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之后,蕙兰经历过无数次阴谋陷害,也经历过数不清的意外变故,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如此无助和绝望。
如今,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陈同身上,希望他能找到思菱。
正如慕容复所说,只有见到思菱,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可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思菱依然毫无音信,仿佛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这段时间里,陈同曾短暂地回到宫中,处理完母亲和陆水芸的后事之后,就又匆忙踏上了寻找思菱的征途。
蕙兰则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变得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仿佛生了一场重病般,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而原本因蕙兰即将被封为皇后而欢欣雀跃、热闹非凡的醉心殿,此刻也被一股忧愁的氛围所笼罩着。
这一天,阳光明媚,但蕙兰却面色苍白地坐在贵妃椅上,双眼失神地凝视着窗外。
思冰心疼地看着日益消瘦的娘娘,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话语咽回肚子里。
她静静地站在蕙兰身后,脑海中的思绪如同乱麻般错综复杂。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田青那尖锐的嗓音:“娘娘,陈大统领回来了!陈大统领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蕙兰浑身猛地一颤,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恢复了一丝神采。
而一旁的思冰,则迅速地跑出房间去迎接陈同。
当陈同踏入内殿时,蕙兰缓缓回过神来,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满脸疲惫的男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崩塌。
蕙兰不禁回忆起他们上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时的陈同意气风发,充满自信;而如今的他,却如此狼狈不堪。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让人感到恍若隔世。
蕙兰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怎么样?找到思菱了吗?”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双手紧紧握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透露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陈同沉默片刻后,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回答道:“我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没有发现她的踪迹……我怀疑,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蕙兰听了这话,犹如万箭穿心一般,心痛得无法呼吸,她喃喃自语道:“不,不会的……思菱一定还活着,她不会丢下我的,不会丢下这里的一切的……”
陈同看着她如此痛苦,连忙安慰道:“娘娘,也许……也许,她只是被藏在了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我会继续寻找的……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蕙兰机械般地点点头,但泪水却如决堤的洪水般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她知道,她必须坚强,为了思菱,也为了自己。
思冰听到陈同说要离开,心中充满了失落和不舍。
她一脸期待地问道:“陈同,你这次回来要待多久?”
陈同表情木然,眼神空洞,他淡淡地扫了思冰一眼,说道:“我回来交接一下,也想见娘娘一面。上次回来,行色匆匆,公务没有处理好,好在,皇上不曾怪罪。明日,明日我就要走了。”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思冰站在原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能释怀。
思冰眼神中流露出太多的不舍,但是,看到蕙兰,她只好按捺住心中所想。
第二日,陈同又踏上了寻找思菱之路。
天气越来越冷了,冬日的清晨,蕙兰站在正殿的门口往外望去,想想不久前,思菱一身红妆,从这儿出发,缓缓走向门口的喜轿,不觉泪目。
人世间,为何要留下这么多的遗憾?为什么风雨之后,本该万事皆圆满的时刻,却留给自己沉重的打击,和难言的心痛?
如果能料到今天,她宁愿当初的自己,狠心拆散陈同和思菱,做个棒打鸳鸯的恶人。
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痛苦。
冬月初六,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这个日子终于到来。
辰时一刻,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翘首以盼,期待着目睹这场盛大的封后大典。
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封后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蕙兰头戴一顶雍容华贵、重达十斤的凤冠,身披一件绣满凤凰图案的红色礼服,缓缓地踏上崇明殿的高台。
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庄重而神圣。
站在高台上,蕙兰心中涌起千万种情绪。这些情感汇聚成一股洪流,涌上心头。
她想起了过去的种种,从发现姐姐邓蕙梅失踪的那个秋日清晨开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她仿佛已经经历了一整个人生。这段时光充满了无数的温暖和甜蜜,但也夹杂着无尽的凄凉与苦涩。
她回首望去,目光落在自己长长的裙裾上。裙摆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点缀着数以万计的明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些明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思冰和素靥紧跟在她身后,她们小心翼翼地走着,亦步亦趋。
这一刻,蕙兰突然万分想念思菱。
想念那个温婉隐忍的,善解人意的,自她入宫后,就一直伴她左右的姑娘。
“冬夜的云水阁,是她陪着我;雪夜的海棠树下,是她陪着我;三月的云若寺,是她陪着我;津城的小客栈,江上的船,离宫的角门前……每个有我的地方,就会有她。一心一意,忠心耿耿,急我所急,想我所想。
而如今,距离她逃出陈府,已经将近十天了,各路找寻的人马派出去,却是一次次的无果而归。
思菱,你到底在哪里?是生,还是死?终是没有人知道!”
