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五更送上,求月票和订阅!老王等会儿再爆一章,今天就6更吧,老王已经肝得腰酸背痛了。)
时间一晃就过了十几年。
郭凌峰的外表倒是一直没有变化,依旧还是那么年轻,只是气质愈发沉稳了。
小龙女也已超过了四十岁,不过她一直修炼“玉女心经”,外表还是跟她二十岁出头时毫无区别,依旧是那般明艳动人。
马钰已经病逝,全真六子如今也已成了“全真五子”,而且丘处机、王处一他们虽然内力愈发深厚,也都白发苍苍,老态尽显了。
别说他们,就连赵志敬和尹志平这俩,鬓角都已经有些白头发了。这也很正常,都是超过五十岁的人了。
大家都对郭凌峰和小龙女这对夫妇非常好奇,他俩双双逆生长,这是老天眷顾还是练了什么逆天的绝世武功?
郭凌峰和小龙女这些年来又生了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如今刚满十四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今后就算颜值赶不上她娘那般世间无双,也一定会是一个清丽脱俗的绝美女子。
郭凌峰给女儿起名叫作郭琪钰,他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想自己的女儿名字能尽可能用美好的字。
“琪”和“钰”都有美玉、珍宝的意思,当然是非常美好的字眼。
长子郭德刚已经十九岁,长大成人后愈发英俊潇洒。他自幼便随着郭凌峰习武,如今已将“九阳神功”练到了第三层的大圆满,只待一个契机便能突破到第四层,达到天下绝顶的程度。
郭德刚练武的资质比杨过还好,对于“独孤九剑”更是练得炉火纯青,已有郭凌峰九成多的火候,目前也只是差些与强敌过招的经验而已。
杨过在终南山下郭凌峰家旁边又修建了一个宅院,他和郭芙结婚过后便一直在此长住。不过杨过生性颇为跳脱,时不时就带着郭芙到江湖上去走动一番。
他武功早已是五绝层次,天下少有抗手,遇到不平之事便出手管上一管,做了不少行侠仗义的事,被江湖中人尊称一声“杨少侠”。
后来过了几年,郭芙终于怀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杨过这才收了心在家陪着妻子儿子,少于在江湖上走动了。
杨过的儿子名叫杨靖康,意为永世不忘靖康之耻,也有致敬自己父亲杨康和郭靖之名的意思。
虽然杨康人品败坏,可杨过如今这个“杨少侠”可是实至名归的,起这个名字倒是无人敢来讥讽他。
杨靖康从小便跟着杨过习练武功,他和郭琪钰年纪差不多,武功也一直差不多。主要是郭凌峰对自己这个女儿比较宠溺,并没有严格监督她练武,而且郭琪钰的资质虽然不错,和她大哥郭德刚相比那就差得远了。
女孩子嘛,要这么厉害的武功做什么?有大哥保护不就行了?
算起来郭凌峰的徒弟已经达到了四人,分别是大徒弟杨过,二徒弟郭芙,三徒弟郭德刚,四徒弟郭琪钰。
郭德刚、郭琪钰和杨靖康这三个孩子虽然辈分不同,不过他们平时都在一起玩耍。几个月前郭德刚年满十九岁行过冠礼,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妹妹和小师侄去江湖上走了一趟。
郭凌峰一直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为一个练武之人就应该多到江湖上去走动,既能够开阔眼界,也能积累一些人生阅历和江湖经验。
郭德刚的武功已经差不多是五绝层次,如今金轮法王和公孙止早死,反派之中又有谁是他的对手?他带着妹妹和小师侄在中原各省一路行侠仗义,倒是积累了不少人气,得了一个“玉面剑侠”的外号。
三个月过去,郭德刚给父母寄来书信,言明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日前已经突破了大胜关南下,如今屯兵十数万在襄阳城外与南宋守军对峙,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大军压境进犯中原。
郭凌峰心知肚明,这便是神雕世界时间线的尾声了,蒙哥这次主动来送死,他觉得也该到自己完成这项击杀任务的时候了。
他现在“武功超越独孤求败”这项任务的进度已经到了99%.
这十几年来他从未主动修炼过武功,不过他每晚睡在寒玉床上,九阳神功仍旧不停进步,若是他能稍微用功一点,估计早已完成这项任务了。
儿子写信求援,郭凌峰自然带着小龙女启程来到了襄阳。
当年他找到飞凤剑和“独孤九剑”剑谱后曾在襄阳住了一年半,如今再临襄阳,只觉物是人非,就连他当年租住的那个小院都被人拆了。
丐帮帮主鲁有脚率领数千弟子来到襄阳,很多江湖同道也都来了。比如一灯就带着慈恩和朱子柳、武三通等弟子来了,黄药师、周伯通和洪七公也来了,郭靖夫妇自然也不会缺席。
全真教此次也派出了郝大通带队,三代弟子中赵志敬和尹志平两位佼佼者也来了,同行的还有王志坦、李志常等十几人。
众人时隔多年再次齐聚一堂,黄药师、洪七公等老一代五绝虽然须发皆白仍旧老当益壮,郭靖并未像原着中那样一直在襄阳苦守十几年,五十多岁仍旧精神焕发,外表看上去也就三十几岁左右,丝毫不见衰老。
不过他们都对郭凌峰夫妇的外表更为惊讶,这也太驻颜有术了吧?纯粹就是逆生长,往儿子和女儿身边一站,这完全就是同辈嘛?
郭靖素有大侠之名,如今已隐为武林正道领袖人物,酒宴之上他率先发言,直接进入主题问道:“如今蒙古大汗亲率十几万大军兵临襄阳,敌军势大,诸位可有良策破敌?”
众人均面露难色,这能有什么破敌良策,敌人乃是以堂堂正正之师以势压人,襄阳守军只有两万多人,虽然襄阳太守吕文德倒是颇有一腔报国热情,可敌众我寡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郭凌峰见大家都不发言,于是轻咳两声道:“我有一策,或许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