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年初的洪水给美团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影响,三七年剩下的时间里与三八到现在为止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美团全国实施了极为严格的粮食配给制,即使美团的宣传部门再怎么宣传这是为了革命。
不满也依然在美团内部出现。
几年前胡佛总统时期的美国人民是钱不值钱,人们住着胡佛村,盖着胡佛被,吃着胡佛猪,生活水平很差,但美国人民不至于饿肚子。
胡佛时期至少还有胡佛猪能吃,现在的美团人民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一顿肉。
你问肉都去哪了?
去年的大洪水把牲畜淹死了大半,仅存下来的那些牲畜被美团政府保留下来当做种畜,这些种畜哪能被吃啊,就算有一小部分能够用于宰割的牲畜,他们的肉被优先供给给前线精锐军队,其次是美团的各级官员与美团内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得到肉食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现在哪有机会吃到肉。
如果说只是没肉吃,面包一类的管够,那情况还好,可三七年到三八年秋收结束前,美团的情况是人民不仅肉不够吃,面包也不管够,每个人每天只能获得能够满足个人基本生存需求的口粮。
朗州长的支援与国际社会的援助缓解了美团的压力,但也只是缓解一部分压力,对美团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除非它直接把朗州长和其他美国给吞了,不然仅凭借自己的存粮和援助是无法满足国内的粮食缺口,只能通过粮食配给制来解决粮食供给不足的难题。
三七年年末,三八年年初的这段时间是美团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寒冷的冬天与食物不足困扰着美团人民,前线战况的僵持让美团官方根本不敢把战报公布出去,美团付出伤亡的同时麦克阿瑟也在付出着伤亡。
可麦克阿瑟的美国人民不会挨饿,美团的人民却需要挨饿,在多种因素下,美团出现了有人逃往周边国家的情况,对此美团官方是屡禁不止。
如果前线战事不好,内部状况也不够稳定,这时候如果让前线战报泄露出去只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
麦克阿瑟那边也想要趁着美团的困难时期尽可能的扩大战果,只不过洪水导致的美团与宪政国的和平条约让美团能够把更多的兵力调到宾州来和麦克阿瑟争抢宾州·。
麦克阿瑟如果没办法快些打出优势,获得更多的土地,那他的优势就会不复存在。
麦大帅心里着急,可他再怎么急也没用,宾州的战线就是那样僵持着,美团打不过去,联邦军队也打不过去。
一边是人多,纯靠人力堆防御,一边是战斗力足够,但是军队数量没那么多。
宾夕法尼亚州成为了美国内战战场上最为知名的绞肉机,联合工团与联邦军队双方都不知道在宾州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但宾州战线就是僵持不下,谁也无法拿下宾州。
除了宾州之外,美国内战的其他战场情况也称不上多么乐观。
与麦克阿瑟有停战协议的默里得以抽出更多兵力来应付联盟国的进攻,美国的大平原给隆美尔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飙车体验,不过随着宪政国的增兵,隆美尔的第四装甲师也不是次次都能势如破竹,偶尔甚至还会因为志愿军总参谋部刻意营造的情况而陷入困境。
比方说现在,九月五号,隆美尔的第四装甲师因为一次误判而冲进了宪政国的包围圈,被围在了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与第四装甲师一同被困在那里的还有两个联盟国的步兵师。
宪政国的军队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剿伯明翰市的德国志愿军师与联盟国军队。
相对应的,联盟国方面也积极准备了救援部队从西边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市向东方一百多公里外的伯明翰市营救被围部队。
这就是志愿军总司令博克根据林尚舟的要求为隆美尔营造的困境,需要隆美尔花费精力去解围,但又不至于让他们陷入真正的绝境。
经过去年一年的战斗,联盟国拿下了密西西比州与田纳西州的大部分,联盟国与宪政国的战场上局势很明显在向着联盟国的方向倾斜。
同样是在一九三八年九月份,美团终于是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虚弱中缓缓恢复了过来。
一九三八年的春种与秋收顺利进行,美团内部议会中的某些不上战场的激进派在进入三八年后见洪灾的影响逐渐消解便要求海伍德指示美团军队向南对宪政国发动进攻,这样的要求被海伍德拒绝了。
理由是美团现在还是恢复期,不应该为自己增加敌人,如果要进攻,那也需要等到秋收完成,内部情况得到稳定之后再说。
默里也无意为自己增加敌人,他现在正忙着围剿让自己头疼一年多的那个什么所谓的“草原之狼”,现在他终于有机会让好好教训一下德国人了。
西边的太平洋国在各种方面都十分的舒适,他们不需要面对多线进攻,只需要应付东边的敌人,然而西部军的军队数量不多,可地势难攻,太平洋国的军队需要花费上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攻下一座城市。
美国内战的情况与林尚舟所期待的一样,没有哪一方有着明显优势,这个国家的内战看起来还能持续两年以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