够了,不能选太多了,免得浪费。
最后,这第一天的暖锅还没吃呢,有些客人已经定下明日的号了。
田悠悠搞出来的这一套吃法,从选暖房的菜,到选锅底,自己搭配蘸料...再到品尝菜品,果然没让大家失望。
尤其是在大堂吃的那些人。
原本还遗憾没有抢到厢房的号牌。
可是他们发现,在大堂吃暖锅,另有一番风味。
大家可以互相分享菜品,分享调配蘸料的心得,还能谈古论今,吟诗作赋。
吃完饭,伙计们问了客人,要不要把菌包、芽菜培养盒带回去,只要继续浇水,过几天就可以长出新的菜来。
大家听了这个,当然是想带回去了。
于是伙计用油纸包好,在里面放上一张种植方法的说明纸。
一个午饭时间结束后,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伙计都累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