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野战,最后以东瀛大败收场,此战可以说把东瀛最少一半陆军消灭了,从此以后,东瀛将再都没有和明军野战的能力。
此战明军伤亡七万多人,其中有近四万人是伤兵,养上一半个月又是一批精兵,损失并不大,而且还俘虏了对方近八万士兵。
这批士兵,邓艾从中挑选了五万人组成第六军团,其余人都被各军分了,在东瀛这个地方,兵力也不好补充,只有这样了。
东瀛二十三万大军,德川家康带走了三万,被明军屠杀了两万,投降了八万,光战死的就多达九万人,大部分都是死于火炮的轰击。
可谓是海军一战,打掉了东瀛的海上力量,陆军一战直接把东瀛脊梁骨都给敲断了,平定东瀛只是时间问题,对邓艾来说,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现在要控制明军本土人员的阵亡人数。
今天野战也是没有办法,这是必须要打的,也是必须要明军陆军拼命的一战,一旦溃败,那最近几年都没有再次攻击东瀛的可能了,所以白天让陆军做前军也是没办法的事,可如今不一样了,以后都是攻城战。
现在邓艾手下就东瀛士兵多达十万,客家族还有五万,这都是以后攻城的主力,除非实在攻不下,才会让明军陆军上。一般的攻城战,邓艾没计划动用陆军,有十五万人耗着,什么城池攻不下?
等攻下以后再挑选一部分降兵加入进来,补充损耗,明军只会越打越多,而不会越打越少。
东瀛本岛的地势就是个长条形,如同一条蛇一样,南岛就是蛇尾巴,北岛是蛇头,那本岛就是蛇腹位置。
本岛有两个大型的港口,就是邓艾他们登陆的南港口,和位于横滨的北港口,其余也有港口,不过比较小,并不适合大型舰队停留。
进入本岛以后先是长崎城,这是个地处平原地带的大型城池,算是德川家族的粮仓,这里地势开阔,兵力能施展开,比较好攻打。
然后再往北就是平安京了,这是个重要的地方,也是全东瀛最大的城市,更是曾经的国都,他处于两座大山之间,平安京南北两面城墙堵住了大山的南北出口,这里也是奥羽山脉的起点,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平安京是东瀛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它的人口是全东瀛的五分之一,近百万人口,而且粮食储备众多,水源充足。
要不是德川家康野战损失大量兵力,就平安京,明军哪怕有火炮,没有三五个月都攻不下来。
再往北就是广岛了,广岛虽然叫岛,但是它并不是岛,如果一定要说是,那它就是个山区里的岛,这里是奥羽山脉的中部。
再往北的名古屋就是奥羽山脉的尾部了,一半处于山区,一半处于平原,最北方的横滨就和长崎一样,也是平原地区。
所以说,哪怕大明掌握了制海权,攻打东瀛本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都得感谢江户川柯南和德川家康的骚操作啊。
江户川柯南:愿天堂没有德川家康。
明军休整了一夜,第二天就准备朝着长崎进发了,出发时候二十二万大军,打了一仗,现在还有二十三万,你说找谁说理去?
邓艾把伤兵交给周瑜,让他帮忙把伤兵送回南岛休养,现在明军在本岛没有地盘,想安心养伤,只有前往南岛了。
并让周瑜把鲁肃借给他,等长崎平定了,邓艾就把长崎给鲁肃管理,长崎的发展是攻打平安京的关键。
邓艾从南岛又调集了两万山地军和两万抗倭军,把军队重新整编了一下,分成六军人马。
七万降兵和七万抗倭军每军分一万,再配备一万山地军和一万陆战队组成一军,陆战队只有四万,又从六万陆军中抽调了三万分配到六军中。
这样一来每支军队都有一万降兵和一万抗倭军,再配一万山地军组成,再由一万陆战队或者陆军带领这三万人马,既保证了战斗力。又保证不让他们有反叛的可能。
剩余的三万陆军由邓艾自己亲自带领两万,这将是中军的守护部队,也是震慑其余军队的,邓艾把六军中的三军交给周瑜,又给了他一万陆军和五十门火炮组成北军。
让他带领北军在北方的横滨登陆,攻陷横滨再拿下名古屋,打下广岛以后和邓艾的南军会师在平安京,南北同时攻击,以求最快速度攻陷平安京,平定东瀛全境。
之所以敢分兵,是因为如今的本岛,除了平安京,各地城池都没有多少守备力量,多了三五万,少了只有两三万,明军有火炮配合,哪怕是北军也能轻松攻破他们的城池。
至于北军的领兵将领,邓艾只给了个太史慈,海军没有作战任务,韩当,周泰等人也可以带领陆军作战。有的是将领,自己这边更是主攻方向,自己将会以最快速度攻破长崎,然后兵临平安京城下。让德川家康不敢往别的地方增兵,等周瑜平定了各地以后。就是德川家康的末日了。
把三军十三万人移交给周瑜以后,邓艾带领着鲁肃还有众将,并剩余的三军加上自己本部人马还有夏侯渊的骑兵,共计近十五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往长崎。
沿途碰到的县城还有各个小型关卡,见了大军开来,根本没有守城的欲望,直接开门投降,邓艾都派兵一一接收,这些可都是补充军粮的重要地方啊。
能在本土补充粮食。何必从南岛调集呢,邓艾虽然一直分兵占领沿途的县城,可他也一直在收编各城的守军,等赶到长崎的时候,兵力并不见少,只是中间多了几万降兵而已。
路上赶路再加上沿途接收县城耽误了点时间,邓艾用了五天才赶到长崎城下,这和东瀛糟糕的路况也脱不了关系。
十几万大军在长崎城下安营扎寨,把长崎城团团围住。
长崎作为德川家族的粮仓,面积并不小,城高墙厚,城墙足有三丈多高,近十米的高度没有攻城器械可打不下来。
邓艾一边令随军工匠加紧制作攻城器械,一边派出夏侯渊到北方警戒,防止有敌军增援,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明军赶制了两天,终于制造出了足够的井澜和云梯,投石车就不制造了,有了火炮,谁还用那玩意?狗都不用。
明军奉行围三阙一之策,六十门大炮,东西南三面城墙一面二十门,还配备十架井澜和二十架云梯。
唯一留出缺口的北方还有夏侯渊在那守株待兔,主打的就是一个玩的赃。赃点怕什么?没听说过兵不厌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