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心中忧郁,又不敢表露出来,只是表示需考虑一番。几天之后,司徒杨彪也上表,同意贾诩的表,建议朝廷封刘鑫为燕王。又过了几天,司空荀彧也上表,支持贾诩的建议。
三公都出面,刘鑫也就不好意思装糊涂,他也上了表,表示自己的功劳太小,朝廷封公已是恩惠,岂敢当王?请刘协不要给他封王。
又过了几天时间,朝臣大臣纷纷上奏,请求封刘鑫为燕王。这次刘鑫并没有拒绝,三辞三让只是表示谦虚而已,不是非得玩三次,最主要是刘鑫没有耐心反复地玩。
半个月后,刘协正式下诏,封刘鑫为燕王,允许刘鑫封丞相置百官。又过了几天时间,刘鑫便带着一些官员,乘船前往右北平土垠城,正式封王。
自离开土垠城后,他从未回过土垠城,心中颇为感慨。刘鑫早有安排,任命了一批官员,替他驻守土垠城。他在右北平只待了十几天时间,封王的相关仪式结束之后,刘鑫没有多停留,而是选择回洛阳,因为他将准备南下攻荆州之事。
回到陈留附近时,他记得刘馥在这里挖运河来着,便顺路去看了一下。见到刘馥时,刘鑫心中微微一动,刘馥黑了许多,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看来,这活可不容易。
“拜见燕王!”
“元颖请起,你我两年多不见了,你消瘦了不少,真是辛苦了。”
刘馥露出了笑容:“燕王处处为百姓,我为燕王之臣,岂敢落后?”
两人叙了回旧,慢慢地步入正题。
“燕王请看。”刘馥掏出一张图来,这是他画的草图,或者应该叫做工程图,反正刘鑫也看不懂。
“两年多以前,我花了半年时间,在兖、徐两州勘查,后来决定把工程先分成两段时间,一段是挖通黄河和淮水,另一段是挖通淮水与长江,如此一来,黄河到长江,从水路上便会相通。”
“不过,若是直接从黄河挖到淮水,显然工程量浩大,数年甚至数十年都挖不通,所以我只能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动工。后来经过勘查,我便决定挖通汴水到淮河。”
“数百年前,便有鸿沟从荥阳而出,流经中牟、陈留等地,从徐州下邳国盱眙县,流入淮水,但此道历经数百年,早已堵塞,堵归堵,只是没流入淮水而已,而是流入其他水域。”
“后来,先汉之时,又加以疏通,形成了现有的汴水,却仍是不能流入淮水。若不注入淮水,则水道不通,所以我便决定,沿旧鸿沟之道,将其堵塞之处重新挖通,使汴水重新流入淮水。”
刘鑫听着有些晕,并不能完全理解,不过,他与曹操在汴水上打了一仗,也知道这汴水也就二三十丈的宽度,太窄了,不能当作水路主干道使用。
这水道一定要宽,水量要大,才不容易干涸,否则干旱季节,整条河都没有了,船只就会搁浅。
“那你动工到什么程度了?”刘鑫收到过刘馥的奏表,知道他已经动工。
“那是自然已经动工,否则岂不辜负燕王嘱托?早在一年半以前,便已经动工,先是疏通荥阳到中牟段原鸿沟,再加宽加大汴水,最后将堵塞的部分挖通,历经一年零八个月,常年动用八万百姓,还有农闲之时,又招募三万百姓,共十一万百姓。”
“好,那带我去看一下。”刘鑫兴趣大起。
刘馥自然也不反对,带着他来到已挖好的汴水前。
“这是陈留段汴水,原本宽度只有三十丈,今已挖到六十丈,深度亦有五六丈,够深够宽,足够行船,水军都能在这里打仗了。”
“原本这里有水流,你又如何把河道挖大挖深?”
刘馥一阵愕然:“一般工匠会到上游勘查地形,挖个地方储水,又寻求能将河道堵住之地,将其堵住,然后在中下游开始动工。只是,此乃工匠施工的技艺,燕王无须详细了解。”
刘鑫点了点头,他只是一时好奇,并非真的刨根问底。技术问题自然有工匠去解决。
刘馥接着说:“那如今这汴水已通向盱眙县了吗?”
“已经通了,全程约一千三百里,从盱眙流入淮水。”
“也就是说,可以通行船了?”
“恐怕还不行?还些有工程未完成?”
“什么工程?”刘鑫有些不解,他已经看到远处有百姓行船了。
刘馥连忙解释:“燕王,汴水连接黄河和淮水,若在这汴水上行驶小船,也就无所谓了,这百姓的船只小,只坐三五个人,用来摆渡,可是燕王大军的船只,要坐上百人,还不能进入这汴水。”
“我亦是怕船只进入,在荥阳黄河流入处和盱眙流入淮河处,派人把守,严禁任何船只进入。这百姓的船只,也不知道怎么偷偷摸摸地进来的。真是的。”刘馥也只是发牢骚,却无意去抓在河上划船的百姓。
“这河道是挖好了,但两岸还需要巩固,要在低矮之处,建一些堤坝,加固两岸,避免发水时冲垮岸边。所以,我亦派人时常观察两岸,以保安全。”
“另外,我还需要再挖出几道支流来,比如挖通蒗荡渠、睢水等,使其与汴水相通,分担其水道压力,这水路得四通八达,才不容易堵塞。若是发生水患,也好疏通水道,使汴水的水流向他处,汴水的压力才会小。”
“燕王,这汴水挖好了,但一年之内,还是先观察为妙,然后再慢慢放大船进去,确保没问题后,再全面开放通行。”
“还有,这河道原本窄,百姓能自由搭桥而过,如今河道宽了,需每隔一段距离,便建一座桥。”
“可是,你建桥后,岂不挡了船只通行?”
“燕王放心,可有两个方法解决,一是将桥建成拱形,船只可从下面的桥洞通过,二是在河中建一闸门,船只通过时,再开闸,即可通行,不开闸时,便是一座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