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苏轼苏辙到京,刘恕,孙觉与他们打算说一说别来之事,他们便到了孙羊正店。

几人上了楼便听到鼎沸的人声传来,好几桌说得都是朝堂上的大事。

汴京能到了酒肆吃酒的,不少都是不大不小的官吏,就算普通百姓也能对政事议论上几句。

这番景象并非蜀中的酒肆茶楼可见。苏氏兄弟一登此地便有等熟悉的氛围又回来的感觉。

如今茶楼京师士大夫里议论最多的便是王安石拜相和三司条例司设立,议立新法之事。

“这里这里。”一名少年郎君在桌案旁招呼道。

刘恕笑着对苏轼道:“这位是刘太仆之子,如今从于司马内制门下就学,此番知贤昆仲在此,故央我作个东道为你们接风。”

对方名叫刘安世,今拜在司马光门下,尚未科举作官。

苏轼兄弟走到哪里,都有人竞相结识,听说刘安世慕名而来,也不介意笑着应允。

刘安世拱手道:“晚辈久仰大名,冒昧来见,还请贤昆仲不要怪罪道原兄。”

苏轼闻言大笑,他是爱交朋友的性子,又刘安世形貌不俗,还是司马光的高足,当下赞了几句。对方得苏轼称赞更是高兴。

在和睦的气氛之中,众人入座。

苏轼听了邻桌说几句提及三司条例司,不由向刘恕,孙觉问道:“这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什么?”

刘恕,孙觉脸上都有些异样。

孙觉指了指刘恕道:“你问道原兄好了,他刚辞了此差事。”

“为何?”

刘恕道:“当初未设三司条例司时,我便谏王介甫新佐大政,应以恢尧舜之治为先,怎可轻用理财之政。再说我也不擅钱谷之事。”

苏轼道:“道原并非不擅钱谷,只是道不同而已。”

刘恕摇了摇头,不愿再说。

孙觉长叹一声言道:“我与介甫素来相善。他未相时,我尚以为天下积弊不可不革。若始终守祖宗法度而不知天下之变,则无异于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但如今我观这设三司条例司,恐非圣人之意。”

孙觉上一次举荐陈升之为枢密使被天子重斥,是王安石在天子面前力保的孙觉。因为孙觉一直是支持王安石实行新法的,但如今…他也有所动摇。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对视一眼。

苏辙知道苏轼对王安石也是不满,去年四月刘敞去世时,苏轼给刘敞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一句话是“大言滔滔,诡言灭世”。

这句话指责的就是王安石。王安石在馆阁时擅长经术,且辩才无双,当时同在馆阁的诸公都不能与王安石辩论,唯独刘敞与王安石能说个有来有回。

苏轼就说王安石当时是大言滔滔,诡言灭世,唯独刘敞能持正论。这篇祭文也不知道王安石看到没有。

不过如今兄弟二人复官回京,王安石是当朝宰相,两边以后如何是好。

苏辙尚且忧虑,刘安世已道:“天下之法未尝无弊,祖宗以来以仁德忠义治理天下,至嘉佑末年政事似为颓废,但大体之上还算是根本牢固。”

刘安世出言不俗,众人都是认真旁听,不以对方是士人而小看。

刘安世道:“今上少年登基,富于春秋,天资过人,见辽夏两蕃不服,国用不足,与大臣议论常有不悦之色,便欲兴改作之事,恢复至汉唐全盛之时。”

“其实依我看来,朝廷就是富人之家,有良田千亩,大厦歇身,上下都是和睦,所缺的不过屋舍少些装饰,器用少些精巧,侍妾们愚钝了一些,若有邻舍来欺辱,给些财物便可打发,何必大作更张,以至于上上下下生出这么多埋怨来呢?”

孙觉觉的刘安世此言太过,他去过地方知道老百姓穷困到何等地步,但京中似刘安世这般何不食肉糜的人确实不少。

说到这里刘安世即道:“众大臣之中,唯独王介甫知上意,以激切之言以动圣心,污真庙,仁庙为不治之朝,实在是巧言令色之极。”

孙觉问道:“介甫言仁庙之政不足我有听闻,真庙何曾言之?”

