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零六章:梅山休整(新书求围观)

登岛的时候狼狈又憋屈,但是走的时候却风风光光的!

游击队内部经过一番商量之后,随即同意跟随李国耀等人前往南京!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非常的淳朴,心中的有信仰,有责任!明知道此次前去可能会有伤亡,但在家国大义面前却没有人认怂。

不过李国耀却没有将所有人都带走,他从所有游击队员当中挑选了150人,编成了一个连,任命吕凤英为连长,江峰和吕战武为副连长,随后直接带着这些人乘船离开了小岛。

临走的时候李国耀将八个轻重伤员留在了岛上,交给留守的游击队员照顾,并答应他们,等南京保卫战结束之后回来接他们归队。

夜晚行舟,颇有一番乐趣!再加上这些游击队员第一次劳师远征,战士们一个个的都异常的兴奋,在船上叽叽喳喳的说了不停。

但是李国耀以及张腾蛟等人却表情淡然,大家都静悄悄的,如非必要,不然的话基本上不开口!

看着李国耀脸上眉头紧皱,吕凤英当即走过来说道:“有心事儿?”

“算不上心事儿,主要是为接下来的战局发愁!”李国耀道。

“有什么好愁的,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撤,是在撤不掉那就只能死拼了!”吕凤英道。

李国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根据我们缴获的日军文件显示,小鬼子打算在攻克南京城之后在城里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那可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啊,你说我们能撤吗?”

“什么,大屠杀,小鬼子真的准备在南京城实施大屠杀?”吕凤英一脸惊骇地问道。

“如假包换,你不是经常看报纸吗,难道报纸上没有报道这件事情?”

“这个...你也知道我们一直都待在岛上,信息闭塞,平常都是李书记来的时候给我们顺带带上几份报纸,有些还是过了十几二十天的,信息了解并不全面!”吕凤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但没关系,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发愁了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挺棘手的,毕竟我们身后就是南京城的老百姓,根本没法撤退!”

“对,所以我在带你们出来的时候心里一直在犹豫!”

“犹豫什么?”

“这一仗显然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死在南京城,也包括我自己。如果没有遇到我的话,你们可能会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太湖深处,偶尔打打鬼子什么的,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走上了不归路。”李国耀道。

“不,生在乱世那有什么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的队员们那一个不是有着苦大仇深的过去,所以痛苦和死亡对我们来说算不得什么。以前不知道小鬼子要在南京城搞屠杀,心里多少有些不乐意帮你们,但是现在知道了,我们就算是把命留在南京城也值得!”吕凤英道。

李国耀点了点头说道:“谢谢,我会尽量保证你们的安全的!”

“不需要,我只希望你能兑现自己的诺言,到了南京城给我们一个正规的番号,再给我们一些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不要让我们拿着烧火棍和小鬼子血拼!”

“这个你放心,我会一视同仁的,甚至于会优先为你们提供武器弹药的!”

“那谢了!”

“谢就不必说了,咱们现在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希望能同舟共济,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一起翻船落水!”

“好!”

......

有了这些游击队员的带路,李国耀等人速度加快了不少,到第二天上午九点多的时候,船队终于在太湖西南的父子岭一线靠岸了。

登陆之后,李国耀当即命梁勇架起电台和大部队联系,得知他们正在南京东南的梅山休整。

随后李国耀命令张腾蛟带人在前面开道,游击队员在后面,全军向着梅山方向开进。

由于宜兴到溧阳一线已经被小鬼子攻占了,所以李国耀等人不敢走大路,只能走乡间小路和山道,所以速度上并不快。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游击队员常年在湖里漂泊,身体素质都不错,竟然都能跟得上李国耀等人的节奏。

12月7日深夜十一点,经过14个小时的急行军,李国耀等人终于抵达了梅山,同大部队完成了汇合。

梅山位于南京东南六十多公里,是一座海拔不足五百米但是却延绵十几平方公里的大山。徐虎等人从嘉兴城撤离之后就按照李国耀的指示一路向北,终于在三天前赶到了梅山。

由于李国耀严禁部队私自进入南京城,所以这几天的时间部队一直在梅山待着!

行军帐篷里,李国耀、徐虎、王战海、马德胜、林语蝶、杨乐、梁勇以及吕凤英、江峰等人齐聚一堂,相互诉说着分别后发生的事情。

李国耀先是将他们这些人在上海和苏州做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兄弟们,从嘉兴转战上海,又从上海打到苏州,我们前后血战十多天,转战上千公里,总算是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是役我们歼灭小鬼子四百多人,打死鬼子亲王兼中将司令官一人,大佐参谋长两人,缴获大批的绝密文件,战绩彪炳,我建议大家为自己呱唧呱唧!”

话音刚落,整个帐篷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示意大家安静之后,李国耀继续说道:“战绩是辉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牺牲也是巨大的。分兵的时候我们一共59人,现在撤回梅山的只有9人,除了8名轻重伤员留在太湖湖心岛上养伤外,其余的42人全部阵亡,伤亡率高达80%以上。”

伤亡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管是打了多大的大胜仗,哪怕是干掉了日本天皇,只要是提到伤亡大家心里都会觉得伤心和难过。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上一刻还和你说说笑笑甚至于还对你嘘寒问暖的,下一刻可能就会变成冷冰冰的尸体了。

更有一些甚至于连尸体都没有,一颗重炮的炮弹下来整个人瞬间变成了四下乱飞的碎肉,那才叫人心凉,所以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不仅仅是勇士,更是铁血神兵。

看到大家的心情似乎都受到了影响,李国耀当即说道:“兄弟们,伤亡固然令人心痛,但是兄弟们死得其所,他们不是死了,而是先一步为我们探路去了。今天走的是他们,明天可能就是我们了,但大家不要害怕,黄泉路上有兄弟们陪着,咱们不孤独!”

“旅座说的对,死有轻于鸿毛,亦有重于泰山。为一己之私利死是鸿毛,不值得一提,但是为国家为民族而亡,兄弟们都是好样的,是光荣的,国家和民族记得他们。”徐虎大声说道。

李国耀也点了点头说道:“俗话说这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战场生死攸关,关键的时候,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这伤亡的事情就说到这里,接下来说说这个独立旅是怎么回事儿,外面那些士兵又是咋回事!”

......

(本章完)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