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洞的高度,宽度都差不多,根本分不出谁主谁次,也无须分主次。
张信没有丝毫犹豫,便钻进了其中的一条。
他很细心,马上在这个洞口做上了标记,以免这洞里太复杂,找不到回来的路。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一点也不多余。
这个洞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走不多远,便又出现了另一个洞,简直象进入了迷宫。
在出现每条岔洞时,张信总不忘在洞口做上记号。
手中的柴火棒越来越短,快燃烧到用手拿捏不到了,张信才恋恋不舍地把他丢弃在地上,并点燃了备用工具油灯。
油灯的效果一点也不比松木棒差,照样可以看清前方很远的路。
在行走时,张信发现方静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便很体贴地建议休息一下,随便吃点东西,补充一下能量。
无非是张信从住处带来的面饼和河猪肉。
河猪肉很香,肉质细腻,但是要热吃,冷吃味道会大打折扣。
好在张信提前做了准备,除了用牛皮纸外,又用自己的衣服,包了好几层,取出来时,仍热乎乎的,保持着鲜美的味道。
按照惯例,张信把最好的那部分,送给了方静,肉质差的部分,留给了自己。
方静也没推辞,愉快地接受了。
几天来他们形影不离,方静己把面前这个帅气的男人,当成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她眼里,这个男人和蔼可亲,处处都是优点。在火光中,她会长时间地盯着对方看。面对姑娘脉脉含情的眼神,张信很不适应,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别处,以逃避姑娘的直视。
一顿饭就这样结束了,他们开始做一个短暂的休息。
和在火堆前一样,方静把自己的前胸贴到张信的后背上,她很喜欢这种感觉。
“不知道外面什么时候了,”方静问道。
“我感觉这会儿精神很好,应该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那就是上午了。”
“嗯,”张信点了点头。
休息了一会,他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探险之旅。
在他们所走过的洞中,都是原始的,没有发现人雕琢过的痕迹。
而据张信估计,他们已经走过了不下于十余条洞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型溶洞群。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在看似平坦无奇的外表下,在其内部塑造了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山洞,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这样的山洞群,无异给张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要想把他们一条条走完,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张信甚至认为,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在凤凰山下,很可能超越了此山的范围,越界到了别的山底下。
比如越过了拒马河,进入到了落雁山的腹地。
因为仅凭凤凰山,不可能有这么多洞。
虽然两山之间有拒马河阻挡,但河床很高,河底又全都是岩石系列,并没有大的裂缝。
山洞只要稍微低一下头,就可以轻易从河底过穿过。
而在最初他们进入山洞时,曾有过下行的经历,说不定就是那时候,他们穿过河底,进入到了落雁山。
如果这样,这简直是一个超量级的地下洞窟了。
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怕影响方静的情绪。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的信念很重要。一旦信念丧失,人便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会腿膝酸软,浑身无力,便不想做任何努力了,那才是灾难的开始。
所以面对信念不坚定的人,只有鼓励,没有其它。
好在方静一直情绪高昂,这点令他感到很欣慰。
“我出去后,发誓再也不爬山洞了,”方静笑着说道,“以前,我总感觉山洞充满了神秘,总喜欢到洞里看看。这一次,我算是饱了眼福。这哪是山洞,简直是迷宫。”
“这样大型的洞,很少见,我也算长见识了。”
说完,张信轻轻擦了一把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洞里的温度又起了变化,不再凉爽,开始有点闷热。
表明这个山洞里空气流动不畅。
其实这只是张信个人的感觉,真实的情况是气温变化并不是很大。就像方静,脸上就没有汗,只是有些娇喘,那也是走路累的原故。
张信在短暂的燥热之后,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他很快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
一是他这几天喝水少,出汗多,很快排空了身上的水份,再无汗可出。
同时出汗过多也促进了他血液循环,那几天他用气功没有完全排出的毒气,都随着汗液,排出了体外。
刻意想做的事,没有成功,反而在无意中完成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萌。
毒气排空之后,他马上变成了一个正常人,所有丢失的功夫,在瞬间恢复。他又重新拥有了超人的力量,走起路来,力道十足,与刚才的形象明显不同,形同两人。
脚下的路似乎巴在无形中发生着变化,有抬高上行的皴势,虽是不太明显,但能使人感觉得到。
而就在这个洞的尽头,他们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个洞口的前边,又出现了一条洞。
本来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这洞里,根本就不缺乏洞。
但这条洞明显与别的洞不同。
那就是在他们刚一进入那个洞时,按照规则给洞做记号时,竟然在洞门右上方,发现了石壁上有几道明显的擦?,三横,就象一个三字。
张信怕看错,揉了揉眼,再看,不错,那白色的痕迹,凹槽很深,绝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他忙把这个发现指给方静看。
方静自然知道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也很高兴。
“这确实是人干的,但其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它是人们做的一个记号,因为这洞里太复杂。为了防止在洞中迷路,人们必须做一个记号。这个三,除了记号外,还代表路过的洞数。”
“那是不是说,以他们的居住为起点,到这儿共三个洞,如果我说的不错,这段路不会太长。”
“对,和我想的一样,只是不知道那边才是始发点。”
方静左右看了一下,说:“我看,我们应该向左走?”
“为什么?”
“你看,左边是上行,右边是下行,我怀疑下行的这条洞,会不会和你看到的那个被炸的洞,是同一条。”
“有道理,我们就往上走。”
上行了不远,他们遇到了一条洞,洞一则标着一个二的符号。
他们很兴奋,这证明他们在道路上并没有选择错。
不久,又出现了一个洞。
从这个洞往前走不远,就到头了。
二人一惊,再仔细一看,原来并不是到了洞的尽头,而是一道石门,拦住了他们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