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谣言的力量
张九真的战略和行动展现了一个头领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的冷静与智慧。他的策略不仅包括军事上的准备,还包括政治斗争上的巧妙操作。
张九真通过散布谣言来影响朝廷内部的稳定,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优势。这种内外兼修的策略,显示了张九真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头领。
在军事上,张九真强调了加强训练和防御工事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他的务实和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
他知道无论策略多么巧妙,最终的胜负还是要靠战场上的实力来决定。因此他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大军素质,确保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能够有足够的战斗力。
在政治上,张九真的策略更是巧妙。通过散布与杨嗣昌结盟的谣言,他成功地引起了朝廷内部的猜疑和恐慌,这种内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朝廷对陕西的军事行动,为张九真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调整战略。
此外,张九真还表现出了对时机的敏锐把握。他知道在朝廷大军集结之前主动出击可能会带来不利,因此选择等待最佳时机,即杨嗣昌失去皇帝信任的时候,这种等待时机的策略,显示了他作为带头大哥的耐心和智慧。
总的来说,张九真的行动和策略体现了一位优秀领导者的多方面素质:军事上的准备、政治上的策略运用、对时机的把握以及对团队的管理和激励。这些素质的结合,使得张九真能够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保持优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的猜忌心理越来越重,他很担心杨嗣昌会真的背叛自己,特别是杨嗣昌的父亲杨鹤还是因为崇祯皇帝震怒,将杨鹤下狱,最后死在牢狱中。
这样一来,崇祯皇帝更加对杨嗣昌不放心了,于是想着将杨嗣昌调回京城。
但事关重大,万一杨嗣昌真的和张九真勾结在一起,崇祯皇帝担心杨嗣昌会直接带着大军投降张九真。
于是崇祯皇帝召见了大臣谢升,郑三俊两人前来商议对策。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皇帝紧锁的眉头,青烟环绕,好似崇祯皇帝的思绪那般飘忽不定。
谢升和郑三俊跪拜在地,等待皇帝的指示。
“两位爱卿,朕今日召你们来,是为了商讨杨嗣昌之事。”皇帝的声音低沉,透露出他的忧虑。
谢升抬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杨嗣昌眼下手握重兵,若他真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应立即调他回京,严加看管。”
郑三俊却有不同意见,他道:“陛下,臣以为此举过于冒险。杨嗣昌若无异心,此举必会引起他的记恨,若有异心,这可能逼他走上绝路。我们应暗中观察,同时加强防范,以防不测。”
皇帝沉吟片刻,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有理。但朕心中不安,杨嗣昌的父亲杨鹤之死,朕说来也是有些失误,朕担心杨嗣昌会因此心生怨恨。”
郑三俊道:“陛下,杨嗣昌虽有怨气,但臣相信他更忠于大明。我们应设法化解他的怨气,同时确保大军的安全。”
郑三俊补充道:“陛下,臣有一计。我们可以派遣心腹前往杨嗣昌军中,暗中观察他的动向,同时传达陛下的信任与关怀。若他真有异心,我们也能及时得知。”
皇帝点头:“此计甚好。但派谁去呢?”
郑三俊道:“臣推荐王承恩,他是陛下的家奴,忠诚可靠,且与杨嗣昌有过交情。”
谢升也表示同意,说道:“王承恩确实是合适人选。陛下,我们应立即行动。”
皇帝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就依两位爱卿之计。”
随后崇祯皇帝对身边的王承恩叮嘱几句,便命他即刻启程,去杨嗣昌大军中担任监军太监,任务是既要安抚杨嗣昌,又要牵制杨嗣昌。
王承恩领命,随即谢恩出发。
谢升和郑三俊两人很快也告退,崇祯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内,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他知道如果这一步棋走错,可能就是满盘皆输。
与此同时,杨嗣昌在军帐中,正与心腹密谈。
“大人,现在京城对你的流言蜚语越来越不堪入耳,恐怕皇上会对你起猜忌啊。”心腹将领赵吉司担忧地说道。
杨嗣昌眉头紧锁,道:“我也感觉到了,皇上对我父亲的死一直没有忘记,担心本官会耿耿于怀,我担心皇上会对我下手。”
赵吉司道:“大人,我们不如先发制人,联合张九真,共同对抗皇上,到时候要么给张九真当开国功臣,要么再干掉张九真,大人你自己当皇上。”
杨嗣昌吓了一跳,赶紧摇头道:“不可,此举风险太大。我们应静观其变,同时加强军备,以防不测。”
赵吉司见杨嗣昌没有决心办大事,也不多劝,点头道:“大人英明,我等部下定会全力支持大人。”
杨嗣昌望着帐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自己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而在京城,王承恩此时已经悄然出发,前往杨嗣昌的军中。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艰巨,但为了大明,为了崇祯皇帝,他愿意冒险一试。
夜色漆黑,就像此刻王承恩的心情一样城中,王承恩顾不得坐轿子,竟然是骑着快马,穿越重重关卡,直奔杨嗣昌的军营。
此刻王承恩的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担心杨嗣昌真的背叛大明,背叛皇上。
与此同时,在杨嗣昌的军帐中,气氛同样紧张。杨嗣昌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他的心腹将领赵吉司站在一旁,两人正低声讨论着当前的局势。
“大人,王承恩此行,恐怕是皇上派来监视我们的。”赵吉司压低声音说道。
杨嗣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也有此预感。皇上对我始终心存疑虑,这次派王承恩来,恐怕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