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进入御试的关键时刻,宋仁宗郑重地提出了策略性的问题。
他谦逊地表示:“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感自身才疏学浅,未能明理。朕志在勤政,但治绩尚未显着,夜以继日地勤勉,已历经三纪。朕之德行尚未完备,教化亦未能深入人心,政务中的不足仍有许多……面对这些深刻的自我剖析,如何应对?
苏辙接过试题,略作沉思,便挥毫泼墨,开始撰写他的论文。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陛下所言忧惧,然而臣以为这忧惧之中缺乏足够的真诚。
以此为起点,苏辙围绕此论点,逐一展开论述,并以确凿的论据对皇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窃闻之道路,陛下自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谟,便殿无所顾问。夫三代之衰,汉唐之季,其所以召乱之由,陛下已知之矣。
久而不正,百蠹将由之而出。内则将为蛊惑之所污,以伤和伐性;外则将为请谒之所乱,以败政害事。妇人之情,无有厌足,迭相夸尚,争为侈靡,赐予不足以自给,则不惮于受赂贿。赂贿既至,则不惮于私谒。私谒既行,则内外将乱。陛下无谓好色于内而不害外事也。
随后,苏辙又痛陈朝廷劳民伤财的种种弊端,以及仁宗追求虚名、形式主义的行为。这些批评言辞之激烈,简直让人误以为是在痛斥隋炀帝。
不过,苏辙的这篇论文洋洋洒洒六千余字,不仅批评了皇帝,连宰相和三司高官也未能幸免。
幸运的是,这是在以优待士大夫着称的宋朝,面对的又是以仁慈着称的宋仁宗。若在明清时期,这篇论文恐怕会激起轩然大波,皇帝震怒,御史台出动,百官联名上奏,称其目无君主,罪大恶极,该当处死……
顺便领一张九族消消乐卡牌。
从苏轼苏辙兄弟的考试经历就能看出来,考试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人成事的可能性非常大。”
委婉都是比较出来的,李世民这会觉得魏征说话很含蓄了。
魏征只觉得尚有进步的空间。
苏辙一遍遍同人解释,他参加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就是要敢言。
有时候人太出名也不好,一千多年前的“黑历史”都要被人拿出来反复鞭挞。
糊糊:“回到南北榜案的历史背景,南方学子比北方更会读书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轮的主考官有没有地域歧视不知,若从公心出发,就是追求绝对的公平,只按照文章好坏来排名。
但没想到玩脱了,北方学子没一个上榜。
人家是有不足,但不可能连一个人都挤不上去吧。
明朝洪武年间各科进士一共有867人,其中南方人620人,占总数的71%。大概是三七开,南方七,北方三。
从三成降到颗粒无收,落差太大了!
实际上,在洪武三十年会试之后,看到结果的当科中式者里就有感到不太妙的存在,如会元宋琮就跟同进诸进士说翰林院这帮人要遭重,我也可能要被流放。
春榜状元陈?也有类似说法,今岁状头当刑。
第二轮调查团维持‘原判’的动机是什么?
无非两种可能,坚持文人风骨,北方人的卷子就是不及格;亦或者出于政治安全考虑,将问题转移到落第考生本身实力不足而谤毁考官上。”
刘彻:“三七开啊!”
先前听说北不如南,还以为只能挂个零头呢。
如果大汉开科举,关中七关东三,哪天关东无一上榜,他也不会信啊!
糊糊:“朱元璋在意公平吗?在意。
但不是这一场考试的公平。
换句话说,绝对的公平就是不公平。
春榜成绩朱元璋并没有否定,让原榜三甲都进了调查小组,就说明对他们是信任的。
复核调查小组最核心的任务,不是调查,而是补录。
只要复核开列的名单有北方士子就不会处罚,不管北方士子有多少人,也不管这些人成绩好不好,只要有就行。
也就是说,朱元璋成立调查小组的目的,不是去调查第一次结果是否作弊,或者说推倒重来,而仅仅是为了增加北方学子入仕。
《明史》记载: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
这里讲的这个不称旨的‘旨’,就是要求增加北方学子入仕的旨意,如果他们称旨了,还会有后面的冤吗?必然没有。
因此,朱元璋后头下狠手的原因,不是第一次结果是否舞弊,而是第二次让增加北方学子,却没有遵旨照办!这才是冤与不冤的的真正关键点。
增加北方进士录取人数,是朱元璋的温和办法,也是最容易平息非议的办法。
当然第一轮的主考官肯定会吃点瓜落背点黑锅,但没想到第二轮的调查团头那么铁,直接维持‘原判’。
这下不仅惹恼了北方士子,也激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
翻起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
这个理由,反倒证明了刘三吾没有科考舞弊。
朱元璋没有流放过百岁老人沈万三,但发配过八十多岁的‘小年轻’刘三吾。
12人的调查团也不能幸免,张信一开始是质疑录取结果的,甚至说,正是他的质疑,朱元璋才让他牵头组织12人调查小组。
但最后张信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春榜状元陈?判处流放,终受牵连被杀,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
只有侍讲戴彝和榜眼尹昌隆二人免罪,因为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两份榜单同时生效,千古未有。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点了两个状元,也杀了两个状元。
张信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