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内务府清理事件过后,大胖橘对后宫不能说了如指掌,那也不会像内务府清理之前一样,被害了那么多孩子女人,竟然一点端倪都没发现。所以年世兰这边一动,大胖橘就立刻收到了消息,毕竟年世兰是被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年世兰的书信还是给年羹尧的。
曹贵人原本想要在后宫诸位嫔妃,以及大胖橘和寿康宫那里隐身,却不想她早早就暴露在了太后跟大胖橘眼里。
尤其这一次年世兰先在翊坤宫里摔摔打打,曹贵人进去了之后年世兰很快就消停了下来,并且当天就给年羹尧传了信,说要让守陵的十四爷得一个好女色且行事无忌的名声,这任谁来了,也难免猜测这样阴损的主意必定是她曹贵人曹琴默想出来的呀!
大胖橘拆了年世兰给年羹尧的信,信中写了当初太后为了离间年家跟皇帝,又顺便帮还是雍亲王福晋的皇后压制她,就撺掇还是格格的端妃齐氏给她端了一碗红花汤,害了她的孩子,所以她要报复太后。
而对太后出手太过严重,而且她还要考虑皇帝那边的影响,所以对远在皇陵的十四阿哥出手是最好的选择。
又说太后以子嗣为借口逼着皇帝在元年的时候就选秀,一点不顾及皇帝的名声,那她也不必顾忌十四阿哥的名声,让年羹尧直接送一个女人跟十四阿哥睡在一起,最好被所有人都看到。
这主意实在简单却阴损,大胖橘觉得他是做不出来,可曹贵人偏偏就能想得出来,所以将信原样送到了年羹尧手里,还十分期待年羹尧能做成此事,因此他也暗中安排了人手去协助,还给年羹尧悄悄开了后门。
至于年世兰让惠贵人漏夜前去抄写账本一事,大胖橘就当不知道,横竖惠贵人也没告状,他难道要上杆子去给年世兰没脸好替惠贵人撑腰?
惠贵人也是真能忍耐,这账本一抄就是大半个月,眼看着宫中开始筹备中秋节了,才总算松快了下来。
莞贵人对惠贵人也是真心实意,她曾劝过惠贵人,“眉姐姐这般出头,会不会不太好?如今宫中华妃势大,些许小节皇后娘娘也不会多管,可怜眉姐姐被华妃磋磨至此。”
惠贵人却觉得没什么问题,“要想人前显贵,人后多有受罪。既然皇上信任我,我也只能想法子撑起架子来,不可轻易对华妃妥协,不然皇上那里可说不过去。”
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莞贵人劝了这么一回也不敢多说了,说多了那就是自己嫉妒惠贵人得了皇帝的信任,况且惠贵人有了协理宫务的名头,她这里也多有受益,总不能端起吃了饭,放下碗就要骂娘吧。
惠贵人身边的采月跟采星两个这一次还没说莞贵人什么呢,结果莞贵人身边的浣碧就开始多嘴指责惠贵人了,“小主何苦去提醒惠贵人这么一番?没得让人以为咱们嫉妒她呢,况且惠贵人也并未领情。”
莞贵人听浣碧说得不像话,但想起浣碧的身份,也舍不得呵斥,只是语重心长劝告她道:“我只是将自己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说给眉姐姐听,也没想过左右她的决定,况且得皇上看重协理六宫事务的机会的确十分难得,眉姐姐必定有自己的考量。”
浣碧不太高兴,但也听得进莞贵人的话,只是嘴硬道:“小主还说呢,我就怕惠贵人是为了跟咱们这边争口气,所以才死抓着宫权不放。”
莞贵人心下暗自叹息,她也担心是这样,不过这话不能说出口,她避重就轻道:“好了,眉姐姐与我同在贵人分位,我们从闺中之时关系就要好,你嘴上多避讳些,别给咱们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浣碧自小就跟着莞贵人,哪里不明白莞贵人这是认下了她先前的话,倒也没多说什么非要争个高低了,只是心里对惠贵人沈眉庄越发看不上了。
今年的中秋宴规模比去年还小,就宫中嫔妃与几位太妃热闹,太后坐在上首看着底下嫔妃对皇后恭敬,心里十分不舒服,便要挑着华妃出头给皇后难堪:“今年见了华妃倒是比去年容貌更甚,可见皇帝对你上心。”
然而华妃如今当太后是杀子仇人,又知道太后肯定会挑唆她跟皇后争斗,所以只当听不出太后话里话外的意思,挤出个小模样来向太后敬酒:“臣妾多谢太后吉言,这一杯薄酒便恭祝太后娘娘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是必定不能了,万事如意那也是虚妄。
华妃得了年羹尧的提点,觉得太后恐怕就是害得皇帝子嗣单薄的罪魁祸首,而十四阿哥后院里连格格都是满洲大姓出身,嫡福晋更是金国时期的贵族完颜氏后裔,其底蕴可见一斑。
所以华妃跟年羹尧一致认为太后恐怕还想替十四阿哥捡起满洲兄终弟及的旧俗,企图推十四阿哥上位呢,毕竟当年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哪怕先帝命令大胖橘继位,可隆科多却藏起了十分关键的满语跟蒙语书写的圣旨,害得大胖橘上位一事被八爷党拿了破绽质疑。
后来哪怕隆科多再拿出两份圣旨,可终究皇帝的名声已经无法回转。
所以这兄妹俩准备先坏了十四阿哥的一切前程,再拿下隆科多,让太后彻底失去所有的仪仗。
太后见华妃没听懂她的话,心下懊恼,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了,毕竟越过皇后这个正妻,抬起一个妃妾跟皇后打擂台,这事儿本身就是她没理,传出去只会坏了她的名声。
所以太后根本不敢做得太过分。
可殊不知,她的名声早就坏透了,被姜莘莘送出去住的宜太妃跟蕙太妃又不是死人,人家领了姜莘莘的情,还能不给太后添堵?
太后又转向姜莘莘,说道:“皇后啊,你是后宫之主,是皇帝所有子嗣的嫡母,如今皇帝膝下竟然只有三子两女,实在空虚,你要做到一个皇后该有的样子才好,让后宫子嗣丰盈些。”
嫔妃们齐齐低头心下一片哗然,也不是没有人猜测宫中子嗣单薄是皇后的缘故,可唯独华妃知道皇后是替太后背了黑锅,所以她讽刺一笑。
而姜莘莘则笑着说道:“大抵是潜邸风水不利子嗣,如今宫中倒还好了,毕竟新人们入宫之时就有嬷嬷检查过身体,都是宜生养的人,想必年前必定有喜讯传出来。”
“不过,太后娘娘倒是提醒臣妾了,这每月请一次平安脉的规矩实在松散,臣妾建议不如每旬请一次平安脉好了,也不拘分位高低,总归是要为皇上绵延子嗣的。”
大胖橘听了半晌赶紧开口附和:“皇后说的是,这请平安脉的规矩,就按皇后所说的来吧。”
嫔妃们齐齐起身谢过大胖橘跟姜莘莘,太后实在没脸,随意找了个借口就离席了,可惜谁都不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