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儿起了个大早,专门赶早出发,现在这天实在太热,晚点不敢出门,胡蝶儿一家到时,陆有发一家刚吃过早饭没一会儿。
“这咋这时候一家子来了”陆有发正坐在院门口,旁边是几个孙子在听他说着什么,老远看到胡大钢挑着个担子领着一家人走来,赶忙上去。
几个孩子也看到了,陆俊立马就跑进了院子大喊“奶奶,我大姑,大姑父来了”。
“这咋还挑这么多东西,你们两个大人都来了,怎么山子几个没来”陆有发满肚子的疑问。
“外公”胡花儿和胡蝶儿一起礼貌的陆有发。
“诶~好,好...”陆有发也高兴的回应着。
“爹,进去说吧,我和大钢今天来有事儿跟你们说”还在外面,陆氏实在不好多说。
“对,对,进去说进去说”陆有发随后接过陆氏手上的胡新松“呀,小松子又沉了,会喊外公没?”回答他的只是陆新松的一阵咿咿呀呀,没任何人听的懂。
陆氏笑骂道“爹,这个没良心的,现在只会喊个姐,爹娘都不会喊呢。”
“花儿带他最多吧,你恐怕忙的都没怎么带他,肯定先喊姐”陆有发觉得胡新松先喊姐是有道理的。
“我哪有时候带他呀,现在家里三头猪呢!”陆氏诉着苦。
“呀,阿珍,真是你们回来了呀,我还以为小俊瞎喊的呢”刚到院门口的一家人碰到了出来接人的王氏。
“小五,花儿,累了吧,快跟外婆进屋歇歇”王氏一手一个先拉了胡蝶儿和胡花儿领着众人进屋。
“阿珍你这是干吗,这个时候折腾大钢挑这么一担东西来干吗,这马上就要双抢了,还不让大钢在家好好歇,这些东西,你呆会儿回去的时候挑回去啊,咋年纪越大越不会过日子了。”众人一进屋坐下王氏就给众人端茶倒水,忙的不亦乐乎,嘴却还不忘数落陆氏,就数她家条件差些,这不年不节的还挑这么多东西来。
胡蝶儿看着陆氏吃瘪样子,心里很是可乐,心想“看以后娘还会不会不问清楚是非就冤枉她,怀疑她,不过……看外婆这个样子,难道自家娘是遗传的?”。
“娘,我这次来,是有事的”陆氏无奈道。
“阿珍,你们有什么事儿直说就行,娘说的对,这些东西你呆会回去的时候挑回去”刚进门的陆行也很不赞同陆氏不年不节的拿这么多东西来。
“你来的挺快的”陆有发道。
“哈哈,是阿俊跑去喊的”陆行摸了摸站在旁边的儿子的头。
“阿俊哥哥是传声筒吗?”胡蝶儿有意诧异他传递消息的速度,她们可是刚坐下。
“传声筒?什么是传声筒?”陆俊问题。
“就是用来传话用的东西”胡蝶儿一时找不到贴切形象的形容词,就随便糊弄陆俊。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陆氏压下胡蝶儿继续开口的机会。
胡蝶儿心说“娘,我可是在给你解围,不然,走了这一路,我可是很累的,我多想乐的清闲呢!”
“阿珍啊,你大哥也这么说了,你呆会儿回去的时候要记得”陆有发把话题回到正轨。
“爹,你们错怪阿珍了,我们这次来是真有事儿,这礼是小五昨儿从县城回来给亲近的亲人都带了的,我们家我爹我娘,我两个弟弟家都有,小五给他干爹干娘家都备了,怎么着也不能落下你们不是”胡大钢出来解释。
“呀,真是姐和姐夫回来了,刚阿明去跟我说,我还以为他胡说的呢!”胡大钢刚解释完朱氏也听了消息过来了。
“是啊,有点事就回来了,阿风呢,在家吗?”陆氏也客气道。
“他呀,是个坐不住的,刚吃完饭就抱着小茹出去玩了”朱氏边说边坐下了。
“姐姐,姐夫这么早带着孩子过来,吃过早饭了吗?”朱氏贴心的问道。
“小舅母,没有呢,早上我只吃了一块糕就过来了,现在好饿。”胡蝶儿觉得朱氏真是贴心,一堆的大人说了好一会儿都没想到这个事儿,好不容易来个贴心的,只好由她这个小人儿直言不讳了。
“哎哟,看我,你们这么早过来,都没想到这个。”王氏一拍额头才反应过来“小五饿了?外婆这就去做饭,老二媳妇,你过来帮帮我。”王氏便领着刚坐下的朱氏去厨房做饭去了。
“你们今儿算是不巧,我们刚吃过早饭。”陆有发也被一堆的疑问忘了这茬。
“阿俊,去叫你娘给姐姐妹妹们拿点吃的过来。”陆行拍了拍站在他身旁的陆俊。
“大哥,不用的,我们出门前吃了几块糕垫肚子的。”陆氏想拒绝等吃饭就行。
可是陆俊已经应了声“哦”就很是爽快的跑出去了。
“阿珍,我们这些穷苦的乡下人家,又没啥好东西招待,就是填饱个肚子,不让孩子饿着,你有什么好客气的。”陆行有责怪道。
“大哥,不是,我是怕孩子呆会吃不下饭。”陆氏解释道。
“大钢,你刚说的我怎么听的糊里糊涂的,怎么小五昨儿才从县城回来?你们两没跟着去?”陆有发是知道胡蝶儿之前去县城的事的,只是那早已是两个月前的事儿了,听胡大钢那样说,以为胡蝶儿又去了县城。
“哦,爹,上次来不是跟您说过小五受书店掌柜的推荐去县城给崇德书院的院长抄书嘛。”胡大钢说起了上次来时说过的事。
“这个我知道呀,那不是两个月前的事儿了吗?你当时不是说半个月就能回来?”
