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廖忠带着鼻青脸肿的魏昌来到赵王府时,朱高燧就知道肯定出现了变故。
“魏掌柜,这是怎么回事?”
魏昌在南京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这样的惨状实在让人意外。
“赵王爷您的那四万匹丝货我怕是送不到了,请王爷治罪。”
魏昌已经年近五旬,可一头跪在地上,连声音里也带上了几分哭腔,这倒让朱高燧有些手足无措。
“廖叔扶起来扶起来。”
朱高燧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给自己下跪,更讨厌自己给别人跪,他老子娘除外。
“有什么事你详细说来。”
这四万匹丝绸对朱高燧非常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昨日我想连夜将这些丝绸送到刘家港,可在北门桥上被苏氏绸缎庄和常氏绸缎庄的人拦下,打了我和我的佣工也就罢了,他们还不允许我送货。”
“王爷,既然有人自己找死,我这就带人过去。”
廖忠眉头一皱,他是燕王府出来的人,没想到今日被两个商户欺负到了头上,如果让皇帝知道有人这么勇敢,一定让他们全家下去和方孝孺交流经验。
听了魏昌的话以后,朱高燧同情之余心中甚至还有几分小窃喜。
昨日还惋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想到今天自己的一身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不不不,这怎么能行,这不是仗势欺人吗?”朱高燧一口回绝。
看到廖忠要和他爹一样,用最粗暴的方式解决所有麻烦当然一口拒绝,用脑力来解决暴力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魏掌柜,他们为何要拦你?”朱高燧问道。
“我们魏家从元廷开始一直都是南京城的织户,自洪武元年开始天下稳定以后,我的祖父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开始招收工匠创建了绸缎庄,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三代人经营的魏氏绸缎庄已经成为了南京丝绸行的行首。
洪武年官员不允许与我们商户有牵连,但到了建文皇帝以后取消了这样的限制,苏氏和常氏这才傍上了江浙显贵。
有了后台以后这两家绸缎庄欺行霸市,魏氏在南京原本有六十余家铺子被他们勾结官府收走了五十家,剩下的十家也惨淡经营。
更过分的是苏源常茂之还说,但凡是到南京采购丝绸的客商必须先到他们那里,只有他们不接待的客商才能允许魏氏接手,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就毁掉了我魏氏三代人四十年的心血。”
魏昌不过刚刚四十七,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这几年却让他白发顿生。
“官商勾结,怪不得这么嚣张。”
“不止是魏氏绸缎坊,其他大小商户,甚至是织户都没少受到这两家盘剥,靠着有人撑腰强行压低生丝的价格,又抬高成品价。
这四年多的时间里被他们逼的卖妻鬻子的不在少数,逼的投河而死的也有不少。”
“你放心,接下来你就按照我的做,这两家我帮你收拾了。”
朱高燧摸着下巴,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还请赵王爷吩咐。”
“那些撞在船上的货也不要动,从现在起所有的钱分成两部分,一半收购最贵的云锦,另外一半全买了生丝。”朱高燧吩咐道。
“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如果是云锦还能理解,对于买生丝,魏昌一头雾水。
“不用多问照我说的做就是,我会让人把铁作坊剩下的蒸汽机全部做成纺织机给你送过去,到时候所有的生丝全部做成云锦,记住,只要云锦!”
云锦是丝绸所有品类里最贵的一种,一匹最少都需要八两银子,明明只要朱高燧两三句话就能找人抄了常茂之和苏源的家,但偏偏朱高燧却要做的这么麻烦,但他现在没有反对的余地。
“小的遵命。”
朱高燧很高兴,因为面前摆着一盘大旗。
同样高兴的人还有魏昌,昨夜在苏氏和常氏两大绸缎庄的人动手的时候,魏昌生怕自己挨揍不太够狠,最后自己回去还补了几拳。
从现在开始,与苏氏常氏两家做对手的就不是他魏氏绸缎庄了,而是赵王府!
“魏掌柜你是一个聪明人,但我希望你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朱高燧当然知道魏昌有借刀杀人之嫌,自己可以当刀,但不能当大冤种。
“小的不敢!”
“最好是这样。”
把魏昌送走以后,廖忠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
“官商勾结还有人命,王爷只要与锦衣卫打个招呼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抄家灭族莫说是锦衣卫,就算是换条狗都能干得了,我可不稀的做,咱们要做的是技术活儿,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把钱送出来。”
就在朱高燧得意洋洋的时候,纪纲出现在了门口,而且脸上的表情非常丰富!
“赵王爷,我们锦衣卫是哪里得罪您了吗?”
朱高燧有些尴尬,说人坏话被抓了个正着,纪纲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自己老爹身边一条最凶狠的狗。
自己倒是不怕锦衣卫,但他做的事情日后会有很多把柄留在锦衣卫手上,能不得罪当然还是不得罪的好。
“误会,纯属误会,我爹找我吗?”朱高燧急忙岔开了话题。
“陛下要在亲耕大典上种您上贡的良种,但不知道怎么个种法,所以吩咐我前来问问。”
“土豆的种植办法我会具表上奏,也会亲自教授,至于西红柿就有些为难了。”
“这..赵王爷您不为难,您这是难为小的啊。
您上贡了良种以后陛下高兴的两天都没合眼,现在更是把一枚土豆放进锦盒摆在了枕边和案头,每天都要看两眼,念叨着不会饿死人的盛世要来了!
西红柿也成了娘娘的最爱,如今每餐后都会在食用一个!”
提起良种纪纲心里就有解不开的疙瘩,好像每次遇上赵王爷自己准倒霉。
上一次见面因为这良种自己差点脑袋落地,最后还是挨了三十板子,这次如果在办不圆满恐怕又是一顿板子。
“我娘喜欢吃不是问题,我会让人从海外不断往回送。但想要大规模种植的话,这必须要出海前往三佛齐甚至更远的地方寻找秧苗,而且海外还有其他可以引进的良种。”
纪纲怪异的看着朱高燧。
“赵王爷您可以直说您想出海,陛下已经交代过了,您做什么陛下都不管也不问,不然轻烟楼里住的那个海盗早就被下天牢了。”
朱高燧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只要他爹敢给他松一口子,他能把天咬下来半边。
“得嘞,纪指挥使你回去禀告皇上,就说再给我一段时间大明还会有更多的良种,饿不死人不算什么盛世只是最低追求,我要让天下小康。”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大明,四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文景大治、昭宣盛世、明章盛世、贞观之治等等,盛世常见,但还从未有过一整年没有饿死人的记录。
纪纲对朱高燧的话也并不放在心上,只当时赵王爷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