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韦宝印象里面,似乎魏忠贤很防备与皇帝接触的人。

能与皇帝接触的,除了内阁中的东林党这种极少数的反对派,是魏忠贤实在拦不了的人之外,其他人,一般都是魏忠贤认可了之后,才有机会与皇帝的。

韦宝不知道杨嗣昌为什么可以自由到皇帝身边说话。

杨嗣昌听见魏忠贤这么问,表现的很淡定,既没有装作听不见,也没有怼回去,而是平静的回答道:“回九千岁的话,下官才疏学浅,无能为力,陛下让人叫户部整理今岁的亏空,下官只是遵旨而行。”

燕天南暗暗好笑,一般人在皇帝面前,是不会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的,这显然犯了魏忠贤的忌讳,属于比较强硬的了。

但是听杨嗣昌这么说,似乎又不完全是强硬,因为杨嗣昌的语气和其他的话的内容,明显又是在示弱,感觉比太监还像一个太监。

这真的是那个历史上很厉害,却被人各种诟病的杨嗣昌吗?

杨嗣昌肯定算不上好人,为了私人恩怨调走卢象升三万主力军只胜五千老弱,最后从没败仗的卢战死,全军阵亡。

杨嗣昌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将坚称卢战死的情报兵严刑拷打三天三夜致死。

大敌当前这大明的内阁大学士所作所为,对称得上吗。

杨嗣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杨文弱这个名字太形象了。

只顾自己权势,对国家大事弃而不顾,卢象升就是最好的例子!

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死在太监高起潜和这东西手里的。

对外他对野猪皮剿不能剿,和不能和。

对内他对农民军抚不能抚,灭不能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这次见到杨嗣昌之前,还是以前没有见到过杨嗣昌的时候,韦宝都不曾很讨厌杨嗣昌这个人。

有时候韦宝看历史是会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

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杨嗣昌的那些毛病,韦宝觉得主要还是酸文人的毛病,基本上是个文人,大都心胸狭窄。

杨嗣昌坑死了宣大总督卢象升,三边总督傅宗龙,不遗余力的打击秦师统帅孙传庭。

其实卢象升之死,要说与杨嗣昌没有多少关系,其实也说的过去的。

第一,杨嗣昌提议议和,是跟卢总督通过气的,卢象升的意思是如果在能打赢对方的前提下,如果对方同意议和,是可以议和的。

但很可惜的是,后金并没有议和的诚意,明军也没议和的资本。

而卢象升跟高起潜和关宁军的矛盾,杨嗣昌也在尽力调节,但你要说杨嗣昌可以调动关宁军,强迫他们支援卢象升,这就太难为杨嗣昌了,或者说太高看杨嗣昌了。

历史上的辽东边军,是很多人当家的,而且当家都是辽东将门,外人根本揷不上手,除非是韦宝私人的宝军。

杨嗣昌亲自督师剿匪的时候,连贺人龙都指挥不动,左良玉也九檄而不至,内地的军阀他都指挥不动。

这就更加不能指望着杨嗣昌调动关外的辽镇军阀去支援卢象升了。

至于卢象升死后,杨嗣昌不准别人替他收尸,更是扯淡,杨嗣昌虽然心胸狭窄,却也没有狭窄到那样的地步。

杨嗣昌是个政治家,就算卢象升是他的政敌,卢象升已死,他的权势已经影响不到杨嗣昌半点,那么做有什么意义。

至于压迫傅宗龙和孙传庭,压制他们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论傅宗龙还是孙传庭,二人之死跟杨嗣昌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傅宗龙和孙传庭之死,十分相似,都是被关监狱,然后崇祯无人可用,然后把二人放出来直接外放到陕西不到两年时间,就逼着他们出关剿灭流贼。

