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十五章 游牧与定居

“如此说来,何大人是觉得蒙古是不能为朝廷所统治的,只能用羁绊之策?那么朝廷会何必费这么大的功夫去征伐啊?”曹国公语气淡然,问出一个问题。

虽然说曹国公是朱元璋的嫡系,甚至在很多地方上与何夕交善。但是他对何夕得出这个结论,依然是非常不满意。

因为如果按照何夕所言,直接否定了大明与蒙古战事的意义。既然与蒙古作战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武勋们的功勋也就是毫无意义了。李文忠其实也是这几年在南京,之前他与徐达分别北上,掌管北平战事。

虽然,而今一战是徐达主持的。但是下一次对蒙古的战争,就未必是徐达了。很可能是他。

再加上曹国公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并不代表曹国公府没有自己的利益了。曹国公毕竟是武勋,他手下有一大帮将领。他也必须维护武勋们的集体利益,这与对朱元璋的忠诚并无多少冲突。

何夕也知道这个问题必须解释清楚。

要知道,洪武年间,以整个武勋集团来论,那是一个朱元璋都要掂量再三大集团。虽然其中有很多派系,也有朱元璋分而治之的企图。但是对外征战,是他们集团的利益所在。

这可不是明中后期,文官们是依靠皇帝才有一点点与武勋制衡的权力。

今日如果他真否定与残元的战争,今后即便朱元璋护着他,何夕今后在朝廷上也不好过了。

凡事都要顺势而为之。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而且即便是朱元璋也未必愿意停下对外战事,毕竟这些武勋集团不对外作战, 恐怕也不会安分起来。再者何夕也不是反对对外扩张。

何夕说道:“曹国公,当年元兵所过一片白地,荼毒生灵,所过之处,惨不忍睹,衣冠填于沟壑,百姓遗骨满川。此仇不可报。且不灭残元,则为大明之患。只有灭此朝食,才能让边疆万里息兵。”

“只是有些事情,必须弄明白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不然非但长治久安之策不可得。大明将士血战所得,也只能白白放弃。”

“现在问题已经很明白了。同样的一片土地,如果能够耕种,那么就能负担起朝廷官员,驻军,那么一片地方就能是朝廷的土地。而草原上,因为游牧的原因, 飘忽不定,即便占据草场,也只能为酋长所有,不能为朝廷所治,于是,朝廷强势,一时降服,一旦有事,犹如野草重生。”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才能真正治理好草原。”

“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游牧之势,其实也在日益见衰。这里我生造一个词,就是生产力。指的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也就是产出食物,衣物,马车,铁器的能力。在蒙古之前,草原上的大多是游牧,而在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之后,草原部落游牧的范围明显的缩小了。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游牧民族生产力不足,单纯依靠游牧。而在成吉思汗之时,有大量的农奴俘获进草原之中。有了额外的生产力补充,让他们对游牧依靠减少,从而缩小了游牧的范围。”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这几个方向,第一,草原上不单纯推行游牧制度,虽然我也知道在草原上种粮食,事倍功半,但是元代的史料之中,也表元朝的时候,漠北行省之中,有些地方也是可以种植粮食,作为游牧的补充。比如矿业,据我所知,草原上有很多盐湖,还有一些金银铜铁之矿。都可以为生民之计,第二,畜牧业也未必一定要游牧,可以将游牧变为定牧。这里面有没有这种可能?我想是有。第三,那就是从草原招募士卒。草原虽然广大,不过当中国一郡,全盛之际,也不过五百万之众。只需每年从专蒙古征召士卒,征战四方。让这些将士将来定居边疆各处。为中国守边。草原又何足为中国患?”

“方才丁显所言,其实也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好。”朱元璋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大明草原之策定矣。丁显所言,不过术也,何卿所言,方是根本大道。朕今日才知道,什么是国士无双。”

朱元璋其实早就听出了何夕的用意。他其实将草原当做案例,将他后世分析方法,一点点透露出来。比如生产力这个概念,如果脱离实际因素,直接说的话,很多人都不明白。而今娓娓道来,反而能让信服。

其实何夕也知道,自己说得有些偏颇,放在后世考试是要扣分的,不过这不重要,很多概念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解释。都是组建补充丰满起来的。

他先将招牌打起来再说。

朱元璋让何夕来国子监,就是这个用意,而今何夕上台,朱元璋岂能不捧场了。

朱元璋如此一说,其他人也只能纷纷应和。

不过,他们也觉得朱元璋虽然有些过誉,但是并不太过分,最少今日之后,大明对草原上的总政策已经很清晰了。虽然其中也有很多困难,最简单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沟通草原的驿道,元代在草原上有丰富的驿道体系,但是而今都不在了。重新修建并维持需要很多物资。而且要持续投入。在元朝的时候,元朝视塞外为根本,对塞北投入,不遗余力,以至于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但是而今不一样,大明还需要对蒙古维持这么大的财政投入,有需要吗?即便有需要,有那么多钱吗?

这只是执行方面的问题。不能说,何夕总方略有什么问题。

到了这里,朱元璋亲临彝伦堂也算是落下帷幕了。

------

朱元璋的马车之中,何夕小心翼翼地在一边陪坐。

朱元璋问道;“你们后世,就是这样决策的吗?”

朱元璋首先感受到的这种决策的氛围。

草原上长治久安,也是朱元璋心中一直思索的问题,其实,朱元璋手中早就有解决方案了。就是建立大宁都司,开平卫,东胜卫,等二十多个卫所。这也是原本历史上朱元璋所做的布置。后来被不肖子孙全部放弃的漠南卫所。

正因为历史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元璋内心之中一直有些犹豫。

而且在历史上,朱元璋从来没有注意过摸南草原与大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是的,漠南一带,作为草原,是水草丰盛之处。但是开垦的话,也就丰州滩一带,也就是东胜卫以及河套一带,有种植的可能,其他地方都不大行。

历史上,朱元璋草率地下了决定。而今朱元璋知道更多了,反而心思不定。

不过,这样一场会开过之后,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了。不知道面对的困难,草率下决定,那是莽撞,但是并不能因为知道遇见什么困难,就放弃了。那叫怯弱。

最少以而今大明的国力,在草原上维系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不成问题,他就不相信了,这么长时间,还不能将草原上改造好了。

如此一个大难题,就这样解决了。让朱元璋感到错愕。

类似的大决策,朱元璋都是思量再三,反复斟酌,然后下决定的。下了决定之后,也怀疑自己是不出错了。总之很伤脑筋,而今一场会,就明明白白了。让朱元璋倍感轻松。

所以,朱元璋才脱出这个问题本身,反而关注于这种解决事务的方法。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庶女攻略画河山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