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万发镇,有一条笔直延伸的铁路,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于此。若是沿着这条铁路朝北而行,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绥化市;倘若朝南进发,途经兴隆镇后,很快便会跨入呼兰县的地界。
时间回溯到 1987 年 10 月 12 日那个宁静的夜晚。大约七点左右,夜幕已然悄然降临,万发镇派出所所长贺瑞忱才结束了一整天繁忙的公务工作。由于事务繁多,他比平常足足晚了两个小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向家走去。
当他推开家门,发现家里竟来了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本镇中学的教师程勇志(此处使用化名)。
原来,程老师此次前来是为了对贺瑞忱的孩子进行家访,此刻他正与贺瑞忱的妻子王敏(同样采用化名)一同坐在东屋里热络地唠着家常。而贺瑞忱年仅十二岁的可爱女儿,则安静地待在西屋专心致志地做着功课。
说起贺瑞忱这个人,可不简单。在调任至万发镇担任派出所所长一职前,他曾担任过县公安局的内保科长。现年三十六岁的他,身高足有一米七八,身材魁梧健壮得如同铁塔一般,给人一种沉稳可靠之感。
不仅如此,他平日里行事果断、雷厉风行,无论是思维还是动作都异常敏捷,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尤其是在夜间出行的时候,更是枪不离身,而且子弹始终处于上膛状态,以防万一。
这种谨慎小心的习惯,即便是在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的环境下也是极为少见的。此外,他家还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当夜幕降临,天色渐暗,家里总会早早地将黑色的窗帘严严实实地放下来,仿佛要将外界的一切喧嚣和危险都阻挡在外。
然而,许多人对此情形并未感到讶异,毕竟身处公安战线工作的人员,由于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养成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的习惯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这种做法不仅符合上级部门对于他们的严格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当然,关于这其中的真实缘由,局外人恐怕难以洞悉全貌,或许唯有贺瑞忱本人心中最为了然。
总而言之,在周遭众人的眼中,贺瑞忱无疑是一个精明能干、能力出众之人,堪称极为厉害的人物!
就在今日,因贺瑞忱归来时间稍晚一些,碰巧家中有位男性教师前来做客,身为妻子的王敏基于基本的待客之礼,自然要陪伴客人交谈一番,所以也就不便过早放下窗帘。
贺瑞忱所居住的乃是一座由三间砖瓦房构成的房屋,整体方位坐北朝南。房前还拥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其南北长度足有二十余米。
三间房中位于东西两侧的房间被用作卧室,而居于中间位置的那间则充当着厨房之用。此刻,妻子王敏正与那位名叫程勇志的男教师一同待在东侧的屋子里。
贺瑞忱踏入房门后,先是径直走向西侧的房间,探望了一下正在熟睡中的女儿,随后才移步至东侧的屋子。他面带微笑地与程勇志握手问好,并相互寒暄了几句。
紧接着,他顺手拉过一把椅子放置于屋子的北侧,面朝南面的窗户缓缓坐下。就这样,他一面注视着屋外的景象,一面与屋内的两人闲聊起来。
王敏心里暗自嘀咕着,她敏锐地察觉到丈夫今天的行为异常古怪。按照以往的习惯,如果家中来了男性客人,丈夫肯定会热情地陪对方聊聊天,以尽地主之谊。
然而此时此刻,丈夫却心不在焉地一直盯着窗外,仿佛那扇窗户后面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似的。这让王敏感到十分纳闷,完全摸不着头脑。
正当王敏寻思着要不要轻咳一声来引起丈夫注意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贺瑞忱突然间瞪大了双眼,目光直直地望向窗外,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一动不动。
几秒钟之后,他像是看到了极其惊人的东西,猛地从座位上弹起,同时迅速伸手往腰间一探,掏出一把手枪后,毫不犹豫地朝着门外冲了出去。
见此情景,妻子王敏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开口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可是贺瑞忱头也不回,只是匆忙丢下一句:“出去看看!”话音未落,人已经消失在了门口,只留下房门在身后砰然关闭。
留在屋里的王敏和程勇志老师面面相觑,脸上都流露出一丝诧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