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给张皓科普大概十多分钟这位方略学子的大概情况。
然后,轻叩书案,\"你还有一两日的时间准备,成败在此一举。\"
张皓来不及多加思考,抓起书卷夺门而出。
王怡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忽见诸葛云疏继续从身上的布袋中,摸出个古怪圆盘:\"师姐可识得此物?\"
\"像是占卜盘,又似……\"王怡指尖轻触盘面刻痕,惊喜道:
\"这是改良的算盘?\"
\"正是。\"
诸葛云疏拨动盘中算子,\"配合数术口诀,或可应对崤山郡县学所出的算术难题。\"
说着,把这一算盘送与王怡。
日影西斜时,王怡忽然轻咦:\"战帖上怎么没有策论?\"
\"因崤山郡最近几年出了个策论高手。\"
王夫子神色凝重,\"去年名震一时的《盐铁论新解》,就是出于此学子之手......\"
说到这里,王夫子不禁眼神一暗,“宋教谕为保本县学颜面,直接弃了这一项......就是不知道,崤山郡县学那边会不会再次出什么幺蛾子。\"
诸葛云疏听着王夫子这话,忽然抬头,小声试探道:
\"若我们主动要求加试策论呢?\"
\"你可知那人十四岁便作《漕运新说》,连户部官员都……\"
王夫子眯起眼睛,并没有把接下来的话说出口。
诸葛云疏听此,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弟子自有应对之法。\"
这样想着,她不禁望了眼京城的方向,黑黝黝的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
既然要文战,便战个痛快。
她就不信了,读了这么多古往今来的书籍,她能说不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十六岁的少年。
......
这一次,两郡县学之间的切磋时间定在了八月十五之后。
所以,算了算时间,还有不到五日的时间。
诸葛云疏这几日,为了方便同王怡和张皓两人交流,所以一直都是住在镇上的二进小院子里。
特别是八月十四这一日,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件。
不用细想,诸葛云疏也能猜到这封信的主人是谁。
于是,她赶紧打开,就见上面写着:
云疏吾妹玉展: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吾等已安全到达京都,不必忧心。一路舟车劳顿,但好在一切顺利。如今,我已安顿下来,开始了京都的学习生活。这里的学习氛围浓厚,与云水镇相比,别有一番天地。
......
京都之中,吾最爱位于国子监旁的藏书阁。那里的书籍琳琅满目,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每日清晨便前往藏书阁,沉浸于书海之中。最近,吾正在精读《论语》,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初读还是稚童,如今细读之下,令吾受益匪浅。读书本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而能与你这样的姐妹,甚至于挚友分享,更是人生一大乐事。
除此之外,吾还想同你介绍京中的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她们有的擅长诗词,有的精通琴棋书画,有的受家中长辈影响,尤爱剑术......我们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学习。
其中有一位名叫冯氏阿韵的女子,她来自京都的世家大族,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她曾对我说,京都的学习氛围远胜于乡野,初听此言,我虽未反驳,但心中却很不服气。
然而,细想之下,却发现此言并非全无道理。京都的教育资源丰富,名师众多,读书的机会也更多。但吾也深知,无论环境如何,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吾每日坚持早起诵读经典,午后则研习诗词,夜晚则整理当日所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特别是,京都之中,有一大儒,众学子尊称为叶大儒,他学识渊博,尤其擅长经学。吾有幸听了一场他的讲座,受益匪浅。尤其是讲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深深印在吾心中,时刻警醒吾不可松懈。
......
家中祖母、母亲、伯娘婶子都很喜爱来富叔和四娘婶子送的礼物。她们常常念叨着云水镇族人们的好,说那里的风土人情淳朴善良。母亲还特意嘱咐我,让我告诉你,家中一切安好,不必挂念。
前些日子,家中发生了一件趣事。冯氏阿韵不知从何处得了一块品质绝佳的护肤香皂,她十分珍视,常常在闺中姐妹面前炫耀。那香皂拇指盖大小,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洗漱后身上留香持久。阿韵因此颇为自得,还在京都的交际圈中四处炫耀,引得一众姐妹好奇不已,纷纷询问此物的来历。
有一日,阿韵竟在我面前拿出那块香皂,故意在我面前展示,还嘲笑我乡野间待久了,连品味也降级了不少。我心中虽有些不悦,但并未与她争执。并从行囊中取出三四种不同香味的香皂,置于她眼前,阿韵见状,顿时震惊不已,羞愧离去。
吾见她如此,心中不忍,便赠了她一块,以表歉意。她接过香皂,满脸通红,匆匆离去。
此后,她再也不敢在吾面前炫耀了。
......
