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要将这打造成度假村,就必须衣食住行都要有,必须要有配套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沈萍在这上面还安排了餐厅,还有一些可供娱乐的休闲,比如说滑梯,荡秋千,大人小朋友都可以玩
把这取名为青峰山度假屋,这种风格的客栈度假屋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不少大户人家的关注,特别是一些爱好游玩的达官贵人。
度假村走的是高档路线,这种度假屋包吃三餐,住一个晚上就要五两银子,这价格大家一听到就咋舌,吓退了不少人。
不过不打紧,有不少不缺钱的主慕名前来,在这住的流连忘返。
因为青峰山上不仅有茶山,而且风景优美,度假屋旁边都是花海围绕,还有好茶可供免费品尝。
而且三餐包吃,还有可以娱乐的地方,同时白天还可以免费供客人体验摘茶,还可以体验手工炒茶。
不少那些达官贵人图个新鲜,想不到一住下,有些就不想走了。最长的住了将近一个月。
很快,这靠山村的度假屋就名声在外,不少外地的客人也前来,度假屋一度不够供应,只能提前预约。
有的客人来了,住不上度假屋,干脆也靠山村客栈住下,反正也可以上去游玩,而且还可以一边预约一边等。
只是,靠山村客栈也住不下了,沈萍和村长商量,又召开了村民大会,和大家商量着集资再起新客栈。
有了前边成功的试验,再加上现在这美好前景,想着投资大,回报高,村民们纷纷踊跃集资,尽自己的能力投资下去。
很快这靠山村第二客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拔地而起,这新客栈起的更漂亮豪华,在村尾处,紧挨着原来的客栈。
在客栈的周围也种起了漂亮的花儿,还有仿现代锻炼身体的器械。
不少心灵手巧的村民们看到了这波流量,开始也在客栈周围摆卖起了各式的手工艺品。
比如说木发簪,葫芦瓢,编织篮~还有各样的农副产品,中草药之类。
还有一些爱好弄吃的妇人,弄起了小吃类,油炸麻糍,小麻花,香酥小饼,千层饼~这些特色小吃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人。
慢慢的,靠山村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慢慢的形成一个度假旅游村。
靠着度假屋这波流量,工坊的生意更是越发的好了,都是相辅相成。
在外地的客商客人一多,各式各样的小玩意都能卖的出去,慢慢的,村民们的钱包也渐渐的鼓了起来。
可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牵制就容易乱事,还会影响靠山村的招牌。
为此,沈萍找到了村长,打算开发一条商铺,她的想法一出,也得到了村长的大力赞,两人不谋而合。
很快,村长就召集大家开起了会,商量着,在路的旁边开一排铺面,路的一旁是民宅,还有一旁就是田地。
统一征收村民的田地,用靠山村客栈的前期盈利把这一排商铺建起来,后续再根据投资,拟定每人该出多少钱,后续就在这客栈的分红里扣。
另外,出了田地的,就不需要再出这一份钱,还能得到一部分补贴。
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赞同,因为不用提前掏腰包,可以把商铺建起来。
这些商铺建起来以后,再按不同的价格出租给村民做买卖,到时候收回来的租金,再统一分红。
除了商铺,还有不少摊位,摊位的租金相对就比较便宜,有的人就宁愿租摊位,不要商铺。
有的人就认为,为什么自己出了钱或田地起商铺,还要自己出租金租商铺,为此闹起了小情绪。
村长也跟大家解释,因为做买卖也有亏有赚,有的人他不想做买卖,这样的话租给别人,他也可以有分红。
而且这一次投资,可以终身有回报,另外,就算本村村民不租,也可以租给外村的村民。
经村长这样一说,大家这才没话可说。
一共有30间店铺,40个摊位,商铺落成以后,不少人就看到了商机,率先想要租。
这不同的商铺价钱也不一样,有高有低。有的人就要了摊位,靠山村56户人家,一大部分人都开始做起了买卖。
慢慢的,靠山村名声在外,再加上不少来这进货的客商又一宣传。
不少人前来游玩,直接带旺了当地的经济,靠山村成了河阳的文明经济示范村。
大治朝123年
时间来到了八月,又到了三年一次的乡试,开考的这一天,沈萍也开始紧张了起来,因为她知道,今年五春也参加了考试。
乡试要考九天,沈萍提前派了大东过去,给五春备了足够的东西,送他进了贡院。
这几天大东找了个客栈,一直在外等着,很快,九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不少考子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出了贡院。
大东在外边焦急的等待着,终于看到了大春出来,大春虽然看着也有些疲惫,但是精神还不错。
放眼望去,在众多考子中,算他年龄最小,此时的他也不过才将近15岁。
大东担心大春没看到他,连忙招手:“少爷,俺在这呢!”
五春走了过来,抱拳行礼:“劳烦大东叔等了这么些天。”
“少爷,咱们要回去吧?”大东询问,来的时候,夫人吩咐过了,如果考试完可以直接回去。
五春摇摇头:“俺还是想着在这边等到放榜。”
大东笑了起来:“行,夫人说了,您说了算,这是夫人让俺交给您的。”说着,大东江手中的钱袋递了过去。
这是出发前,沈萍让他交给五春的,里边装了五百两银票。
五春掏出一看,心也定了下来,在这处处要花银子,还是娘想的周到。
就这样,两人在客栈住了下来,一住就住了大半个月,很快到了放榜这一天。
五春成功考上了举人,而且还是第一名解元,而且因为年纪之小,在大治朝还是头一回,轰动了整个朝野。
大东也在第一时间,书信回靠山村告诉沈萍这一好消息。