“一开始是这样说的,可是去了后,山子他们几个孩子得了机会,就留在那里念书了...”
不等胡大钢继续说完,陆有发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你说什么,留在书院念书?你当时不是说就是去见见世面,两三天就回来吗?”镇上的学堂他们都不敢想,外孙进了县里的书院念书怎能不让陆有发惊讶。
“是,一开始是就是想去见见世面,哪里敢想多的呀,可是去了之后就得了这样的机会,那总不能还不要吧,所以山子几个就留在那里念书了,小五也就一直留在那里,到昨儿才回来。”胡大钢这话一出,陆有发眼睛直直的看着胡大钢,嘴巴微张,脸上显然是惊讶到了的表情。
“大钢,山子几个......真..得了这好机会了?”陆行感觉这消息有些不真实。
“是啊,大哥,这个...也骗不了...人呀”胡大钢看陆行一副明显不敢相信的模样,他再一次自我在心里肯定,我说的是事实呀。
“阿珍和大钢来了”张氏刚到堂屋门口就热情的打招呼,打破了刚刚因为胡大钢的话而一瞬间变的安静的空间。
“嫂子”陆氏和胡大钢也一起礼貌的回应。
“他爹,你这是咋了,你也不陪着说说话,这么呆坐着干什么?”端着碗的张氏走进了才看到满堂屋的人,却安安静静的,还以为是陆行待客不周。
“花儿,小五,小松,走这么远,饿了吧,这是早上留的锅巴,现在还热呼着呢,来,先垫垫。”张氏也不管陆行的继续呆愣,直接热情的走过去,给胡蝶儿三个孩子每人分起锅巴来。
“谢谢大舅妈”胡蝶儿和胡花儿都开口谢谢张老氏,只有不会说话的胡新松一口一口吃着胡花儿喂来的锅巴。
“哈哈,谢啥,先吃着啊,你们外婆的饭呀马上就好。”张氏笑眯眯的说着,可是,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咋还是这么安静。
“他爹,咋了,是有啥事儿?”张氏问陆行道。
“啊……?哦…没有,没有,你先去帮娘做饭吧,让大钢他们早些吃上饭。”陆行这时好像才反应过来。
“哦...好,那你好好招待大钢,别都干坐着。”张氏虽然还是觉得有些古古怪怪的,但是还是脚步不停留的转去的厨房帮忙。
“娘,是不是发生啥事儿我出来的迟不知道呀?”张氏满肚子的疑问不好当着客人问,只好到厨房来问婆婆了。
“啥事儿?就是大钢今天挑了一担东西来,你爹可能还在叫他等会再挑回去吧?”王氏想着他们应该在继续说这个事儿。
“大钢挑了担东西来?”张氏显然没明白婆婆的话。
“我刚急着来给孩子们做饭,也没听太明白,说是小五从县城回来,给亲近的亲人都带了礼。”王氏为张氏解了惑,张氏反而觉得不像是那么回事儿。
“老二媳妇,厨房现在有你大嫂来帮我,忙的过来,你去把老二找回来。”王氏一边炒菜一边想着张氏刚刚的话,觉得还是有些不对劲,便叫朱氏去找二儿子回来。
“哦,好的,娘。”朱氏也觉得家里气氛现在好像有点怪,便干脆的把手中的柴火塞进灶里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渣,便出去找陆风了。
厨房里还在猜到底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事儿时,堂屋里却已经恢复了欢声笑语。
“哈哈......大钢,这是好事儿呀,唉呀,这样的好事儿,你咋才告诉我们呀。”陆行终于是回过味来,接着便是掩不住的高兴劲儿。
陆有发也是高兴的就一个劲儿的笑,两父子笑成一团,特别是陆行的笑声特别有穿透力,在厨房里忙活的王氏和张氏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