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刚吃完午饭,一个抱着孩子背着篮筐的女子就走了进来。
来人腰肢窈窕,小脸白净,浅笑时眉眼弯弯,薄薄的刘海飘逸出尘,头发用一个简单的发簪固定好,穿着素白的衣服,气质端庄柔婉。
林见鹿好似一下子看到了从富庶的鱼水之乡走出来的世家小姐,一举一动都透着贵气,即使是粗布麻衣也盖不住通身的灵气。
女子见冯芳花家里有外人在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声音软软绵绵,“这是有客人?”这个生面孔可没有见过。
说话的一瞬林见鹿双眼一亮,仿佛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女子说的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口音普通话,她终于找到了能够畅通无阻沟通的人了。
“是呀,知画来了,快点先坐,抱着孩子累的。”
冯芳花搬着凳子递给杨知画,稀罕的捏了捏她家小闺女的脸,给两人介绍,“这个是咱们岛上新来的随军家属,就是上面空降下来沈团长的媳妇,叫林见鹿。”
“这个是三营营长的媳妇,杨知画,妹子你昨天也见过,谢江是她男人。”
林见鹿伸出手与杨知画握手,她仿佛看到了几年前那个来到海岛不知所措的自己一般,嫣然一笑,重新自我介绍。
“您好,我叫杨知画,丈夫是三营营长谢江,从宜城来这里随军的。”
杨知画说完还俏皮的眨眨眼,凑到林见鹿身边悄咪咪轻声细语的说:“这边口音比较重,住习惯就能听懂了,我可以教你哦~”
林见鹿笑容灿烂,同样落落大方的介绍自己,未了嘴甜的叫了一声,“知画姐。”
知书达礼,眉目如画。
就连名字都那么的温婉,但是宜城其实是一个北方的海滨城市,距离京市并不远,风景优美。
冯芳花和杨知画叽里咕噜半天,大致意思是终于有个能听懂话的人来了,两人沟通确实有点问题。
在得知两人下午是想去食堂先兑换一些口粮再去后勤领一些锅碗瓢盆的时候,杨知画主动开口帮忙,当两人的翻译,这下林见鹿对于沟通这一方面总算能够畅通无阻了。
事不宜迟,杨知画把自家可爱软糯的小闺女放下,声音温柔的和闺女讲清楚缘由。
林见鹿见到这番情景,目光柔和,手不知觉摸上肚子,突然很想要一个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贴心小棉袄。
冯芳花家两个小男孩早在吃过饭就跑远了,杨知画家的姑娘叫谢书禾,小名叫禾苗,才两岁的小姑娘说话奶声奶气,三个大人要忙,小家伙乖巧的答应留在冯芳花家,让大丫姐姐带着玩过家家。
孩子安顿好,三个女人就背着竹篮往食堂走去。
阳光下,大海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蓝色,水波翻动,仿佛是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路上,杨知画向林见鹿介绍了一下这座海岛的具体情况。
最早来到这座海岛的是附近城市的本土军人,他们自出身就熟悉这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都是一些水性了得的人,而冯芳花正是这边的当地渔民,在建立海岛基地后成为了最早的随军家属。
同行的还有十几户人家,一起组成了早期的家属院,如今五年已经过去了。
当初刚来的时候这里荒无人烟什么都没有,眼下她们大多数人住的房子都是战士们上山一趟一趟搬运木头下来共同盖起来的。
一同建造了军舰研究所,驻军基地,食堂以及后勤保障处等地,一个团的士兵长期驻扎在这边,如今已初有规模。
而林见鹿那边的房子是后续加盖起来的,不过每当家属院这边有房子空出来那边的人就会搬过来,久而久之,那边至今只有她家一户人家。
从杨知画的口中,林见鹿还了解到,海岛的生活简单,条件并没有传的那么困难,不过出行并不方便。
每半个月部队会派遣一艘轮船去取物资,而每当这时,家属院的军嫂们才能一同上岸去买些生活的物资和必需品。
其中也包括粮食等,这些都需要自己去购买,通讯与交通的不便,使得这边的随军家属很少,大多数条件好的人都不愿意来。
而像林见鹿她们这种第一次上岛的家庭,可以先去食堂预支半个月的粮食出来,等下次出岛就要靠自己解决了。
受大环境的影响,这边相对较好,天高皇帝远,家属们自己上山打猎或者是赶海所得都归自家所有,不用上交,也算是部队给家属的福利了。
杨知画今天就打算带着闺女山上采摘野草或水果。
岛上的条件艰苦,战士、军官的津贴和补助相比其他地方高,吃喝不愁。
五年下来,岛上的孩子逐渐增多,家属们也很满意目前的生活。
除了驻扎的军队,海岛附近还有小渔村,村民们背靠大海,粮食作物生产低下,主要靠打鱼为生。
平日里两者互不干涉,渔民遇到困难偶尔会寻求军队帮忙。
家属院这边的主要管理人是军区政委的妻子,也算是妇联主任,叫谭青黎,平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找谭主任帮忙。
杨知画是两年前来这里随军的,和林见鹿讲了一些住户的基本情况,见她年轻,直接告诉了她那些人好相处,那些人需要避着,提前避免了麻烦。
说到这里,冯芳花“呸”了一声,骂道:“有些人就是穷讲究,谁家祖上还没出个有钱人,现在瞧不起了,知画妹子你可千万别搭理这些人胡咧咧,长了张嘴就会喷粪了。”
杨知画浅笑着摇头并不在意,嘴长在别人的身上她拦不住。
林见鹿也讲了一下她和沈闻溪的情况。
在听到她是从农村里出来的时候,冯芳花和杨知画全都一惊。
“妈呀,说你是城里人都信,见鹿妹子你这长相就俊,人也细皮嫩肉的,不像我们,风吹日晒惯了,皮肤粗糙。”
杨知画也直言看不出。
三人氛围融洽,说说笑笑就走到了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