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发生的事情很快传遍京城
人们都惊呆了
齐王叛乱
皇帝太子一众皇子被杀
代王进宫平乱成功,自封为摄政王?
好乱啊,感觉一夜之间,这天都变了。
很快,他们就没时间惊讶了。
因为京城到处都在抓人,只要属于皇帝,太子,秦王,齐王,荣国公一脉的心腹。都被抓了起来。
有罪的直接抄家,主犯送到菜市口斩首,其余罪不至死的,男的送去忻州做苦力,女的发配到忻州,李旭没让教司坊这个职业再发扬光大,现在忻州地广人稀,哪里都缺人,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李旭都不想直接杀了,太便宜他们了,得让他们做一辈子苦力才行,再说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才多少人口?汉人都快被杀断层了,李旭不许这种事情发生。
《史记》中记载,经历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战争后,西汉建国之初,其户口相比于秦仅余“十之二三”,算下来顶多也就是600万人上下。随着国力不断增强,到公元2年,西汉人口达到6000万,创下历史之最。王莽篡汉时,人口一度降至3500万左右,东汉建国后经济发展,人口再度恢复到5500万。
三国:800万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由于大规模战乱的影响,人口急剧下降,保守估计不到800万,甚至不如春秋战国时期。曹操曾在《蒿里行》中描写了当时民间的惨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西晋初:4000万
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全国人口恢复到1600万上下。至4世纪初,西晋进入全盛,人口恢复至4000万人左右。但随后八王之乱的爆发又使得人口锐减,最低时不过1200万左右。
南北朝:1500万
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迅速锐减,至北魏时期亦不过1000万人口而已。大规模的北人南迁使得东晋南朝的人口有所增长,但受困于经济发展程度,南朝的人口数在刘宋年间也不过是500万上下,梁朝侯景之乱后又锐减至200万。总结一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口恐怕很难超过1500万。
隋朝:5000万
隋朝一统天下后,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进行了一次十分细致的人口调查及统计。结果显示,当时中国人口约为4600万上下。至隋末大乱前,隋朝人口超过5000万应该问题不大。
李旭大概推算,这个世界现在的人口不算北方异族,南方南蛮,山越,百越,东海倭寇,就中原,哪怕算上那些没有登记的佃户,也不超过3000万,看着好像不少,可这个世界比古代中原地盘大多了,相当于一个半古中原,这样一分,就没多少人口了,百年战乱可想而知对社会影响多大。
京城的动乱持续了三天,到处都是士兵在抓人,身穿黑衣的暗影卫也夹杂其中,城中的达官贵人,世家,地主,富户们胆战心惊,让下人私兵守护好府邸,怕被乱军杀进来。
再说,这个代王在代郡实行的政策他们可都知道,要是在京城也实行怎么办?就代王现在的势力没有人挡得住。
李旭当然不会这么做,两州还有十五个郡呢,不可能强硬的实行代郡的政策,那样会让富户们有很严重的抵抗心里,李哲会循序渐进慢慢来的,再说他现在不是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不急。
这几天,李旭天天宿在储秀宫和闻人听雪卿卿我我,夜夜笙歌,有时候马云禄也会加入进来,刚开始闻人听雪还不适应,不过很快就乐在其中,李旭觉得自己和个昏君一样(●—●)不过也就这几天,等大朝会后,登基之前他都不能住在后宫了。
后宫里其余妃子李旭没动,李旭计划等他登基以后就把皇后送到城外慈云庵天天念经,为他们一家子赎罪,其余妃子愿意出宫就送出宫,不愿意的酒送去皇陵陪伴李胜吧。
卢植从忻州赶来,张辽掌控了东大营后也来了京城,荀彧,曹真从代郡赶了过来,还带来了李海,婉儿已经生了,是个儿子,正在坐月子来不了,淑贵妃在照顾她,再说李旭也没想他们这么早来,等他登基以后彻底掌控京城再接来不迟,李哲给儿子取名李浩,取光明磊落,正义禀然之意。这可是自己第一个孩子,还是嫡子,李旭决定亲自教育。可不能让他成为前太子。
大朝会
未央宫
文武百官稀稀拉拉的分两侧站立好,少了好多人,朝堂之上都为之一空。
众文武看着侍立大殿周围的羽林亲军,和队伍里突然多出来的一群陌生人,都在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龙椅上空空荡荡的,龙椅下方放了一把椅子。
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
“代王到”
之间满身甲胄的李旭带着李海从大门进来,一路行过,众臣除了李旭麾下和亲近他的人,其余人赶紧眼观鼻鼻观心的做雕塑状,这可是杀神啊,从西杀到北,平定了忻州以后又杀进皇宫,谁敢惹?
李旭一路脚步不停,来到龙椅下方的椅子上坐下,
群臣参拜
“参见代王殿下”
李旭颔首
“众卿平身”
接着又说道
“皇宫中前几天发生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吧?孤在述说一遍。”
停顿了下,扫了群臣一眼
“齐王李哲勾结荣国公赵琦阴谋叛乱,带兵杀入皇宫,让圣上禅位于他,并残忍的杀害了皇帝,太子和一众皇子,孤星夜兼程赶来京城,平定了叛乱,现在齐王和荣国公已经伏法,从今以后孤为摄政王总览朝政,诸位可有意见?”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说话
群臣:啊,对对对,你说的对,谁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就剩下你一个人了,还不是你怎么说怎么是了,再加上侍立一旁的羽林亲军,谁敢反对?
荀彧,荀攸,三府,还有李旭麾下众臣齐声道
“参见摄政王”说完跪倒在地
其余人看这场面,赶紧跪倒
“参见摄政王”
李旭对身旁侍立的李海说道
“李海,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