刘安世道:“官家转对时,见官陈习,陈习肆意评论大臣过失,谏官上疏欲贬其官。王介甫训斥谏官,还言当初真宗终不闻大臣之奸邪佞巧,这是我从老师那亲耳听来。”

刘安世是司马光的门下,听他议论便知司马光对王安石所举之事有多少不满了。

苏辙尚且顾虑着不发一词,自己与兄长刚到京师,不易对执政大臣有什么评价。

但苏轼已是道:“当年先父作辩奸论时,我与舍弟都嘻其甚矣,觉得评论太过。今日听诸公议论,方知先父见事之明。”

“王介甫为政颇有斯人用其小数以欺天下,但天下之人如今都莫知莫觉,恐怕后人必有秦时无人之叹。”

秦人之叹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轼此言道出后,苏辙也是急了,兄长这话说了不是再度得罪了王安石么?

不过苏辙转念一想,这辩奸论是苏洵最后一篇文章,在京师中流传极广,虽没有指名道姓,但都知道是谁。王安石当时哪怕身在金陵也肯定是看过了,并知道所指是谁。

他们兄弟与苏洵都没想到王安石不仅获得启用,如今还官至参知政事了。

“子由如何看呢?”

刘恕,孙觉都看向了苏辙。

苏辙素来少言寡语,与兄长是完全不同的性子。

苏辙想了想也决定说出自己政见:“齐风甫田有云,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为田甫田者若力所未逮,则田耕不好,倒不如不耕田,思远人若自身德不足,倒不如不思。”

众人听了苏辙的话都是点头,苏辙言不轻发,但所言都是振聋发聩的。

苏辙道:“若要耕田需从小田而起,若小田可耕,那么再耕甫田不迟。若要远人服之,倒不如先让近人服之,如此远人自来。”

“如今国用不足要理财,如力小而耕甫田,而要威服西夏辽国,但不如先亲爱百姓。”

“这先后之序,不过这财者为国之命,万事之本,关系天下之存亡,也难怪今上忧急如焚至此。”

苏辙此话一出,刘安世不由老脸一红。

苏辙与刘安世的区别,一个是关起门来认为天下太平,一个则是认为如今天下真的到了存亡旦夕之时。

孙觉听了点点头问道:“那么子由认为当今之计如何呢?”

苏辙道:“就好比载物与车马的关系,车马为财物,载物好比于事。我们作为驭者常常轻其事而使其马,其实只要车轻其物,如此马自然而然便有余力,何惧江河不能跋涉?”

“辙以为开国之初天下岁入缗钱千六百余万,已是两倍于唐室矣。而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为何岁入越多,国用却越不足呢?”

“由此可知,要治天下当务之急,不在于如何丰财理财,而在于如何减少害财,天下害财者有三,冗兵,冗吏,冗费……”

苏辙说了这一番话后,众人都是深以为然,连刘安世也是佩服不已。

众人纷纷言道:“子由这一番话不该与我们说,而应当上疏谏之官家才是。”

苏轼苏辙兄弟对视了一眼,苏轼看得出自己弟弟确实有这个意思。

从当初制举被王安石拒绝草诏后,苏辙过得很不如意,这些年一直都蛰伏,通读史书寻求治道,积蓄的力量已经很久很久了。

身为兄长苏轼知道苏辙其实一直都在等着一个机会,一个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机会。

苏轼知道弟弟的心思,于是抚了抚苏辙的背,示意对方不要顾虑太多,也不用担心妨碍到哥哥我。

“但也不知道官家采纳不采纳?贸然进言会不会触怒官家,当初范文正公上疏便被吕夷简称之为干政。”

孙觉笑道:“你们不用在此猜测,一会章度之来了,你们问问他便是了。”

刘安世又惊又喜道:“章待制也要来吗?”