这时,蕙兰的耳边,传来路德海略显兴奋的嗓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邓氏,敬国公之女,名门闺秀,蕙质兰心,温婉淑德,娴雅端庄。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驭后宫诸嫔妃,以兴宗室……”
蕙兰强作镇定,不再想思菱。
此刻,是她期待已久的。她终于排除万难,一步步登上崇明殿的高台,站在慕容复身旁。
蕙兰缓缓抬起头,看见慕容复面带微笑,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
然后,他缓缓伸出手。
蕙兰上前一步,将手放入他温暖的掌心。
四目相对,他们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后很长时间,寻找思菱仍是蕙兰的执念。
但普天之下,想找到刻意躲藏的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很多人劝她,说思菱肯定是害怕之下,畏罪自杀了,让她别再徒劳无功。
但她坚信,思菱没有死,而陈夫人和陆水芸,即便真是她所杀,也肯定事出有因。
她不可能无缘无故杀人,定然是被逼到绝境!
时光荏苒,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年年过去了。
思菱,却是始终生死不明,杳无踪影。
那个深夜,在陈府的花园里,思菱和陈夫人陆水芸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和蕙兰抱着同样执念的,是陈同。
自始至终,即便铁证如山,他也不相信,思菱会杀了他的母亲。
陈同找思菱,找了整整三年。
蕙兰最后一次看到他,是他来宫里见慕容复,恳求慕容复让顾帆回京,换他去西南戍边。
他一脸坚定地说:“微臣如今无所牵挂,情愿远赴西南,如有外敌侵犯,定会寸步不让,马革裹尸!”
蕙兰知道,京城对他来说,是个伤心之地,留在这儿,无异于凌迟之痛。
那天,她刚好也在崇明殿。
她简直不忍直视陈同,这个昔日意气风发挺拔英俊的青年,如今却是形销骨立憔悴不堪。
难以想象,这漫长的三年里,他去了多少地方,经历了多少次失望,又感受了怎样的诛心之痛!
慕容复最终同意了陈同的请求,五日后,他只身前往西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同始终形单影只,没有再婚。
蕙兰知道,他始终没有放下,始终在坚守着无望的等候。
蕙兰在这漫长的光阴里,也经历了很多,别离与相聚,新生和死亡。
封后第二年,她和慕容复的女儿,沐莹公主出生。她是个有着倾城之貌又冰雪聪明的女孩,慕容复喜不自禁,视为掌上明珠;
封后第五年,她和慕容复一起,送走了太后。这个睿智、豁达的女人,是在她和慕容复的陪伴下,带着笑容,阖上双眼的。
婉妃守着她的浅柠,生活过的逍遥自在。
她和欣嫔经常来陪着蕙兰,絮絮叨叨就是好几个时辰。
蕙兰希望见到她们。共同经历的那么多,她们已经是无话不谈的知己。
浅柠公主十七岁时,蕙兰参谋,慕容复做主,为她寻了一个品质优良的夫婿。
婉妃看着女儿生活的幸福,心满意足的待在后宫养老了。
欣嫔虽然没有子嗣,也是非常满足。她喜欢安静,在自己宫中开辟了一小块地,每天施肥、浇水、种花,忙的不亦乐乎。
秋苓尽心尽力侍候邓百川夫妇。邓夫人起初并不待见这个半路捡来的女儿。
邓百川却极其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女儿。邓夫人见自己老爷喜欢,她也从丧女之痛中慢慢走出,也就接受了秋苓这个女儿。
在秋苓二十五时,他们终于为她寻到了一户人家,风风光光的把她嫁了出去。
皇宫中,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蕙兰陪伴在慕容复身边,掌管着后宫的大小事务。她明白后宫之事千头万绪,需要她用智慧和耐心去处理。
她首先注重后宫的和谐,她深知后宫中的女子们都有着自己的心思和欲望,因此她努力在她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
她尊重每一位嫔妃,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她还注重后宫的管理,她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后宫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章可循。
她对嫔妃们的行为举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给予她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她注重后宫的卫生和安全,让嫔妃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
蕙兰还注重后宫的文化建设,她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让嫔妃们在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她还鼓励嫔妃们学习琴棋书画,让她们在艺术的氛围中陶冶情操。
蕙兰的努力得到了慕容复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嫔妃们的尊重和爱戴。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成为了一个善良又不失锋芒的好皇后。
自从搬到了凤鸾宫以后,蕙兰就立刻将熙儿和廷儿两位皇子都接了过来,让他们与烁儿一起住在同一宫殿里。
从此之后,她亲自承担起了教育这三个孩子的责任,对他们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偏袒,将熙儿和廷儿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皇子在朝夕相处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他们相互尊重、关爱,宛如亲兄弟一样。
这样和谐的氛围正是蕙兰所期待的,她感到无比欣慰。
而这种兄友弟恭、相亲相爱的景象也让整个宫廷充满了温暖与和睦的气息。
蕙兰和慕容复,他们二人如同神仙眷侣一般,恩爱如初。
近二十年来的相互陪伴,使得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慕容复将蕙兰视为心头挚爱,一直把她放在心间最重要的位置,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让她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慕容复不仅是一个高高在上、威严果断的君王,更是蕙兰心目中细心周到、柔情四溢的夫君。
又是一年春来到,细密的雨丝飘飘洒洒,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一片朦胧之中。
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般美妙绝伦。
崇明殿的高台之上却传来了阵阵庄严肃穆的声音。
那是册立太子的典礼!
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