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师?
战锋心里就是一震。
当初中央军有一支机械化部队,可以说是当时的王牌部队,武器装备在当时的华夏来说,都是一流的。
“救人要紧。”
战锋以最快的速度,把岳伦带到了特战队的临时驻地。
特战队的临时驻地里面,宽敞的大帐篷里面,炉火升腾着。
接到消息的特战队员,立刻成立了抢救小队。
战地急救,对于他们是家常便饭。
很快,特战队员们为岳伦检查好了伤势,然后进行了仔细的治疗。
“没什么大碍,只不过是失血过多,又受了冻,不过都是一些皮外伤罢了,已经上了药,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喂了一碗简单的面条汤,岳伦就恢复了不少的精神,脸色看起来也红润了不少。
岳伦是个健谈的人,很快,战锋就了解到了他的过往。
岳伦,中央军德械师某部输送营营长,当初,德械师和鬼子在淞沪展开惨烈的大战,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后来,队伍被打花了,岳伦一路辗转,来到了晋西北。
到了晋西北以后,岳伦并没有参加任何的队伍,不过他一直用自己的方法来为抗战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在民间不断奔走,宣扬抗战救国的思想,也发展起了一支小型队伍,不断的奔袭骚扰小鬼子在太行大山中的根据地。
小鬼子们烦不胜烦,不胜其扰。曾高价悬捉拿岳伦。
但是因为岳伦的不断宣传,大山中的很多百姓逐渐的开始了觉醒。
岳伦曾多次受到普通老百姓的保护,鬼子一直拿他没有办法。
后来,鬼子想出了招安的办法,希望能够招降岳伦。
当地的一些伪军和汉奸,为了讨好小鬼子,不断的打探岳伦的消息。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岳伦在一次向老百姓宣扬抗战救国思想时,不慎被伪军给盯上,随后被捕。
岳伦宁死不屈,拒不投降。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是战锋所看到的了。
岳伦的情况,战锋已经基本了解。
其实让战锋最感兴趣的,还是岳伦运输营营长的身份。
作为德械师的运输营营长,岳伦对于各种现代化汽车、机械等运输工具之类的驾驶和维修保养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而战锋现在刚刚组建的苍云山第十三游击中队,也就是代号御风的运输中队刚刚起步。苍云山运输队目前刚刚起步,运输物资和装备所使用的,大多都是传统的运输方式。
架子车、马车、小推车等等。这些运输方式比较落后,效率非常的慢。很难快速完成运输任务。
这样的运输队,绝不是战锋所想要的,战锋想要打造的是一支现代化运输队,能够快速的机动,能够有着极高的效率可以满足各战场战略物资的需要。
这就需要,需要一位甚至多位熟悉现代化运输车的人才。
而岳伦,刚刚好符合这个要求。
至于运输车辆的问题,战锋则根本就不担心。
实际上,苍云山从小鬼子那里缴获的摩托车、小汽车已经有了不少。
而战锋虽然会开各种车辆,但是他没有时间回去苍云山教导和培训士兵。再说,大多车辆都是在战场上缴获的,很多车辆难免有着严重的破损,对于一些精密部件的修复,战锋就无能为力了。
“就地休整两天,为本地百姓除害。”
根据从岳伦口中的了解,战锋这才知道,就在附近,有着一只500人的伪军保安团。
岳伦,就是被保安团的这些伪军们给盯上的。
战锋下令原地休整两天,一方面是风雪实在太大,行军确实有着一定得困难。而另一方面,则是想为当地的老百姓除害。
500个保安团的伪军二狗子,对于战锋来说并不算什么,也就是派出部分特战队员,几梭子子弹和几发炮弹的事情,但是对于生活在大山里面的当地老百姓来说,这些人却是骑在头上拉屎的蛀虫,时时刻刻欺压在头上,让人难以过活。
再者,岳伦的身体经不起马上就长途行军的颠簸,休整两天,是最好不过了。
“清楚伪军,刻不容缓,立刻出发。”
战锋一声令下,派50名特战队员驻守在临时驻地。他亲自带领着50名特战队员,赶往伪军驻地。
伪军驻地,是属于一个叫做杨家镇的地方。
杨家镇,位于大山之中,各村落之间连接并不是太方便。
山里的村落,一般都比较小,很难做到大聚居,再加上连年战乱,不说十室九空也差不多。
杨家镇人数最密集的地方,也就是镇子上了。这是在大山之中一块难得的平地。本来上万人的镇子,在战争开始以后,死走逃亡,无数人背井离乡,到现在只有两千多人。
只有两千多人的地方,竟然驻扎着伪军的一个保安团,这一个保安团,足足有500人。
根据岳伦所说,这伙保安团的伪军,隶属于汪伪势力。但是姓汪的现在自顾不暇,已经好久都没有向他们发过粮饷了。
至于小鬼子,虽然承认伪军的存在,但是太行山区里面粮食产量少的可怜,外界的粮食又很难运的进来,很多小鬼子的根据地,都存在着粮食装备不足的问题,更不会把粮食分给这些二狗子们了。
可以这么说,这群二狗子,简直就是杨家镇百姓头上的周扒皮!
他们通过压榨盘剥这2000个老百姓,养肥了这500人的伪军保安团!
寒风呼啸,大雪飘飘。
战锋带着特战队员,毫不掩饰,大摇大摆的进入了杨家镇。
因为岳伦曾经清楚的告诉过战锋,杨家镇只有这一伙伪军,没有任何的援军。距离这里最近的小鬼子据点,也在30公里开外的大山。
杨家镇的入口,空荡荡的大街,人人关门闭户,伪军保安团,也没有一个人站岗。
“吱呀……”
两扇临街的木门,被大风吹来。对话声从院子里面传了出来。
“妈妈,我饿……”
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抽泣声。
“孩子,忍忍吧,我让你爸爸出去借粮,晚上,咱们就蒸窝头吃好不好……”
这是一位妇人的声音,不过,她的语气里面带着忐忑。可能就连她自己都不确定,她丈夫能不能出去借到粮食。
这个年代,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