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借着夜色的掩护,武装党卫军悄悄爬下伪装成货车的武装列车,向目标摸去。
“都别开枪。放近点打。”死亡列车内的游击队长,是出自《夜袭机场》的“瓦尔特(异度同位体)”柯察金(Korcagin)。作为南联游击队融合剧情出场的重要人物,由他负责今晚的死亡行动。现在“瓦尔特”成了巴尔干超级英雄们统一的“代号”。
“队长,瞧,这些党卫军都带着面具。”一名游击队员小声说道。
“得亏‘那位夫人’提前收到消息,给我们送来了m38军用防毒面具!”身旁的游击队员接话道。
“嗯。她们的确站在正义一边。”瓦尔特轻轻握了握枪把:“第七局同志的情报是准确的。”
“队长,和你联络的那位苏维埃特工叫什么来着?”
“《莫斯科来的弗兰小姐(miss V from moscow)》。”
“对,莫斯科来的‘弗兰小姐(miss V)’。”这显然是一个代号。
“真难想象,纳粹的‘明星火车(超士号)’上,潜伏着多少我们的同志。”
“因为我们是正义之师。”说着瓦尔特猛然扣动扳机:“打!”
“哒哒哒——”
蛰伏在黑暗中的死亡列车的木质车厢,立刻被道道火线击穿。
没把这列停靠在包围网外圈,运送犹太囚犯的集中营列车当做袭击目标的武装党卫军立刻惨死一片。就在死亡列车开火的瞬间,战俘列车也跟着发起攻击。准备摸黑抵近释放麻醉气体的武装党卫军的先头部队,立刻如割麦子般接连倒毙。
纵横交叉的火力网给予武装党卫军迎头痛击。计划中的夜袭变成了火并。武装党卫军立刻寻找掩体,开枪还击。
尤其是毫无价值可言的死亡列车,是武装党卫军重点打击对象。
木质车厢碎片崩飞,固定用的铁皮跟着四分五裂。好在战斗前已经悄悄把600多名犹太囚犯转移到了战俘列车上,没有造成平民的死亡。被六架武装直升机吊挂入场的100名游击队员,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小队。打的准,打的狠,勇敢不怕死。更是游击队惯用的伏击战。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短暂交火,武装党卫军损失惨重。
贝尔格莱德火车站的战斗开始后,“SA3姐妹团”团长,首席选角助理丹妮尔立刻联系上后方扮成“劳军女郎”在萨瓦大桥慰问演出的SoE女子特遣队:“路易丝,准备行动。炸毁萨瓦大桥,阻截追兵。”
SoE女子特遣队长,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路易丝·德斯方丹立刻回应:“收到,丹妮尔。”
“姐妹们,动手。”
“好的,路易丝。”在台上扭动着妖艳身姿的脱衣舞娘们,默契的停了下来。一眼扫过,开场时兴奋的吹着口哨,衣衫不整的纳粹狂热分子们早就掐着喉咙暴毙。横七竖八,倒伏一地。
因为在劳军演出开始不久,灌下毒酒的大桥守军就已无人生还。大部分的时间里,脱衣舞娘们都在音乐的遮掩下对着满屋子的尸体在卖力的表演。
“还有一小队守卫,嘉伊莱、苏茜、佳丝婷、伊莲,我们去解决他们。”SoE女子特遣队长,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路易丝·德斯方丹将41S型喷火器(Flammenwerfer mit Strahlpatrone 41)递给队友:“珍妮,这里交给你。”
浓妆艳抹的珍妮·福西耶稳稳接过:“交给我吧。”
换穿上6x拼贴“闪电女郎”新式装备的SoE女子特遣队立刻分头行动。
珍妮·福西耶和玛丽亚·卢扎托负责清理现场,剩下成员随队长消灭最后的一小队守军。
两支41S型喷火器一左一右喷出两道烈焰长蛇,将整个演出场吞没。毁尸灭迹,一了百了。等两人走出一片火海变成纳粹焚尸炉的演出场,了望塔上的最后一名德军也浑身飙血,栽落桥底。
“刷上游击队的口号和标语,再埋好炸药,准备撤退。”SoE女子特遣队长,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路易丝·德斯方丹放下冲锋枪。
“是,队长。”炸弹专家嘉伊莱·勒梅内克立刻行动。
稍后抵达的“格拉尼1号”放下索降装置,SoE女子特遣队全员撤离。定时炸弹的烈焰,随即将整座大桥吞没。
俯瞰脚底腾起的烈焰,SoE女子特遣队员们心满意足的升入机舱。
完成任务的SoE女子特遣队长,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路易丝·德斯方丹当即问道:“车站的战斗怎么样?”
女飞行家汉娜·莱契用专属发箍式耳机答道:“盟军战俘和游击队已经歼灭了进攻的部队,正联手破开包围网。”
“要支援他们吗?”
“不用。这里‘人人都是瓦尔特’。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先行撤离。”
SoE女子特遣队长,永不凋零的“法兰西玫瑰”路易丝·德斯方丹轻轻点头:“嗯,只有我们先行,才能撬动党卫军布下的铁桶阵。”
“对的。没有人敢为难帝国的大明星们。”女飞行家汉娜·莱契笑道:“而且我们先走也是规避战争风险的合理选择。”
SoE女子特遣队员珍妮·福西耶不禁说道:“他们把伏击圈设在这里,也未尝没有借助我们扰乱视听的想法。就像战俘列车上伪装成押运列车的纳粹军官的盟军战俘,大摇大摆的参加我们举办的招待酒会和观影礼,那些明知道他们身份却不揭破还和假冒者有说有笑的纳粹高官,早就打定主意要演一出好戏了吧。”
“是的。”女飞行家汉娜·莱契也是这么想:“毕竟战俘列车上装满了从匈牙利出发,拥有35节车厢,每节载重20吨的纳粹黄金和无价的艺术珍品。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纳粹不可能不在乎。”
“所以我们不用返回车站,直接去下个停靠点就好。”
“嗯,苏博蒂察。”
苏博蒂察(Subotica)是塞尔维亚东北部城市,邻近匈牙利边境。“游击队破坏了从贝尔格莱德到苏博蒂察的铁路。”二战时巴尔干半岛的德军指挥官,经常能收到类似这样让他抓狂的消息。
作为二战中作为德国最忠诚的伙伴,匈牙利动员百万民众参战,想要拿回让匈牙利元气大伤,1920年因《特里亚农条约》失去的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结果却随纳粹德国一同覆灭。
这场战争对匈牙利来说是个大灾难。匈牙利派出的部队装备落后,士兵们也没受过多少训练,却不得不被推到前线。据统计,他们在苏联战场上总共失去了34万军人,其中很多都是被苏军炮火无情吞噬的年轻生命。战场上的失败虽然痛苦,但和国内经济的崩溃相比,匈牙利民众的苦难更是深重。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资源,包括粮食、工业品和人力,都优先供给德国。随着德军前线不断受挫,匈牙利不得不增加军事开支,把更多的军队投入到胜算渺茫的东线战场。如此恶性循环。
到战争快结束时,匈牙利被反法西斯同盟锁定为主要攻击目标。1944年底,苏联发动了布达佩斯战役,动用百万兵力把匈牙利首都围成水泄不通的铁桶阵。围困持续了整整108天,整座城市沦为废墟。连皇宫的坟墓都被挖出来充当掩体,尸体在街头随处可见……
领土未还,国家已碎。
就是因为,站错了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