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公府复试
整理完此次模拟的收获之后,对于是否要继承天赋,潘凤自然也只是仅仅迟疑了半秒钟,便选择了只剩最后一次使用机会的【天假其便】。
而因为此次模拟同样达到了A级评价,自然也就拥有了新一次摹刻机会,这下潘凤自然不会有任何犹疑,再度选择了摹刻金色天赋【天假其便】。
接着潘凤又将模拟当中情节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除去那些旖旎的画面,此次模拟当中也涉及到了不少隐秘的消息。
至少,对于何进与十常侍之争,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细节。潘凤对于自己未来的计划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接下来一连几日,潘凤每天除了借助皇城禁制锻炼以外,便是走访于皇甫嵩、何进等人府上,时不时还会去拜访下与自己同为孝廉的荀彧,也顺便请教一些即将到来的公府复试上的问题。
很快,时间便来到了公府复试这天。
大清早,整个郎署当中新被察举者都在郎署长官的带领下集合一处,随后便被领往了尚书府中。
在尚书府院中,潘凤见到和他所在右署同样的另外两支队伍,正是左署和五官署的队伍。
身为颍川荀氏嫡子的荀彧更是傲然立于左署队伍派头,但不知为何,却哈欠不断,像是一副休憩不足的状态。
为了能够在今天公府复试这个重要日子出丑,彻底坐实自己早已泯然众人的事实,荀彧为此可是煞费苦心。
不仅动用了族传秘法,压制住了自己的修为境界,更是已经三天两夜都未曾合眼,精神力过人的他虽然不至于当场昏倒,但也已经有了一些头重脚轻之感。
所以荀彧此刻根本不是掩饰,他是真的大脑缺氧。
而只有戏做的足够全套,自己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才能在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化的情况下玷污荀氏的名声,让荀氏百代传承不会断于第三次党锢之祸当中。
秉持着这样的念头,就连郎署长官让队伍前进进入府厅时,荀彧都明显慢了几拍,让原本恭敬的郎署长官眼中都多了几分不耐烦的神色。
进入到尚书府的正厅之内,厅内前方早已摆上了数排案几,明显是给此次公府复试的佼佼者所留。
而在厅中最前方,除了负责选拔官员的选部尚书卢植和其下属的几名部曹之外,还端坐着三名青绶高官。
荀彧知道,这三人正是:担任御史中丞的韩馥,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以及本应是领尚书令的袁隗有事未至改派的一名尚书仆射。
这三位(指尚书令)虽然品秩不及公卿,但却都是京中一等一的实权人物,哪怕是朝会时,公卿也须同他人连席而坐,唯有这三位因以事物繁多,享有独占一席的权力,因而被世人称为‘三独坐’。
而此三人再加上掌管官员任选的选部尚书卢植,无疑就是此次公府复试的考官了。
看着台上同样是二十出头,却已经手握实权拥有决定他们命运前途的袁绍袁本初,台下众多察举者一时间都投去了无比艳羡的目光。
而袁绍端坐台上,也同样在打量着台下人群。
作为婢女所生庶子,他的童年是不幸的。出生不久后便恰逢父亲去世,虽然对那个陌生的男人并没有太多感情,但那个男人的离去还是让他和母亲的日子难过了起来。不仅府上那些下人冷嘲热讽,甚至就连本应是血亲的同族弟兄,都时常对他拳打脚踢。
年幼的悲惨经历让袁绍早早就成熟起来,知道如何装出乖巧模样讨族中那些大人物的欢心,明白如何在憔悴的母亲面前掩饰自己的伤痕,更加清楚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多么靠不住。
最终,一切迎来了转机,因为在那些大人物眼中乖巧懂事的形象,他被选中过继成为袁氏一支的嫡子,身份地位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而在获得动动嘴皮就能尽情享受荣华富贵的尊贵身份后,袁绍却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更加的勤奋好学,更加的谦卑自爱。
被举孝廉之后,他更是巧妙借助袁家势力,庇护那些在第二次党锢之祸当中受到迫害的清流名士,将袁氏声望变成他自己的名声。
而等到祸患平息,论出身,他是天下仲姓的汝南袁氏这一辈的嫡子,论名声,他更是能与许多老一辈名士相较。
接下来,他的崛起自然就变得理所当然。
只是让他颇为不满的是,明明他都如此努力了,明明他才是袁家小辈当中最耀眼的那位,可族中那些老家伙却还当自己只是个稚童一般,族中传承之事从来就考虑他那个大哥袁基。仅仅靠着一个老成持重,就被族中那些老家伙一路扶持到太仆的位置上,就连承袭的列侯爵位,也由其继承。
甚至就连不学无术,年少时迫害他最起劲的袁术那厮,也被这帮老东西硬生生提到了虎贲中郎将的位置,还大言不惭美其名曰‘袁氏三星’。
呸,什么袁氏三星,分明就只有他袁本初和袁氏双废罢了!
而偏偏越是如此,他袁绍就偏要出人头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到时候一定要让那帮老东西好好看看,袁家的未来,究竟在谁的手中!
所以,哪怕已经身为司隶校尉的重任,哪怕冒着会被十常侍针对的风险,他都毅然投靠到了当朝大将军何进的帐下。为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等到社稷有变,以从龙之功,筑青云之梯!
而眼下,除了维护好与何进的关系之外,对袁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养名望。而眼下,公府复试无疑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要自己降低身份倾心结交,等到数年之后这些人成为朝中栋梁的时候,自然会念自己今日恩情,成为自己的一缕助力。
所以他此前早已对这批察举者做过详细的调查,知道其中哪些是有真才实学,知道哪些是不学无术的世家劣子,更知道其中哪些已经屡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