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个条件,语言能力要强,不能讲一口家乡口音,皇帝听不懂,还谈什么授课,得有一口字正腔圆的官话才行

第三个就是讲课能力。老师授课,总想引导学生向善,并教导学生规避一些错误。让皇帝走正道,这是帝师最起码的责任。但若一上课就板着脸,训斥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学生肯定不高兴,也就是说老师授课,不得时不时的拿出老师的资格来,得警惕自己的身份,面对的是什么人,皇帝太子不好好听课,老师要做些善意的引导才行。唯有具备了这三点,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当然了,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比起宋代老师向皇帝要银子,大明给出的收入还是很不错,一旦你成为太子的老师,那就是意味着你获得储君的身份,明朝对于储君的教育相当重视。管理太子的事务机构叫詹事府,与之平行的还有一个左春坊,是专门管理太子教育的衙门。凡讲臣、词臣、史官这三种归口翰林院管辖的文臣,都有资格获选为太子师。凡选为太子师者,时人便以“储相”待之。每当皇帝驾崩后,太子登基,一般都会启用自己的老师进入内阁担当辅臣乃至首辅,可比你在下面苦熬资历学识强多了,所以拼命往里面钻的读书人还不少。就是那些王侯公孙也不是没这个心思,只是这帮王侯公孙官儿是能当,这学问如能如何说不来的,所以眼红归眼红,却也无可奈何了。

当然了,好处是不小,可苦楚也是少,从朱元璋开始就立下了不少规矩,这为精力充沛的皇帝,愣是凭一己之力,上至王侯百官,下至黎民百姓,从吃饭穿衣到首饰佩戴,样样都是规矩,宫廷教育的规矩就厉害。

先说老师上课,就得按照规矩来,先由文华殿大学士总负责,各级老师分为詹事府詹事,少詹事,春坊大学士,庶子,喻德,中允,赞善,洗马,校书等官职,人数多工作杂,特别是皇太子出阁读书的仪式,更是十分繁琐:首先是早晨起来,礼部和鸿胪寺的执事官,要在文华殿给太子行四拜礼,鸿胪寺寺官为太子行李,请太子到文华殿读书,皇帝要亲自出席,各级官员要挨个行礼,然后仪式结束后,内侍官引着太子在后殿就座,每天侍班侍读讲官依次前来,小太子的学习生活,这才正儿八经的开始,与这个规矩相比,给太子授课的流程那才叫一个繁琐,太子的学习是整个皇宫是重中之重,被选中的老师,不仅要耐心地向太子讲解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且通过讲授古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让太子学会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通过学习,任务不可谓不重,颇有前世重点中学的味道,除了这些,身为老师还要让太子明了德行的重要,明了如何修身,明了为君要仁,治民要亲爱人民等。从小就向这些人学习的太子,无疑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要超过常人很多。为了培养太子尊师重道的品格,皇家在礼仪上对东宫三师十分推崇。《旧唐书?百官志四上》记载:“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太子出,则乘路备卤簿以从,光是看这些规矩就足以让人让而却步了,这一点从前世张居正为其制订的课程表就可以看出。

张居正写道:每日接续讲读《大学》、《尚书》,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礼监将各衙门奏章,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回,乞即如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不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进午初时,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下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工夫不致间断,杨峥虽早有准备,但被一路上还是被王振说出来的流程吓了一大跳,道:“这不是折磨人么,这老师我怕是做不了?”

王振听得哈哈大笑,道:“皇上早就知道杨大人会这么说,所以今日一早特意嘱托咱家只要是太子能跟着杨大人学到了好东西,平日里的那些规矩杨大人可以不必理会!”

杨峥顿时大喜,道:“还是皇上知道我的性子!”

王振道:“何止是皇上,太子也知道,杨大人别看太子只有九岁,但骨子里也不喜欢府里的那些授课老师的呆板,平日里是碍于宫中的规矩才学的,可学了这么多年学问一点都没长进,每次皇上检查的时候,咱家不得不做些帮衬,今日听说杨大人性子好动,最不喜欢规矩,这不一早就在府上等着你呢?”

杨峥忙客套了一番,两人说说笑笑间便人了太子府邸,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宣宗可是爱到了骨子里,不说刚刚诞生就立为了太子,就说这住的东宫也是一等一的天家气象,杨峥一路上见的花池、雕塑、假山、竹林错落有致,小径穿插迂回;地灯、绿地、回廊相映生辉,宛如人间仙境。

听得动静,府邸内立即走出了几个太监来,为首的一人约莫五旬上下,弓着身子,一脸恭敬的迎了上来,道:“先生,你们可算来了?”

王振道:“怎么了,太子询问咱家了?”

那太监恭敬的说道:“都问上好几遍了,还有皇上哪儿也派人送来了话儿,说是先生若迎来了杨大人就赶紧回司礼监,皇上还有些奏折等着先生帮衬着处理呢?”

王振嗯了声,语气冷淡的道:“我知道了,你去吧。”

那太监应了一声,让开了身子。

王振忙对杨峥道:“杨大人我们进去吧?”

