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的态度,倒是让的阅卷人的压力小的不少。
虽然依旧有众学子不满,但至少没有以新学这点作为舆论打击,不然阅卷人可真要头疼了。
但即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沉重的氛围却依旧让人感到压抑。
后延半个月对于学子考生们而言很煎熬,其实对于他们阅卷组来说也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也拿不出个接过来!
而漫长的半个月在一秒一秒的过程中也快要流逝殆尽,眼看着就要到最后时刻了!
“陛下,这排名......”
阅卷组的一众大臣将一份拟好的名单送上,除了那十几份卷子外,其他的大致都已经排列好了名次。
而且,由于时间的延长,这些个名次他们都已经来回反复排了好几次彻底达成了共识。
只等弘治皇帝确认再将那十几份插进去点名前三甲就能放榜。
不然要是真傻愣愣等着这几份判好再搞后续的工作那鬼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
事实证明他们想的一点毛病没有,要不是提前备好了其他所有后续步骤,这时候妥妥来不及了。
“这俩小子真这么淡定,到这时候也不来跟朕扯个皮什么的?”
弘治皇帝手指轻轻敲了敲龙案,心中却不有疑惑。
镇国书院是他们的心血,这会试都已经不知轻重给自己人搞掉了三分之一,这殿试剩下的三分之二垫底他们难道一点都不难受?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弘治皇帝感觉自己和朱厚照、朱厚炜代沟挺严重了,根本看不懂他们的操作。
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按照正规程序走了。
朕可为你们延后半个月了,你们既然自己都不关心,朕还替你们急什么。
弘治皇帝提笔,便打算将殿试排名最后一道步骤完成。
“陛下!大喜啊陛下,西南来报,问题解决了!”
“嗯?”
弘治皇帝笔都已经戳到榜上了,被这么一喊手腕一抖动。
哗啦一下,名单上出现一道又黑又粗的大黑杠......
“夭寿了,本官好不容易拟好的名单!”
阅卷组偷偷流泪,这怎么到了最后时刻还能出这种岔子。
还好,聪明人总会有两手准备,这草拟名单可是有准备备用件的!
“西南来报?现在是什么情况?!”
弘治皇帝此刻却没心情理会自己是不是一时失态将名单毁了,现在的他只想知道西南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在位十八年,西南叛乱爆发到后期治理教化到现在七八年,近乎是他在位时间的一半!他怎么能平静视之!
都不等李东阳、马文升、牟斌等带着情报的来禀报,弘治皇帝便让萧敬将东西拿上来自己翻看。
“王守仁居然......”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气,居然真跟朱厚炜说的一般,被王守仁轻而易举的就化解了!
不仅解决了西南教化问题,甚至还把山火都给扑灭了!
几个月没下雨的西南啊,天降暴雨。
诶?
这剧情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弘治皇帝沉默,他想起来了。
来源于太子的炮轰老天“抢”雨法......
不过很快,弘治皇帝就露出来欣喜的笑容。
原本以为对西南的一切投入付之一炬了,没想到居然来了个究极大漂移,进程不仅没有倒退反而往前来了个大跨步。
“王守仁......未来可期。”
“王华卿家生了个好儿子啊。”
弘治皇帝感慨,原本他对王守仁的印象还停留在那舌战群儒的理论天才人设上,没想到转眼间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实干型人才了。
“拟旨,令王守仁全权负责西南教化,为贵州督学。”
“等教化重任完成,回京朕另有重用!”
弘治皇帝拍板,对嘛这样的人才才是他想要的嘛,那些什么泛大空的玩意请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什么才是榜样,什么才是该学习的对象!
“王守仁之才实属过人,国朝有此良才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李东阳也是感慨,自己这位忘年交小朋友是真牛波一呀,他当初就看好王守仁但也没曾想王守仁能牛波一到这种程度。
原本最大的展望也就是王守仁在十几几十年后能在朝堂上崭露头角站在六部的位置甚至再进一步和他一般入阁罢了。
谁曾想,人家起势这么快,虽然第一次乡试失误落榜了,但后续上来后那简直起飞一般完成一门双状元成就,现在更是已经成为一地学督被弘治皇帝保证未来有重用。
他的路,彻底通天了。
当然,其实对于王守仁而言未来仕途通天是必然的,他是镇国府核心成员,镇国一系的中流砥柱嘛,这点李东阳早就清楚了。
但那是要到太子朝的事了,现在有弘治皇帝这句话,说明王守仁站到高处被重用要提前了不少时间!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尤其是有大抱负的人而言,这提前走到能施展抱负的位置能做的可多了太多太多。
就像李东阳,他年轻时候也有很多抱负,但他到高位后他的精力身体以及那股子冲劲都不足以支持他施展实施某些东西了。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医美,但岁月这把杀猪刀可不是医美能抵抗的。
这也是李东阳感慨的原因,对于王守仁这种人,提前年轻时候若提前走几步,那比晚几年再走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起来吾儿如今也是镇国一系的人,未来可期呀。”
他摸摸胡子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对于李兆先,李东阳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对其进行理念等等的谈话探讨了。
他深知西山那边有些东西和他们这些老一辈是想冲不和的,强行跟李兆先掰扯反倒不好。
不如就让他走自己的路吧。
毕竟李东阳觉得,自己走的现在官场道路,真不见得是什么好道。
“这种人,确实是我大明需要的人才。”
弘治皇帝也是轻点头再度对王守仁表示认可,不经意间看到了自己龙案上一道黑乎乎的斜杠想起了什么。
“哦对,殿试要放榜了!”
弘治皇帝一拍脑袋,太激动、太开心差点把正事忘了。
从阅卷组那拿过备份的草拟名单,弘治皇帝再度抬笔。
这一次,他不需要纠结什么了。
小王,朕挺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