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收了!大水洼子的稻谷不但种成功,而且长势良好!
“皇兄,三千多亩田地的呀!那稻穗可是沉甸甸的,皇弟实在忍不住,数了几穗的籽粒数,根据它的种植棵数算,一亩地怎的也是有六百公斤左右,这就意味着产量翻倍了!”
安王激动得说话都发颤,周边的稻谷都看了一圈,真的很成功!大水洼子的田最肥,长势最好,最差的是北边和东边新垦出来的,但亩产也不会低于四百公斤,说明插秧法真的很管用。
“有这么夸张吗?江南那边的好田地亩产是多少?”
“最好的三百多公斤!”
“这就是说小家伙这移植法是有大效果的”。
“当然有了!效果大了去!还有那施肥的方法也是有大效果的,紧挨着的地块,施肥多少可是大有讲究的”。
“老三可有去看过?”
“看过,他一直都在牛小七的几个田庄上转,连老二都去了南郊好多次,老四也去看过几次,没老二去的勤,前天我遇上老二,他说找牛小七有事,人精神了许多”。
皇上有些不放心,还是把几个儿子召来询问一下的好,最先来的是老二,果然精神多了,没让人扶,自己拄着拐杖“笃笃”来到御书房,一扫过去那病秧秧的模样。
“儿臣给父皇请安!”
“嗯,坐吧!一头的汗,怎不走慢点?”
“呵呵!儿臣这汗是热的,不是因为走路,多走走和晒晒太阳身体健康!”
“听谁说的?”
“老六的小媳妇儿说的”。
“是牛小七?她一个小孩子,贪玩”。
“父皇不可小瞧了那小姑娘,她固然贪玩,但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寻常,儿臣已经找到事情做了,这几天正在与她商量有关的细节”。
“何事这么高兴?”
“父皇,儿臣要去当先生教书!去牛小七开的书院当先生,本来想把细节斟酌一下后再秉报父皇,正好父皇召见,儿臣现在就秉报,父皇,子民中能识文断字的人多是好事,不但能知礼守节,就是学习老六弄的那些新鲜技法也是好的,他们新近推出的那数字符号就非要有用,做买卖看账薄可简单了,儿臣还有没学完”。
“看把你激动的,说重点”。
“好!书院开设后,收费低廉,也不讲究身份地位,只要愿意学的都可以来,先生教授时可以站在讲台上统一教授,下面的学子统一坐着听........”
“薪酬按这标准倒是没问题,老六养得起,只是你这王爷去给一群下人贫民的子女当先生,心中可有怨言?侍从安全之类的可好安排?”
皇上心中早就乐开花了!就剩让老二心中彻底想通。
“父皇!儿臣感激都来不及,哪里有什么怨言?儿臣长这么大一直是个废物,老六他们俩的这主意好!让儿臣觉得自己还有些用,老十说得对,外面那些百姓知道是牛小七的家人,尊敬得很,哪里用得着什么侍卫?
为了照顾儿臣的腿脚,书院离坤王府不远,老六说等忙过秋收就着手建,父皇可一定要准许,儿臣的田产在南边,一年种两茬绝对没问题,书院缺的银两儿臣也可以承担一些,不会让老六一个人承担的”。
“哈哈哈!朕准了!银子不用你贴补,老六有办法,你就好好当你的先生,牛小七说得对,多晒晒太阳和走走对身体有好处,腿瘸也是朕的亲儿了!你是王爷,拿出气势来!”
“父皇,儿臣喜欢叫她六弟妹”。
坤王告退时又补了一句,然后拄着拐杖“笃笃”而去。
“圣上,奴才瞧着二殿下这身子骨是硬朗了不少”。
“嗯!精神了,宣老三进来!”
三皇子见了老爹就大谈红薯和玉米:
“父皇,那红薯藤子都割了,猪可爱吃了,玉米也差不多干壳了……”
三皇子和父皇说话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出身过往,知道自己长得丑笨,不受待见,每次见了父皇都心跳得厉害,不敢多说一句话,现在不同了,已经不是王爷了,但还是父皇的儿子,自己的丑笨无法改变,也不需要改变。
“你没少去蹭吃蹭喝吧?”
“嘿嘿!父皇,儿子是去帮忙的,至于孩子们,自家皇叔皇婶的,一起玩不是很正常吗?府中那些女人就没几个正常的,让孩子与她们待多了不好,所以儿子带她们去找过小七和老十他们玩,得了甜头,几天不去就吵嚷起来”。
皇上最后决定让三皇子带人去江南推广冬小麦的种植和水稻插秧法,他带兵不行,学文更不行,但对于庄稼种植倒是蛮在行的,能把这俩问题儿子交割好,皇上心中十分高兴,老四就懒得见了,他也作不起多大浪来,当皇上不容易,当父亲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