杨峥颔了颔首与王振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比起外面,里面反而显得有些破旧,但即便是如此,里面的装饰也非同一般,单说那些花花草草,窗台绣墩许多杨峥连见都没见过,绕过一座长廊,王振便道:“到了!”

杨峥哦了声,抬头看了去,就见前方一处小院,院中有一井,井水一旁是一族翠竹,竹子一旁放着几张书桌,两个孩童正在较着劲儿在诵读什么,那认真的劲儿,根本不曾听到脚步声。

杨峥不及细问,一旁的王振忙解释道:“左侧的孩子是皇上的次子,去年才被皇帝领进宫中的,还没受封藩位,但皇上已给了郕王的封号,所以大家都喊他郕,这孩子聪明伶俐,模样也周正,很讨皇上喜欢,刚入宫的那会儿还有刚看到了太子就拉着太子一个劲儿的叫哥哥,还将手中的一圈冰糖葫芦送个了太子,皇上大臣都说这孩子聪颖果敢,是个做大事的主,宣宗一直为自己子嗣太少而烦恼,如今又多了一个儿子,也十分欢喜,见他与太子年纪相仿,又是亲兄弟,便也送到了东宫了,太子平日里独自一人玩耍本就显得苦闷,陡然间有了个兄弟倒也十分高兴,吵着嚷着要让自己这个弟弟陪在身旁玩耍,皇上对太子的疼爱不言而喻所以也就答应了,这次请杨大人来担任老师,可不管是给太子授课,也有给郕王授课的意思,皇上怕杨大人嫌课程繁重不肯答应,事先才没告诉杨大人,今日托咱家给杨大人说一声。

对于郕王,杨峥到是一些,市井传说其生母吴氏本是汉王府邸的一位侍女,宣宗当年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父子,并将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宫侍女吴氏,并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然而返京后,由于封建礼教对出身血统素质文化等等的制约和阻挠,身为大明皇帝女奴身份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故宣宗念及深情不忍抛弃,就将她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终于,吴氏珠胎暗接,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这事儿皇帝只让人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太后本就对宣宗子嗣太少而担忧,加上宣宗废除皇后后专宠孙氏,心头或多或少有些不满,得知这个消息竟是喜出望外,当夜派人去了宫外,把母子两人请回了宫中,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她多年出入皇宫和诸王府,眼中见过的美女多如过江之鲫,这时却也不禁对这个宫女刮目相看,认为她的确是美貌惊人,难怪自己儿子会喜欢,那吴氏虽说是侍女出身,但待人十分的真诚,几句话下来,便让这位老皇后十分喜欢,况且当时只有五岁的朱祁钰也是聪明伶俐,不等老皇后开口,就一口一个皇祖奶奶的叫着,把张太后喜欢得不行,当晚张皇后就认了这母子二人,此后张皇后多次寻母子二人入宫说话,据说除了国家典礼以外的朝宴仪礼,张太后都将吴氏的位置安排在胡皇后、孙皇后之下,弄得不少嫔妃心生不满,碍于张皇后的身份敢怒不敢言罢了。

就这样母子二人过了三年太平的日子,眼看着朱祁钰长大了六岁了,母子两人还这么不明不白的住在了宫外,张皇后心里不痛快,就在宣德八年年初,趁着新年把母子二人给接回了宫中,给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非但如此,还逼着宣宗给个说话,对于母子二人,宣宗一直也觉得亏欠,往日是怕群臣反对,不曾想这事儿经过张太后一手操办后,满朝文武百官竟没人在这事上说什么,让宣宗很是高兴,当即便让礼部给了母子封号,侍女吴氏封为贤妃,朱祁钰为郕王,碍于郕王年纪还小,封号并没有落到实处,母子二人也得以在皇宫里居住。

此时这位郕王正与太子比赛背书,太子虽说出阁读书已有两年,但论聪明劲儿领悟劲儿却不如自己的弟弟,但说到在性格上,这位太子就多了几分大气了,颇具天家气象,唯独少了几分精明,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朱祁钰反而后来居上。

“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于学。因文而隆道,假学以光身。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游文翰,不识智之源。然则质蕴吴竿,非筈羽不美;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是以建明堂,立辟雍。博览百家,精研六艺,端拱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飞英声,腾茂实,光于天下不朽者,其唯学乎?此崇文术也。斯二者,递为国用。

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锋端;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当此之际,则贵干戈而贱庠序。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偃七德之余威,敷九功之大化。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太子背到这儿,面露难色,一旁的王振有心想提醒两句,碍于人多也不好明着来。

“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太子板着小脸嘀咕了两句,再也背不下去,干脆将脖子一拧,冲着朱祁钰道:“钰弟该你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萌妻十八岁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战场合同工什么!越娶妻越强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李治你别怂汉道天下明朝伪君子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纨绔世子不好当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女帝的内阁首辅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奖励装甲师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帝国霸主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红楼之开国篇一等庶女明末:我有帝国全面战争系统扼元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明:朕杀敌成神寒门崛起笔趣阁医毒狂妃路子野风云1200勇闯天涯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五代梦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浩瀚河山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