但二人又不是神仙,两年时间,没粮没兵,拿什么东西去剿流贼,但还不得不出关,不然又被崇祯那神经病关起来了。

两人出关之后,凭借勉强到手的兵力,先是小胜,然后大败,然后左良玉贺人龙之流撒腿就跑。

然后傅宗龙,孙传庭被围,傅宗龙被执,不屈而死,而孙传庭力战而死。

显然都和杨嗣昌没有直接的关系,要说领导责任,也是崇祯背大锅才对。

杨嗣昌充其量就是一个参谋长,而且作为历史上的参谋长,杨嗣昌至少能排进前十,是很不错,很有才干的参谋长,只可惜,天赋太差的崇祯硬是要将杨嗣昌放在司令官的位置上。

崇祯十六岁登基,爹死得早,而前任皇帝哥哥,又是玩了七年的天启,留给崇祯一个支离破碎的烂摊子。

崇祯年纪不大又缺乏导师,而且一上来就是阉党跟东林党斗得水深火热的局面,完全没有时间让他适应权力角逐,还没撸清局势脉络就被迫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二选一。

尽管他哥天启帝说过,可以相信魏忠贤。

但是魏忠贤臭名昭着,且很有可能曾经欺压过崇祯,关系不是很好。

所以,权势通天到甚至可以威胁到自己性命的魏忠贤,实在是让崇祯爱不起来。

而另一方面,口号喊得倍儿响,一副为了君王献身躯的东林党人,看起来更像被奸臣迫害的忠臣。

事实上,只要不是开了上帝视角,无论多英明的皇帝面对这种开局,都会掉坑里。

很多时候,韦宝就更喜欢与东林党一起吹牛,贼带劲,一个个都是传销专家。

崇祯选择了东林党,并且漂亮地坑死魏忠贤,同时将阉党连根拔起。

阉党是坏人,需要连根拔起才能一振朝纲。

这种想法没毛病。

直到这一步,崇祯的所作所为都是明君模板,没什么可指摘的。

然而,游戏进行到了这一步。

崇祯的路也差不多都封死了。

就算朱由检他祖宗朱元璋重生,大开杀戒,也没法拉住明朝这座将倾的大厦。

之所以敢下这种武断的话,关键得看看东林党是个什么东西。

明朝采用的是八股进士制,用八股制文以取天下之才。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录取方式,避免了高门豪阀垄断权力。

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制度,推行久了都会出现漏洞。

八股文取材的方式尽量避免了有人作弊钻空子,但是官僚们无法从未录取的人下手,却通过摘录了某人,就自动成为某人的导师这种方式来结党营私。

一个考生,要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当上状元。

殿试且不提,考过了乡试会试就等于有了两个老师。

而担任主考官的,不用说,必定是朝廷的大员。

像这种大腿,没有任何考生会拒绝的。

即使有考生不愿意攀附,但是既然名义上是考生的导师,那么那考生日后若是针对导师,会被各种社会舆论打击的。

明末党派斗争热烈,一个官员的名声毁了,前程也必定不保。

这些藉着师生名义缔结在一起的团伙党派,一般是以地方命名。

其中,东林党就是以江南着名的清谈圣地东林书院为名。

东林党的发源既然是江南,江南士绅对他们的资助自然不少。

时值明末,手工业和商业在江南飞速发展,甚至后人有称,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即将萌芽。

而东林党收受了士绅们的好处,同时也得为士绅们的利益而战。

利益的根源就已经让东林党人歪了身子了,但更可怕的是,东林党循旧迂腐,盛行空谈,喜欢抨击时事,但是本身却不擅长实务。

东林党最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水太冷”的钱谦益了。

而他,就是崇祯时的东林党魁首之一。

不过是在阉党和东林党二选一的时候选错了。

那些历史上溜得一逼的皇帝哪个不是权术高手,等知道东林党是什么玩意后照样弄死他们。

理是这么个理,但,问题是阉党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被东林党欺负的党派。

在万历年间,东林党就已经是朝廷的第一大党派了。

其它的浙党、楚党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甚至万历帝都肛不过势力庞大的东林党,气得万历帝二十年不上朝。

