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显然特意过来是有所求的,他搓了搓手,硬着头皮说道,“慕容娘子,是这样的,你那个晒太阳后会发光能照明的东西能不能借我们用一晚?”
手电筒啊,上次的那个小孩给收走了,慕容玥随手在马车上又给梁博拿了一个。
“慕容娘子,我再问一个,怎么样避免染上时疫?”
“不与病人或疑似病人近距离接触,共用食物碗筷这些都不可取,沾到说话的唾沫星子都有可能染上的。”
梁博郑重地揖了一礼。
出发前,慕容玥把小二和小三两头狼扔进空间去,让招财给改造改造,让它们更通人性。
主要也是因为三头那么大的狼太招摇了。
闵怀赶和初七坐在赶车位上,轮流赶车。
板车拉周氏,楚宁,姜嬷嬷。
楚明瑄依然是跟楚晔坐马车,儿子被爹押着读书,每天两个时辰,一刻都不能少。
慕容玥被好大儿强烈要求坐车厢,陪他读书写字,她只能拿个话本子看着打发时间,只不过看没一会儿,头就一点一点地垂下去。
瞌睡了。
楚晔抬手让瞌睡的女人靠他肩膀上。
楚明瑄小朋友心里想什么,一不小心就写在了纸上,‘美色误我娘啊……’
“楚明瑄,今天练字加一个时辰!”
“不要!”
拿手捂都捂不住纸上的字,小孩想发飙的,担心娘被吵醒,才没有发作。
但是,蘸了墨的笔,无声地扔到他爹身上。
楚晔的巴掌已经扬儿子头顶了,不怕死的小孩指了指动了两下的后娘,这才避免巴掌打下来。
然后,父子俩用眼神打架。
楚晔心梗,他不想教,从没想过教个孩子练个字,读点书,跟上战场似的。
当年教他的老太傅,哪有这么这么费神的?是不是自家儿子太蠢?
“老夫人,爷和少爷的关系和缓了许多,您发现没?”
“你呀,一天天盯着他们仨,就没发现我那木头儿子的变化 ?”
姜嬷嬷左右上下地悄悄打量车厢上的三人,“老夫人一说还真是,爷和夫人的关系也变好了,这么看,车厢内的三人,是多好的一家三口!”
“嬷嬷,我哥嫂和侄子,本就一家三口,关系自然好。”
“我的意思是说的是夫人和小少爷比亲母子还亲。”
“小瑄儿本就是我嫂子亲生……”楚宁捂住嘴巴,小声解释,“我有种错觉,一直认为瑄儿是嫂子生的。”
周氏和姜嬷嬷对视一眼,这是什么美好的错觉?
这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周氏和姜嬷嬷闲着也是闲着,两人竟琢磨起慕容玥和楚明瑄的样貌来。
“姐,姐姐……”
“夫人,求求了给口吃的吧。”
天大亮之后,路上的难民就开始多了起来,挑着担着拖家带口的走着,而楚家的马车板车就成了这条路上最靓的仔。
干净整洁的众人,成了难民求救的对象。
帮不了,周氏冷着脸看向别处。
楚宁有了昨天的阴影,有慕容玥教的,不能心软,她不敢说话。
姜嬷嬷成了容嬷嬷,拿出她最凶狠恶毒的那一面,才把大多数难民赶走,不再围着他们。
“姐姐,姐,我买,能,能不能卖点粮食给,给我……”
追着板车喊姐姐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别人被姜嬷嬷赶走,她是怎么赶都赶不走,足足追了好几里地。
慕容玥早被吵醒了,但她没出声。
这女娃真是锲而不舍啊,还好马车不是跑,而是慢悠悠的走着,可对于一个饿得那么瘦弱的小姑娘,追出几里地也是极限了。
对于特别的人,慕容玥是很宽容的,而且人家没有上来就乞讨,而是买,是交易。
“小丫头,我不缺银子。”
“姐姐,我没有银子,我用别的东西跟你买,买点吃的,行吗?”
“哦?你有什么?说说看。”
只见小姑娘脏脏的手抓着脖子不停地掏,好不容易才掏出一根丝线。
“姐,姐姐……”
“喘顺了气再说话。”
“嗯,姐姐,我用这块玉,你看喜欢吗?我还有,我娘拿着有。”
慕容玥伸出手来。
小姑娘拿下玉牌,看着自己的脏手,又把玉往身上擦了又擦,这才踮起脚递上去。
还不如不擦呢,那衣裳也是好几层的泥巴。
慕容玥也不嫌弃,拿在手上看了看,好玉!顶级翡翠玉牌,这要是放现代,起码值个二三十万的玉。
交易就好说了,她粮食多得是,怎么都是她赚了的,慕容玥当即借着车厢栏板挡着,装了一碗水和两个最普通的白馒头出来。
“你先吃着,吃完了,我再给你粮食。”
“谢,谢谢,姐姐!”
小姑娘毫不拖泥带水,拿过来大口大口地吃着。
三几下就把两个馒头给噎完下去,那吃相,吃得那个满足,要是谁得厌食症,看着这个小姑娘的吃法,保管能治好。
趁着小姑娘吃着的时候,慕容玥就已经把要给的拿了出来,两个熟的馒头,一小袋子,应该五斤左右的米,不是她小气,是给多了小姑娘就算拿得动,也保不住。
东西少,还可以塞怀里藏着。
“给你,我们会在隆兴城外的驿站停留,你和你娘能走到那里,我再补粮食给你。”
“够了,谢谢姐姐,我让我娘找你再买的。”
小姑娘接过东西,跪下磕了三个头,这才把东西放好,又往回跑。
“嫂子,怎么又给那丫头呢?”
“她精神可嘉,还有,她不是乞讨,而是跟我买粮食,我有,就卖,很公平的交易,要是上来就卖惨,让我可怜白给他们吃食,那我就得考虑了。”
“阿玥做得对,有些人你一旦白给了,还嫌少,阿宁你多学学你嫂子。”
至于后面告诉那小姑娘让驿站找她,是看小姑娘眼神清正,也长得好,对帅哥小美女,慕容玥都宽容许多。
慕容玥把玩着玉牌,楚晔也凑过来看了看。
“给你看看?”
“好。”
楚晔拿在手上翻来覆去,有点眼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