孙觉点点头笑着道:“如今度之出入宫掖,每日都可以见到官家,可惜就是难以抽身,不然早就来接子瞻子由了。”

苏轼苏辙都是笑了笑。

不多时,但见一名青年登上酒楼。

对方目光一扫,正好与苏轼兄弟照面,对方一笑便朝这走来。

此人正是章越,他今日穿了便服来此与苏轼苏辙兄弟相见后。

苏轼打量章越,他们是治平二年时分别的,如今三年多去了,章越风采更胜从前,气度绝佳,一看便知是仕途上平步青云,正是得志得意之时。

苏辙则看章越的窄袖长靴微微讶异。

众人一见章越来此,便起身重新排了座次。

章越见了他们兄弟先是问苏洵安葬之事,他们兄弟二人进京又托何人照看坟茔。

苏轼说他将苏洵葬在苏母一旁,同时他知道苏洵喜松,还在坟茔前种了三千株松树,他们兄弟此番上京便将坟茔的事托给堂兄子安和一位邻人照看。

章越闻言很是唏嘘了一番,然后笑着问道:“如今你们不走了吧!”

苏轼苏辙兄弟同笑道:“目前大约是不走了。”

章越点头,满是欣然地道:“那就好。”

说了一番别来之事,在座几人除了刘安世外都是朝廷官员,话题当然立即转到朝堂上。

方才五人都是表达完对王安石以及对这一次设立三司条例司议立新法的看法,如今他们也想知道章越的看法。

苏轼向章越问道:“三郎,你以为王介甫此番议立新法能胜否?”

章越看了众人一眼,他知道刘恕,刘安世出于司马光门下,肯定是反对王安石的。

苏轼兄弟也不用说,两边早有梁子。

至于孙觉和自己老师陈襄都是富弼门下。

王安石拜相时,官家问过大臣意见,吕诲,唐介都是明确反对。

赵汴与曾公亮私下说过不想和王安石共事。

明确支持的唯有曾公亮。

至于昭文相富弼表示同意,但这同意多也是碍于天子的面子。

孙觉的态度可想而知。

至于章越的态度,这就不得不提岳父吴充。王安石这几次在朝中的政议与主张多有岳父附和和支持。

上一次王安石因陈习的事与朝臣起了争执,正是身为谏官的吴充坚决地站在了王安石的一边。

章越然后道:“我与王介甫交情不深,说来惭愧当初我还未及第之时,去他府上干谒,还差点被他看不起,以至于颜面扫地。不过论他为政,议立新法,我却不得不佩服。”

说到王安石众人对他都有接触,对他政治能力或多或少都知道。

但刘安世没有接触过,闻言急不可待地问道:“敢问章待制,王介甫到底是如何人?”

章越道:“吾以八个字论之,盛名实行雄辩坚志。”

“此君名满天下三十年,天下皆以他不为执政为屈,是为盛名。”

“此君平生言行一致,私德之上堪称完人,是为实行。”

“介甫为学贯穿经史今古,庙堂议论满朝无人可及,是为雄辩。”

“古往今来当政欲变革天下者,多有其心无其力,欲行一事,生恐自己或家人遭旦夕祸福之不测,但唯独此公坚韧不可动摇,是为坚志。”

“故而子瞻问道,此番变法此君能否胜任,尽在这八个字之中。”

听了章越之言,众人都是默然。

世上什么人最可怕,名声道德才学都次之,最怕你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样的人谁都赢不了。

众人聊了一番,最后告别。

章越亲自送苏轼兄弟回府。

苏轼亲自向章越问道:“舍弟方才有一言不得不谏,欲上疏官家,还请度之帮着参详一二。”

章越问道:“是何策?”

苏辙将谏论与章越大致说了。

章越对苏辙言论十分赞赏道:“若是如此官家必会赞赏。”

苏轼苏辙闻言大喜对视一眼。

章越停下脚步对苏轼苏辙兄弟语重心长地言道:“如今王介甫风头正劲,连昭文相公对他也是让之三分,此番还望子瞻子由切勿与王介甫正面冲突。”

1秒记住网: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我要做皇帝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