后面登基时间太短的泰昌帝,再后面的天启帝一开始也是被东林党折腾的。

天启皇帝朱由校还算可以,后来发火了,扔魏忠贤出来。

魏忠贤吸收了那些被东林党压迫的党派,建立起了阉党。

天启帝在位玩了七年,东林党人就被魏忠贤咬了七年。

阉党正式成为新的黑恶势力。

其实要不是天启帝英年早逝,或者明朝不会灭亡也不一定。

但是天启驾崩之后,新上任的崇祯就没什么把握控制魏忠贤了。

这也就是一开始的二选一。

以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看。

崇祯铲除魏忠贤的决定未必是错误的,毕竟是前任皇帝遗留下来的大太监,又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崇祯也不敢用。

可惜的是,阉党里面大概还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精英了。

魏忠贤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选拔的人不论出身,大多数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随着魏忠贤倒台,这波子还算务实的官僚也被清算了。

为什么后世会出现那么多为魏忠贤洗白的人,就是因为有件事东林党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明末史书文章全是他们写的。

以明末文人的骨气操守看,其中的水分很大。

而阉党当中确确实实是有很多精英人才,并且做了不少实事。

东林党虽然也有精英,也不能说没有人干实事,但相比起阉党来,太少。

两者比较,若是开了上帝视角,很好选择的,用阉党打压东林党的大政方针不变,大明不会那么快玩完。

干掉阉党,而东林党无可用之人。

这是选择东林党的第一个弊端。

而东林党的第二个弊端,东林党跟江南士绅勾结,根子就不正。

或者说东林党本身就是江南士绅集团的最大代表。

几乎每个朝代随着时间推移都会产生三个问题。

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社会阶层对立。

农业税越来越难收,人民满意度越来越低,社会越来越不稳定。

这三个问题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唯有当政者的不断改革反腐,才能继续保持王朝的活力。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

天启帝放魏忠贤出来咬人的举动,还真的有重新洗牌,扫清这三大恶疾的可能。

明末处于小冰河时代,天灾不断。

西北尤其严重,甚至几度兴起农民起义,而江南水乡却刚好免于灾难。

只有稍微有点大局观的皇帝,就会知道要抽调富裕地区的资源去供给灾区。

但在一众东林党“让利于民”的洗脑之下。

崇祯竟然还真的做出了减江南税赋,反而在灾区农民头上加税这种反智行为。

崇祯面对的又岂止是一个东林党加士绅的组合,小冰河时代影响的不只是明朝的西北地区,同时期的后金政权也是小冰河时代的受害者。

甚至由于他们更加靠近北方,他们的受灾情况比西北地区更加严重。

老实本分的农民们尚且在天灾之下不得不三翻四次起义,更何况后金政权这条食肉的狼。

与地主资本阶层为敌,就等于与东林党为敌,就等于大半个朝廷的官员都不认这种政策,就会变成暴政,大明就更要完蛋,几乎是死循环。

所以,崇祯上台的第一步就注定了崇祯的悲剧结局。

东林党没能力办事是一回事,但更要命的是,他们挡住明朝的财政命脉。

就算他们其实很能干,但只要收不上税赋,明朝也一样得完。

而混不吝的魏忠贤,他已经用事实教过江南士绅做人了。

天命之子不需要解释。

其实,明末最可悲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误国而不自知。

孙承宗爱国,袁崇焕爱国,杨嗣昌爱国。

甚至东林党里其实有也不少人是爱国的。

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拆自己国家的基石。

孙承宗功绩很多,但跟熊廷弼政见相左,坑了老熊一把。

熊廷弼路子是坚清壁野,甚至认为可以先放弃辽东。

孙承宗却同时修建了关宁防线,给大明那惨不忍睹的国库又一记重创。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