云疏,你如今已小有成就,吾姐甚是欣慰。但学习之路漫漫,不可因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特别于京都之中,卧虎藏龙,优秀学子众多,因此,吾深知学无止境。你虽身处小镇,但也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可荒废学业......
吾姐口拙,词难表意,得闲郡学相聚,定彻夜畅谈。夏日炎炎,酷暑难耐,望自珍重,翘首盼复。
云初敬上。
......
诸葛云疏读完这封信,心中感慨万千。
特别是云初堂姐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她的关心与期盼,尤其是那些学习心得和励志小故事,让她深受启发。
虽说这些故事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那也是一片拳拳爱妹之心。
所以,对于这样的用心,诸葛云疏说不感动是假的。
为此,只得拿出几张她自制的信笺,在脑中过了一遍,这才提笔回道:
云初吾姐:
见字如面,读罢来信,满心欢喜。
仿佛与堂姐促膝长谈,心中久违的温暖与慰藉油然而生。
得知堂姐在京都一切安好,读书生活充实而有序,吾心甚慰。京都的繁荣与学府的庄严,想必已让堂姐习以为常,但堂姐在信中提及的种种经历,亦令我心驰神往。
京都的藏书阁,想必是堂姐的最常去之地。
那琳琅满目的书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每一本都承载着先贤的智慧与文化的传承。
如今,堂姐精读《论语》,感悟其中的深邃哲理,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我虽身处云水镇,但亦常思《论语》之妙,堂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我亦深有同感。
学习本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而堂姐的分享,更是让我如沐春风。
......
堂姐提到的叶大儒,想必是京都学界的泰斗。他所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乃至理名言。
我虽未亲耳聆听其讲座,但堂姐的转述已让我铭记于心。
我也深知,无论环境如何优越,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就的关键。
堂姐每日早起诵读经典,午后研习诗词,夜晚整理所学,如此勤奋,令人钦佩不已。
我也要以堂姐为榜样,时刻保持读书的热情,不可因一时的安逸而荒废学业。
......
堂姐提及的冯氏阿韵,初时的炫耀与傲慢,想必让堂姐心中甚是不悦。
然而,堂姐却以德报怨,赠她香皂,这份宽容与大度,让我深感钦佩。
就连阿韵的转变,想必也是被姐姐的气度所折服。
......
京都虽卧虎藏龙,但堂姐的才情与品行,定能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
我亦深知,京都的学习氛围虽浓,但乡野之间亦有其独特的宁静与专注。
云水镇虽小,但族人们淳朴善良,邻里和睦,这种质朴的风气,亦是读书人的沃土。我会时刻保持读书的热情,不因环境的差异而自怨自艾。
......
家中一切安好,爷奶、爹娘、伯娘婶子们常念叨着堂姐的好,她们对你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就连娘亲也常常嘱咐我,让我转告堂姐,家中无需挂念,一切如常。
我也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思念堂姐在身边的日子,那些促膝长谈的夜晚,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
这里,我也同堂姐说一则趣事。
前些日子,族中的几位孩童在河边玩耍,意外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雏鸟。
她们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回家中,每日悉心照料。雏鸟虽小,但她们却将其视为珍宝,这份纯真与善良,让我深感温暖。
我想,无论身处何地,这份质朴的心性,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
最近,我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与堂姐分享!
我们临溪县县学即将与崤山郡县学那批前来游学的学子,进行一场明面上的切磋。
夫子同我和怡师姐、张师兄说,此次交流对临溪县县学来说意义非凡,因着后者来者不善,所以要我们必须严厉以待。
......
堂姐在信中提到,学习之路漫漫,不可因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我铭记于心,定会时刻保持谦逊与努力。
我也盼望着能在郡学相聚,与堂姐再次彻夜畅谈,分享彼此的所学与所思。
我会努力提升自己,不辜负堂姐的期望,也不辜负云水镇诸葛村,所有族人们的厚望。
京都的繁华与诸葛村的宁静,虽各有千秋,但堂姐的勤奋与努力,是我心中永恒的榜样。
我会时刻保持读书的热情,不因环境的差异而懈怠。
愿堂姐在京都一切顺遂。
夏日炎炎,望堂姐自珍重,盼早日相聚。
云疏敬上!
......
诸葛云疏同样写了四五页纸的内容。
等把信纸塞到了信封中后,诸葛云疏想了想,择日不如撞日,何不于今日,给所有的好友都将去一封信。
毕竟,友情也是要维系的嘛,这样才能更加的长久下去。
这样想着,诸葛云疏最先想到的人便是苏纯师姐。
自从年前回了一封信后,就再也没了联系。
思及此,诸葛云疏便在信纸上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