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魂纪事:墨痕斋经历百年动荡,辗转反侧后终于寻得第四十二任兰台。但兰台上任后却发现墨痕斋内没有最近两百年的墨魂,对于这个问题,众墨魂也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归结于时机未到。不过,随着博山炉的“大升级”,那些墨魂们总算是得以重见天日。】
【喜恶其一:许是时间太短,众人对于近现代的那些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是以墨魂们无论是样貌还是喜好又或是脾性秉性都和本人相差不大,或者说,非常符合众人的刻板印象。不过,正如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谁能猜到墨魂周树人居然是个武痴呢?】
【喜恶其二:墨魂周树人继承了其本人的笔杆子,除此之外,他额外发展出了锻炼身体以及习武的爱好。被问到后鲁迅先生无奈的耸了耸肩:“没办法,这时代有些太自由了,我怕哪天出门被套麻袋。毕竟,有时候我的嘴和文字确实挺毒的。”】
【交游其一:鲁迅归斋后很快就融入了先秦诸子百家,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对他们而言有不可言说的吸引力。当然,文人们的战争,尤其是骂战也确实很恐怖。听说有好几次在现世家里的辩论被偶然拜访的几位听去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不敢正视那些墨魂。】
【交游其二:对于近现代的墨魂而言,最麻烦的就是出门了,是以近现代的墨魂们个个都是冲浪高手。因为不知道对方是谁,最近网上的一些无脑粉丝感觉遇到了人生最大的瓶颈——最近突然出现了一群比他们能骂、会骂而且骂的还挺对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的路人。但有一说一哈,感觉对得起他们取的Id呢。】
【兰台印象:是一群很像但又确实不是同一个人的存在,或者说,是一群继续成长的大人们呢。“我不觉得他们现在还不算是墨魂,他们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经历了时间沉淀后成长的和过去有所区别的人。他们真正的自我,还没有定下来呢。”】
【现世其一:每次出门,近现代的墨魂们都很苦恼,因为有照片流传于世,是以熟悉他们容貌的人会很轻易认出他们。但万幸的是,可能是时代变化和包容,大多数人要么以为是长的有点像,要么是以为在cosplay,除了要求合照外,通常不会引起什么乱子。】
【现世其二:关于鲁迅先生连带着其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墨魂要去北京大学这件事,清华大学曾经据理力争,但最后还是遗憾落败。在那之后,北京大学的学子们突然发现,最近多出了不少质量奇高的选修课,而且授课的老师怎么怎么看都有那么一点眼熟呢?不对劲,再看看,啊,老师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怎么偏偏只教选修课呢?能留个联系方式吗?老师我有些问题想课后请教。】
【现世其三:关于现代的工作,周树人当然是选择重操旧业。至于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奖项,周树人从未出面去领过。毕竟自己这张脸出现在公众确实是有那么点不太合适,真去了估计不是惊喜是惊吓了。不过关于当代的文人墨客,周树人也是来者不拒,反正现在通讯发达,网上交流也很方便不是?】
【秘闻其一:“老师,你,究竟是谁啊?”周树人看着忐忑的学生,面带微笑:“怎么这么问?”“就是,老师,你不觉得,你长得,和那个谁,有点像吗?”何止是像啊,简直一模一样。“是吗?不过你现在问我这个问题和你的学业有什么关系吗?”“诶?”周树人严肃道:“只有用知识和思想武装你的大脑,你才能不被外界影响,这样,才能有机会接触到真相。”周树人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但现在的你,能接过,接得住这样沉重的担子吗?】
【秘闻其二:对于近现代的墨魂来说,翻看近现代史就像在看别人写的日记一般。有对的地方,也有啼笑皆非的地方。不过虽然鲁迅先生说身为墨魂,初始记忆只源于作品和世人印象,算不得真正的历史,所以不能参与到这方面教材的编撰。但他房间里彻夜未灭的灯光和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历史类书籍旁的密密麻麻的批注似乎在说它们的主人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参与。】
【秘闻其三:一日,一位已经70岁的老人突然收到一则消息:最近可能会有一位客人上门拜访,见到他后请不要声张,也不要激动又或是害怕。周海婴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疑惑,但看了看来电显示,还是让自己儿子帮忙收拾房子。周海婴带着老花眼镜,仔细的擦着父亲的半身像,忽然,一道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出现:“其实也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不过能再看见你,倒也很开心。”老人家听见那个记忆里那个熟悉的声音一顿,有些不可思议的回头,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周海婴手里的帕子一下就掉在地上。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来人,伸出手,却又想到什么,手忙脚乱的擦了擦自己的眼镜,再戴上后看着眼镜中那个清清楚楚的面容,才快步上前。“你......您是......”“墨魂周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