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打破僵局的人,是袁术,或者更准确点来说,是纪灵。
当曹操攻入陈留,孙坚从汝南撤兵后,纪灵手上的可用之兵就多了起来。而当刘表将主力军队调往荆南后,纪灵就进入了反攻阶段。
为了快速平定荆南之乱,刘表带走的大军太多,留给王威的军队实在不多,仅能自保。新蔡又是新近夺取的地盘,民心尚未归附,王威就算有心整顿以扩充实力,但在大战的威胁下,一直没有机会。
作为一员老将,戎马一生的王威实力不弱,但也仅此而已,面对纪灵连绵不断的攻势,只能苦苦支撑。他不止一次向留守襄阳的蒯良求援,但得到的回复总是让他坚守,至于援军,那是绝对没有的。
不是蒯良不想给王威派援军,而是他无兵可派。新蔡有战事,江夏有战事,荆南也有战事,就连南阳方面也有战争的预兆。蒯良必须保证襄阳有一支军队坐镇,才能震慑周边那些有异心的人,防止被人钻了空子。
比如从益州逃难而来的刘诞一行。
所以,等不来援军的结果就是,新蔡被纪灵大军攻破,王威弃城而走。
幸运的是,他还带走了新蔡的残兵,没有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荆南刘表处,刘表差点放弃进攻长沙返回襄阳。好在蒯越劝住了刘表,襄阳的蒯良也派人前来,请刘表放心,自己一定保证襄阳的安全,这才让刘表坚定了攻破长沙的决心。
于是,刘表一纸文书,将刘诞从襄阳调来荆南,协助攻城。
已经在荆州寄居数年的刘诞一行,若不是还幻想着借助刘表的力量有一天杀回益州,估计早就消沉下去了。当年匆匆逃来,人数本来就不多,有没有什么营生,只能依附于刘表生存。数年来一直被闲置,手下也还是当初那数十万人。
听着不少,但和刘表比起来,根本翻不起浪花,甚至这次出征荆南,刘表都没有带上他们,显然是不打算给他们成长的机会。或许等有一天刘表想要进攻益州时,才会被想起拿出来用用。
但现实超出了刘表的预料,襄阳的兵力现在是绝对不能动的,刘表只能将刘诞一行调来。而且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许诺一旦刘诞立下大功,就任命刘诞为荆南一郡太守。
而新蔡失守后,王威按蒯良的吩咐,撤到了淮水以北的新息,拒城而守。为了守住城池,王威彻底放弃了新蔡郡其他几县,将兵力全部收缩至此,势要将纪灵阻挡在江夏之外。
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任何一位地方长官也不愿意白白放弃自己的城池,让给敌人,哪怕他们对治下的民众从不关心。但也唯有如此,才能逼迫敌人分兵守御,减少自己所需要面对的敌人。
这也是唯一的一种选择,否则的话,一旦形成袁术、刘风两面夹攻之势,江夏之战就注定要失败,这是刘表损失不起的地方。
不出预料,面对收复失地的诱惑,袁术心动了,命令纪灵将各县夺取后,再将新息之敌逐出汝南,为此还下令让汝阴的袁胤出兵配合。这一耽误,当纪灵围上新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在一场大型战争中,半个月的时间根本不算什么,但有时候却又很关键。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鄂县的水军大营已经修复完毕,为了避免黄祖的惨剧发生,陆上的营寨也修建的十分坚固,白建还特意派来一支军队驻守。水军方面,有了大营做前进基地,周瑜随时可以杀奔邾县。
陆军方面,太史慈带着豫章的军队抵达下雉后,已经攻破了县城,正在往豫章方面移民,倒是鄂县因为守军更多,还在继续僵持。当然,这也是为了避免太大的伤亡,否则鄂县也挡不住数百万大军的强攻。
全柔作为豫章郡丞,一直处于忙碌中,太史慈这个太守不在,他就必须承担起重任来。每一天,都会有很多人被送来,在全柔的安排下,分配到豫章各县。只有少部分人,才会被送进丹阳,或者更远处的吴郡,以充实这里的人口。
豫章南部各县,是移民的主力,这是刘风为了充实豫章南部的人口,为下一步置郡做准备。当然,也是为了将来从这里进入荆南,进而夺取荆州。
而在荆南,刘诞带人抵达之后,并没有前去和刘表会和,而是在江陵抽调了一批军队,凑足百万人,又征召了一批领主玩家的军队,再次杀入了武陵。
攻城的大军已然足够,刘表不需要这额外的一支兵马进攻长沙,而是要防止越来越多的援兵进来。所以刘表给刘诞的命令就是——夺取武陵。若是完成这个任务,就杀入零陵,从后方合为长沙城,将长沙变成一座故城。等平定荆南后,就任命刘诞为长沙太守。
这是一个空头承诺,但也是刘诞的机会,虽然刘诞的兵马不多,但至少从益州带来的那些人,是绝对的精锐,而且对其忠心不二。
不管刘诞信不信刘表的承诺,在表面上,他是接受了军令,接上之前刘表的进度,攻打临沅。
侥幸活下来的刘诞,果敢有为,而且手下还有娄发和甘宁这样的强将,对付一个被抽调了大半兵力前往长沙的临沅,虽然依旧困难,却也大有可为。在缺少攻城器械的情况下,靠着手下士卒的勇猛,也只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了临沅,让刘表都吃了一惊。
再然后,刘诞就进入了长久的休整中,在临沅扩充实力,等待长沙的战争结果。对刘表不时的催促,总是推脱手下无人可用。
当刘表一心想要拿下荆南,在长沙苦战的时候,张济趁着刘表兵力空虚之际,一举夺取了刘表所有了7个县城,而且还在继续扩张,再次将战争的规模扩大。
至此,刘表真的成了四面皆敌的状态。
然而这还不算完,孙坚和曹操居然也横插一杠。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